95法律商建刚: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2019-05-31|校友走访

商建刚: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商建刚,19767月生,湖北黄梅人,于1994年保送进入数学系就读;1995年转到法律系就读,1999年国际经济法专业毕业,校优秀毕业生,2010JM法律硕士毕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99年毕业,商建刚参加工作,此时的他唯一的目标是学习做律师的本领。学习法律文书写作,起草交易法律文本,看司法解释、办案指南是他的日常

刚参加工作的商建刚每月只有800元工资,连房子也租不起,只能暂住朋友家,但是他给自己定了月入5000元和在3年内买房子的目标。事务所提供案源、业务培训并发放不断增长的工资,能力突出的商建刚很快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虽然实现了再买房子、买车,创收上新台阶等经济指标,商建刚却慢慢发现自己无法维护更多的客户。在复旦大学学习了一年数学、四年法律,商建刚发现自己的知识仅限于法律和数学两个学科,对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 治学甚至于历史、哲学没有深入的了解。

面对这样的现实,商建刚选择去学习心理学,并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他发现律师稳定了当事人情绪之后,才能帮助当事人作出正确的评估和选择。另一方面,商建刚不得不拒绝很多其他领域案件的委托,他选择成为一名专业律师。

从律师到法官:法学生的理想

2008年,商建刚到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访问期间,商建刚发现原来学术研究不单单为了学术研究,律师执业、法律适用、立法原理、社会因素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商建刚开始尝试超越法律的范畴思考法律现象。

商建刚越来越感觉关心我国的法制建设,他的目标不再是做一名简单的经济上成功的律师,而是希望参与到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去。因此我开始主动地投入到上海市律师协会的工作中去。

2015年,商建刚被遴选成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三级法官。但是最初,家人并不是很支持这个选择,但商建刚最终还是说服了家人。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商建刚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看法,“法官离职做律师,与律师辞职当法官,有助于法律共同体的发展,也是一个良性的交流循环。法官离职改做律师,将更加专业的学术带到律师队伍,同时,由于他们曾任法官,不会出现缠讼、闹讼的情况;律师改行做法官,会更加理解律师,也更能了解一个案件背后的社会意义。”

同时,商建刚认为人生要有不一样的经历,参与国家的改革这种亲身经历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做法官,这应该是所有在法学院的学子都曾经有过的理想。

2016年,商建刚任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高级三级法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