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超校友在哲学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2021-07-02|校友走访

哲学学院95级文科基地班、99级硕士毕业生、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创始人张轶超系友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2002年毕业,至今已经过去19年了,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19年。今天,我并不想来给大家灌鸡汤,告诉大家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将是一片光明坦途,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你们。我很羡慕大家,因为大家在哲学系的四年里,有很多充满智慧的老师引领着大家,让大家生活在一片智慧的光芒之中,这种生活状态是明亮的。走出校园后,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哲学家大多羡慕平淡而宁静的生活,即便他们偶尔会去写法学、政治学的书,也只是自娱自乐,或是出于现实需要。他们有时也会去探讨国家大事、政治、外交性事物,但他们之所以会谈这些,只是因为跟他们谈的那些人自视为国王或者皇帝。哲学家们给疯人院制定规则,仅仅是因为他们希望那些疯人不要把这个世界搞得一团糟。所以他们有时宁愿像柏拉图一样,认为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这个世界,这至少比那些僧人的统治要更好。


当我们真正进入社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人从来没听说过“人即目的”这样一句话,他们可能都不知道有帕斯卡这样一个人存在。我们还会发现,其实这个社会用各种各样很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比如各种业绩考核,由此给你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然后用这些外在的标准来评判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这跟在哲学系的生活不太一样。就好像你突然从一个很明亮的、充满智慧的地方,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很昏暗的、不那么如意的世界。偶尔在夜晚你才有机会静下心来,重温在学校读书时那些美好的日子,重温康德柏拉图说过的话。这让我想起北宋诗人邹浩的一首诗,名字叫《萤火》,诗中他写到:夜深萤火犹相勉,无数飞光照閤居。邹浩身处在北宋即将走下坡路的那个时代,靖康之变发生之前。我相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于邹浩而言,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萤火虫与他相勉励,告诉他这个世界依然是值得追求的、值得为之奋斗的,因而不要放弃。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我们似乎找不到、也感受不到夜深人静时萤火虫来勉励我们继续学习、继续去思考的这种独特的体验了。夜晚还有各种娱乐形式,多种麻醉自己的方式。大家可以选择玩游戏、去酒吧、去卡拉ok等……所以对于现代人而言,其实我们面临着很多古代人从来没有体会过的诱惑和困难。


因此,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我这19年来的一些经历,和我对这个世界、对人生的一些感受。我想从几年前的一个画面开始说起。大概是4年前的暑假,我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农村小学做支教老师,当时我坐在学校的一个很破旧的长椅上,校园里有一颗高大的老榕树,阳光洒在榕树上面,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光晕。榕树下面有一群小朋友在打羽毛球,他们手里拿的拍子都是断着线的,那个球很破旧,也找不到一根完整的毛,但他们玩的很开心。


他们围着这个榕树跑,几个女生时不时会跑到我身边来说,老师他追我。我就喊住那个小男生,我问你干嘛追她们,男生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是警察,他们是小偷。他们继续围着这榕树转,后来那个小男生抓住了其中一个小女孩,女孩子很开心的咯咯地笑。小男孩说,我现在要把你带到警察局去。我跟其他志愿者在旁边注视着这一幕,都觉得很开心。


我们每年都会到云南去做这样的支教。每次支教结束后,我们都会在教室里面布置一面心愿墙,让孩子们在墙上用便签纸写下自己的心愿,然后贴在那个墙上。每次离开的时候,我们就会去看看这个心愿墙。我在心愿墙上看到有孩子写,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四年级了,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将来考到复旦大学;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西双版纳,我希望长大之后能去上海。我们能在这个心愿墙上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内容。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两种东西,一种是我们能看到的那种非常平静的美好的事物;还有一种是随着志愿者不断过去,我们带给他们的一些来自外部世界的希望、亦或压力,因为在没有接触到我们之前,其实他们连复旦大学都没听说过。我发现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的接受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外部会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努力,从念小学到读初高中到考大学。外部告诉他们,人生或者说一个成功的人生、一个胜利者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当地做过统计。每年一个学校里面最后能去读高中的学生差不多只有10%。这10%里面可能有5%的人可以去读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比例。其实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是没有办法读大学的。那么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该怎样去评价自己的人生,或者怎样去评价自己呢?是不是没有考上大学的人生就意味着失败呢,他们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吗?


今天站在这里,我相信各位同学也是从小学一路打拼到现在本科毕业或是硕士、博士毕业,你们成为了一个成功者,在无数的考试中选拔中脱颖而出。那么对你们来说,是否就意味着你们的人生成功了?是否意味着你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这使我不由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人生为什么是需要被这样一些外部的指标去评估、去定义的?


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被这样的标准去评估定义的话,那么大多数人的人生其实是没有价值的,大多数人其实只是工具,无论我们在这里说多少遍“人是目的”,但大多数人只是工具,甚至还是很不合格的工具。而对于各位同学而言,也许你们被贴上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标签,它告诉你们,你们是成功者,但你们本质上依然只是器具。


孔子说君子不器。我理解这其实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被用器物的标准去衡量的、按照系统的标准去评估的。孔子这句话跟康德的“人即目的”我觉得是异曲同工的。因此我一直会面临这样一个困惑:我所面对的那些农村学校的孩子,他们绝大多数在现行的评估体系里面都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注定初中毕业之后就去打工了。那么我怎么才能给予他们一种自信?告诉他们,你们不是器物、你们不是工具,也不是在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的零件,也不是那些成功者脚下的垫脚石。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还在追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回到20多年前,我在复旦读书的时候,当时王德峰老师给我们上哲学概论课,我记得他给我们布置的第一篇小作业就是让我们去评判一下苏格拉底的“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个命题。我已经忘记当时是如何去评判的了,但现在回过头再来看这句话,我们每个人如果真正去审视自己的人生,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衡量人生价值多少的标准,而不是由外部的事物去评估我们的价值。因为重点是在于用什么尺度来评估,而不在于你有没有去审视、有没有去评估。如果说你所用的尺度是一个外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一个尺度它是否适合你,是否能够正确的表达出你的价值?


而且如果我们仔细去审视今天的教育制度,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大概仅存在了100余年的时间,西方教育体制它存在的时间最多也就400年。在新中国之前,科举制大概存在了1300年,它又是用另外一套标准去评估人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看到,已经没有人再用那套标准来衡量一个人了。


今天的教育体制,注定有一天也会被淘汰,而且这一天可能很短,不一定是要过个七八百年,也可能只是五六十年。但不管怎么样,在历史中能够去证明自己价值的那些人,本身就不是被任何暂时性制度所设定出来的标准去评估、限定的。很多人在科举中并没有得到什么功名,但他一样写出了不起的作品、或者作出很优秀的画,或者说取得了一些其它成就。


所以说,既然不管是以前的制度还是今天的制度,作为一种社会评估人和衡量人的标尺,只是暂时性的事物。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把这样的制度,把这样的尺度当成衡量我们自身价值的存在,而要认清它是我们需要去审视的对象。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很多的焦虑其实都来自于这样一种评估尺度,来自于它对我们的一种鞭策、要求。因为对于古代人而言,尽管他们的生活相对来说并不自由,但是比较简单。古代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神灵统摄之下的命运,每个人都安于他所在的那样一个社会阶层,安于他的宿命,这样反而不用忧心忡忡的去想“我的价值是什么”。但对现代人而言,我们获得了自由,但却必须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个世界会给我们一套尺度,他要求我们用这样一套尺度去打造我们自身,让我们合乎这样的尺度,从而使得我们可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社会,配得上这个世界。


但问题在于人才应该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由这个世界来定义我们自身。所以我想说,这些思考其实都是哲学系能够给予我的。我对于那些我所教的农村孩子,不管他们是山里的孩子,还是跑到城市里面打工的孩子,我对他们是怎么说的呢?在他们的毕业典礼上我主要说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会说毕业其实就是你奖励自己,告诉自己你成功的完成了某一阶段求知探索的旅程。因为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向这个世界发出追问,我们想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样的?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拓展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拓展着对自身的认识。因此所谓的毕业其实就是某一段旅程的阶段性结束,我们来以毕业来奖励自己、奖励自己的认知、奖励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以及自己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所付出的汗水、自己所获得的成就。


第二,回到刚才我所说的那个画面:那群西双版纳的孩子,他们无忧无虑玩耍的画面。在我看来,这是人生中第二件非常重要、非常值得珍惜的东西。我们在一种很平静、但是又快乐的生活中跟他人去建立联系,我们跟他人的关系不再是领导跟下级、不再是彼此间竞争的关系、不再是同事之间的关系,就是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追求的是简单的微笑,是美好的快乐。这种快乐可能对孩子们而言,他们还很容易得到。但随着年龄层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忘记这样的快乐。我这边有个志愿者,他每年都要去云南,我问他你为什么每年都要去,他说:只有到那边,我才能重新找到一种简单的、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快乐。


所以我跟久牵那些孩子也同样说,你们在久牵、在这个地方,至少依然可以去追求这样的快乐,没有任何人会突然打断你的快乐,问你作业做完了没有,这次考试是否及格。他们可以继续享受这个快乐,并且我们也会跟他们说:在你们未来人生中,这些回忆会成为弥足珍贵的东西。


最后,我想在这里给大家这样一个祝福,希望大家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依然能够用你们的眼睛去仰望星空,用你们的双脚去丈量大地,用你们的心去感受悲欣,谢谢大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