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代表在各院系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9-06-28|复旦人物


不忘初心,永久奋斗。2019年6月毕业季,部分校友回到母校参加学院毕业典礼,并给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他们的复旦故事,分享他们宝贵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1

公共卫生学院

方卫:2018届博士毕业生





    6月20日,公共卫生学院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枫林校区明道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方卫校友以“致敬来时路,感恩再出发”为主题与毕业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悟。


    首先,我非常感谢复旦公卫的老师们,是你们的三尺讲台上的谆谆教诲,培养了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我们在社会上有了立足之本,这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我也非常感谢复旦和上医百年的积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母校的校风校训孕育了我们的进取精神和家国情怀,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努力运用所学知识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再者,我也非常感谢那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谢曾经参与过的学生组织和活动。以我自己为例,我非常感谢那些年我们一起参与过的团学联,唱过的129,去过的社会实践,做过的志愿者......一群小伙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一起熬夜,共度困难,分享快乐,收获成功。那些点点滴滴,每每回想起来,都会令我感到幸福和感动。


    如今的大家,即将和我一样,收拾起行囊,踏上人生新的征程。继续求学的同学们,将来你们会遇到严谨求实的导师,她会愿意不厌其烦地指导、督促你开展科学研究;将来你们除了会通宵达旦地看文献,写论文,还会通宵和师兄师姐或同学聊感兴趣的学术问题。你们会发现自己学习研究的专业领域是多么有趣和有意义。经过积淀和努力,你们也一定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果、有所突破。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们,或许你们会看到生活的苟且,但请一定要看到美好的诗和远方。在工作中,你们一定会遇到困难,但是你们一定也会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攻坚克难,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而努力。大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怕路远,不断努力前行。


      在几轮春夏复旦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我们的知识、专业、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我们曾经通宵写过的论文、复过的习、K过的歌…...我们记在心底,握在手心,将来都会成为璀璨星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今天大家离开母校,扬帆起航,明日母校也必定以大家为骄傲。衷心地祝愿大家毕业快乐,在将来的求学、工作、生活中,一帆风顺。再次感谢母校的栽培,祝愿我的母校越来越好。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芮宏:2009届博士毕业生


      

      6月19日下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在光华楼东辅楼吴文政报告厅隆重举行。2009届芮宏校友代表参加了典礼并发言。


      芮宏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和毕业生们一起共勉分享了三句话:我们的背景,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在路上,才能有未来;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


      芮宏希望大家都能充满自信地去远方,都能在这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尽展才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

生命科学学院

朱化星:2005届博士毕业生


    6月14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江湾校区行政楼500人报告厅隆重举行。典礼上,朱化星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


      没有人能够预见自己的未来,你们永远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有多伟大。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不要放弃自己曾经伟大的理想并为之坚持奋斗。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当年如何充满着期待与憧憬走进复旦的校园,几年过来,有的同学斗志昂扬,也会有的同学充满了迷茫与失落。我想说的是,今天,你们只是走出家门的第一步,不管你现在对学校的记忆是什么,十年之后,你们的记忆里只有怀念,感激与美丽的回忆。


      我在复旦读了十年书,十几年前,在老师的支持下创办了近岸蛋白质公司。到现在,成为全世界做蛋白质品种最多的公司。公司里有17名复旦校友。我刚创业时,经常有人问我,你辛苦在复旦念了个博士,出来经商不可惜吗?我会回答,复旦教我的不仅仅是抽质粒跑电泳,更教了我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坚韧不拔,教了我坚守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有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我们公司的理念就是“凡唯美的,必有价值”,这正是复旦精神的传承。


      复旦是我们的故乡,心灵的港湾。每次回到学校,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也衷心的期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能够经常回学校看看,今天走出复旦这个大家庭,只是一次旅游,而这里,有你们的老师,有你们的青春的记忆,也有你们永远的心理慰籍,旅游累了可以经常回来充充电。这个大家庭的建设,也需要我们在场内场外的校友共同的努力。


      最后,预祝每一位同学坚守自己最初的理想,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越来越辉煌。



5

材料科学系

朱健:2009届硕士毕业生





    6月14日下午,材料科学系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在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举行。朱健校友以“复旦改变人生”为主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校和工作期间的几个小故事,告诉大家要着重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交流能力和领导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人生发展打好基础。


    从你进入复旦那一刻起,你的生活和生命就和复旦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由衷地感谢复旦、感谢材料系。所以,当王珏老师说让我准备一个发言稿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主题就是——复旦改变人生。


    我在复旦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期间有两个人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我本科期间的辅导员王铮老师,作为学生和班干部,和王铮老师打交道比较多,她长姐般的悉心指点和教导开化了我非常多的心智。也是我后面选择走4+4人才工程担任辅导员的直接诱因。第二位是台下的包涵老师,她当时是2001级化学系的辅导员。那时,我们材料系住本科4号楼4楼,化学系住楼下,包涵老师坚持四年,每周给学生写周记,分享学习、生活感悟,后来结集成书《包涵心语》出版了,成为那时候辅导员们人手一本的教参。在复旦,身边永远有这样优秀的师长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着你,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是不是做好了那块能吸收的海绵。


    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遇到的故事,希望每个材料系的学子一直记着这个身份,相聚是缘、材料是家。常回家看看。



6

经济学院

宋铮:2000届硕士毕业生





    6月12日上午,经济学院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校友宋铮为同学们带来毕业演讲——《经济学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如何通过经济学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有趣,甚至有美感。


    我在复旦渡过了很长的时光。当然,跟在座的老师,特别是跟洪老师相比不值一提。我刚才算了一下,我和我太太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我们两个加在一起一共在复旦待了21年,是洪老师一个人的三分之一。


    在座的很多同学即将离开校园开始你们的职业生涯。经济学到底有没有用,经济学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你们以后可能会反复要面对的问题。在过去几年,经济学无用论越来越流行。经济学有没有用,或者经济学家有没有用,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大家未来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我希望我今天讲的东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线索。


    我首先想说经济学无用论其实是有道理的。它的道理在哪里,就是如果从纯粹知识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的局限性很大。不光经济学,其他社会科学也是一样......30年前很少有人了解市场经济,现在大家或多或少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所了解,这个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很多人对经济学知识的期望过高,失望之后又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学科学认知体系的作用和价值,这才是造成经济学无用论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有些同学可能有一些疑问。这个演讲没有问答的环节,所以我就自问自答。大家可能问的一个问题是,刚才我说我们处于一个从知识普及向科学认知过渡的阶段。那我们在经院学了好几年,好像也还没有走出普及阶段。到底怎么做才能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向科学认知阶段过渡呢?如果你们脑海中有这个问题,我要恭喜你们,因为你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开始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各位同学只要主动思考,你们每天就会成长一点点。套用张老师刚才的话说,思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而且有美感。不仅如此,还可以把有趣和美感带给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推动社会往前走的力量。


    还有的同学会说,在经院学了几年,现在大脑里空空如也,好像什么分析框架都没留下,这个科学认知实在不知道怎么做。这时候我要鼓励你们,你们在经院的几年一定没有白费。从效用最大化到市场均衡,从消费函数到凯恩斯经济学,很多东西已经不知不觉地存在你们的脑海里了。有一些知识暂时忘记了,不要紧,翻一翻书很快就能捡起来。重要的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让这些分析框架成为你大脑的一部分,让科学认知体系成为你处理信息的一个必要的环节,这样你就会慢慢适应这种思维模式,越来越娴熟。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正在经历巨变的时代,很多的变化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用经济学,来擦亮你们的眼睛,激发你们的智慧,用经济学认识和探索这个正在经历巨变的世界。最后套用一句熊彼特的话来结束演讲,希望大家可以用经济学那水晶般晶莹透彻的思路,用一道基本原则的强光去照亮人类社会和经济世界。


7

新闻学院 

吴晓波:1990届本科毕业生



    6月11日下午,新闻学院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于新闻学院培训中心四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著名财经作家,巴九灵、蓝狮子财经出版创始人吴晓波来到了毕业典礼现场。典礼上,吴晓波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说:“不管风怎么吹,河流的底床还是在那的,有一些事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坚持做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黄旦老师的那段演讲,我听了很感动。我们这个学校“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复旦对宽容、宽松、宽厚学术精神的追崇,我们新闻学院对专业的立场,一种叫做术,一种叫做道。术是怎么编报纸、做采访、做调研,怎么当编辑,怎么经营一个新闻媒体。大家学的大概就是这些东西,我觉得基层的东西还是没有变化的。第二个道,道是我们对新闻的一种敬畏,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生活,偶尔可以抽象想一想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产业的事,这是我们的工作。这一部分的专业精神仍然是存在的。


    第二个,各位一定要关注工具变化。我们在29年前当新闻记者,我们跟前辈们比,我现在想想唯一能够突破他们就是一件事情,他们是用手写稿子的,是用笔写稿子的,我们是用电脑写稿子的。我拥有第一台写作电脑是1992年,所以我写的比较快,版费拿的比较多一些。我们在思想市场上永远有一个词叫做“内容为王”,我很长时间相信这句话,我本来就是做内容的。但是这些年我在想,当思想市场的内容和商业和产业结合起来的时候,你会发觉内容为王是挺扯淡的,一百多年传媒行业的发展内容从来没有为王过,为王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工具不断变化。可能20多年前那个东西叫做电脑,10多年前叫互联网,2019年那个东西叫做5G,叫做虚拟现实,叫做人工智能。复旦别的系的专业每天影响着我们工具的使用。


    第三个,不管在座各位毕业以后你从不从事媒体工作,在不在所谓新的机构里面做采访写作工作,但是有一点比刚才讲的所有话都重要,你是一个开心的人,你得在一个开心的让你感到快乐的机构里面和城市里面,和那些让你感到快乐的人在一起,你能够慢慢喜欢自己,这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