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级校友詹璐:兴趣和热情是支持着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访谈对象:06级校友詹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务办公室主任
学生记者:15级心理系岳新宇
复旦大学2006级校友詹璐,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务办公室主任。从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她直接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担任科研秘书,又在15年的竞聘中就任院务办公室主任,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至今。
兴趣和热爱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谈及为什么选择在高校工作时,詹学姐表示自己在硕士期间参与了很多高校工作,对这方面一直很感兴趣,并且非常喜欢高校的氛围,所以在毕业后面对着赴日读博和进入复旦工作的两个选择时,最终选择了后者。她表示,在高校工作的一个特点是,由于一直和年轻有活力的学生相处,你也会一直觉得自己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并且高校中有大量非常优秀的学者存在,在和这些出色的人交流、相处的过程中,自己能够收获很多,也能获得持续进步的动力。
詹学姐坦陈,行政工作非常的繁杂琐碎,也需要和很多人对接。在某些方面对专业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很多人对行政工作有所误解,觉得它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实际上它需要经常加班,周末的时候也要工作。确实如此,在访谈的四十分钟时间里,詹学姐的手机时不时震动着,访谈一结束,她便需要开始一一回复访谈期间没能顾得上的消息。
但由于对高校工作的喜爱,即使每天的工作都十分繁忙,她也能持续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一切,对于工作的热情还受到了领导的称赞。某一年的中秋夜,学院老师在路过经院大楼时,发现有两个窗口还亮着灯,其中一间就是詹学姐的办公室。她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投入与奉献得到了身边师生的一致赞扬。
困难和挑战也是进步的动力
谈及在工作中曾遇到过的困难,詹学姐回忆起了15年刚就任经济学院院办主任时,新上任的她不仅面对着非常复杂的工作交接,又恰逢经济学院三十周年院庆,有一系列的活动需要筹备,这对她和她的团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大家并未因此退缩。在投入的极大的精力后,经济学院三十周年院庆得以圆满结束,而学姐也在活动落幕后由于前期消耗太大而病了一个星期。
而现在,随着事业步上正轨,家庭方面的压力也开始减轻,詹学姐又有了新的追求。在工作的过程中,她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目前的工作需要自己在专业方面有更进一步的钻研,于是她计划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她坦言这个选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现在工作的性质就是多任务并行,经常会需要和人联系,但在学习时,必须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能真正地学进去、有所收获。如何平衡事业与学业,又成了她目前需要思考、解决的难题。
情商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对于将要进入职场从事类似工作的同学,詹学姐给出的建议是注意情商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情商不仅仅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包含对自我的定位。行政工作会需要和很多的老师、学生接触,不同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都是不同的,行政工作人员应当要找到一个恰当的方式,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和大家交流,而不因对方的冷淡或无礼改变自己的态度。而在自我定位方面,詹学姐表示,由于行政工作非常繁杂,所以新人难免会被分到一些比较琐碎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重要,不需要被认真对待,无论工作内容如何,都应该怀有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
另外,由于复旦的同学们大多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一路以来比较顺畅,所以学姐强调同学们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避免在遭遇挫折后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否则会对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回顾在复旦求学、工作的时光,詹学姐表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大特点是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是真正的海纳百川。在这里,很多的特立独行能够被尊重,被包容。也祝愿复旦的同学们在这样开放包容的环境下,能更加自由地去拓展自己的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