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计融:海关“大白” 为祖国的安宁而坚守 | 2020年度校友

2021-05-15|复旦人物

李 计 融

2011级复旦MBA校友

上海海关统计处副处长


浦东机场的到达大厅里,广播再次响起,宣告又一架海外航班到港口。想着即将蜂拥而至的人群,被“大白”服和口罩闷了近二十小时的李计融不由加快了步伐。看到前方的队友摇晃了一下身体,李计融快步上前,扶稳了他。从20203月起,这种被李计融称为“脱壳”的状态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李计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2011级校友。20203月起,身为上海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的他即主动请缨,成为浦东国际机场防疫支援队的首批队员,走向抗疫的最前线。这位与疫情从未有交集的普通人,面对史无前例的大疫,挑战了自我的身体极限,守护住了国门。


挑战极限,构筑最牢固的防护网


早在20202月,海外疫情还未暴发之际,作为旅客吞吐量全国第二、货邮吞吐量全国第一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即已启动海外疫情防控机制。“我是党员,理应做出表率。”关键时刻,身为上海海关统计处副处长及党员的李计融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浦东国际机场防疫支援队,成为首批支援队成员。

3月,海外疫情暴发,大批海外华人归国。最高峰时,浦东国际机场每天落地上百架海外航班,到港境外旅客人数高达2万。虽然浦东国际机场已经历过非典、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症等疫情的洗礼,新冠疫情带来的“海啸般”的冲击还是给浦东国际机场的防疫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前线”真实的境遇让一贯冷静自持的李计融也暗自心惊。20203月,国内医疗防护物资依旧紧张。为节省“大白”服,在长达24小时的连续工作中,他们极度克制,将生理需求降到最低,减少进食和饮水,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口罩、防护镜、面屏,两层手套、鞋套,他们全副武装地对一批又一批的入境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温、登记、留观......

一个班次下来,人好像‘脱了一层壳’,体弱一点的队员都很难坚持下来。”每位支援队员都在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一直在办公室从事技术性管理工作的李计融更是如此。但他们知道,唯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守护住自己身后城市的安宁,才能让疲惫不堪的旅客早点通关,让望眼欲穿的家庭等来亲人。

前线”的压力还来自于工作。李计融在一线实施到港旅客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初期,核酸检测还未到位,对到港旅客的流行病学调查只能靠 “望闻问切”。李计融和伙伴们稳住心神,在实践中摸索,一步步总结、提炼经验,成功筛查出不少疫病携带者。

得益于一线团队的实践经验,浦东国际机场的防疫机制及各项工作流程日益健全,已建成一套有效的常态化防疫机制。作为上海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的重要一环,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本次抗疫进程中表现卓越,无数如李计融一样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无名英雄们对此居功甚伟。


全力应“变”,打赢外贸抗疫战


身为海关统计研究团队一员,他带领的团队负责统计并分析上海进出口数据,严密监测上海外贸运行的整体态势和突发情况,为国家外贸管理和经济运行出谋划策。因此,李计融的抗疫还有第二条战线,即“外贸抗疫战”。

对于2020年,李计融总结为一个字“变”。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疫情暴发,中国对外贸易严重下挫,中国外贸工作的重点围绕着“保订单”展开,他所带领的团队工作重点在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上海海关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举措来帮助企业加大出口,提振外贸。

到了2020年的第三、第四季度,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外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外贸呈现井喷之势,海关又面临着极大的货物通关压力。上海海关的工作重点又变成了提升进出口货物防疫防控效率,努力加快通关速度。

纵观整个2020年,李计融和整个团队以变应变,为外贸的有序增长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2020年国庆假期,他又出镜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介绍海关促外贸保增长的经验做法。对于自己的这次出镜,李计融谦逊地表示,这并非因自己个人贡献突出,而是对上海海关每一位同志辛勤工作的肯定。“其实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同事都一样,这一年顶住了压力,对忙碌毫无怨言,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李计融说。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

惟愿只争朝夕


因为深入抗疫的最前线,2020年对于李计融来说“终身难忘”。他难忘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里因安全归国而热泪盈眶的同胞们。那一刻,“我们回家了”的话语让他内心激荡不已。那一刻,他深刻体会“祖国”两个字所蕴含的深意与力量。他难忘与抗疫同仁在一线缔结的“与子同被”战友情谊;他难忘举国众志成城,抗大疫、保经济的豪迈决心。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他深为自己的国家和同胞而自豪。“纵观全球抗疫,抛开各国经济数据不谈,中国给与人民的安全感就足以让我们骄傲。”李计融说。





李计融的抗疫故事也深深打动了复旦管院的校友们,他谦逊地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如今的李计融更为自信从容,“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我只想只争朝夕,做好本职工作,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复旦管院校友中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