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9级社会科学试验班姜静宜
姚颖学姐1997年进入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学习,2001年毕业后先后在《新民晚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世纪商业评论》担任记者,随后在化妆品行业从业8年,目前在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镍的生产商之一淡水河谷公司担任高级沟通经理。
一、难忘复旦
回忆起在复旦求学之时,姚颖学姐直言有太多美好而难忘的青春故事了。她与我们分享了记忆最深刻的大二时的一段经历。当时正值期末季,但学姐的学生证、图书馆证和资料室借阅卡却随钱包一起不幸被偷。当时网络尚未普及,写论文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必须要去图书馆和资料室翻阅纸质文献,所以学姐当时真的是“火烧眉毛”,十分担忧自己剩下几堂课的期末论文。当时她手头只有之前为比较文学课借来的两本书,一本是美国作家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另一本是中国作家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万般无奈下,学姐只能本着物尽其用的精神,充分挖掘两本书的文学和历史价值,绞尽脑汁地写出了3篇论文。令她意外的是,其中为世界历史课撰写的论文竟然得了A,还因为角度独特受到了当时的任课老师、已故的金重远教授的表扬,学期结束后甚至还拿到一笔奖学金。这不禁让我感叹复旦学子的灵活应变能力。
学姐还十分感激复旦给予了她许多珍贵的友谊,尤其怀念当年的寝室生活,在朝夕相处间与室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也很庆幸,在多年后的今天这份友谊依旧历久弥新。
在谈起复旦给予了学姐什么精神追求时,姚颖学姐以心存敬畏、脚踏实地、精益求精3个关键词来概括。她表示对“心存敬畏”一词感触最深,这是97文科基地班导师姚大力老师对全班同学的教诲,姚老师教导大家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时时处处自我警戒,不可妄自尊大、为所欲为。
二、职业之旅
姚颖学姐目前在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镍的生产商之一淡水河谷公司担任高级沟通经理,对内负责员工沟通,对外负责媒体沟通。在此之前,学姐曾在媒体和美妆行业中任职,今昔对比,行业跨度可谓不小。学姐如此解释了背后的缘由,在《21世纪商业评论》工作时,她曾前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化工区采访,对化工区的壮观景象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一直希望进入像化工这样可以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人类生活的上游产业工作。在美妆行业工作8年之后,她终于等到了这样的机会。总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淡水河谷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金属和矿产品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镍的生产商之一,公司致力于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淡水河谷也是世界上最早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企业之一,是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长期合作伙伴。和化工行业一样,采矿行业同样对日常生活有着广泛、重要的影响,对于人类的发展不可或缺。姚颖学姐预感,这将是一家值得为之奋斗的公司,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淡水河谷。
三、经验传递
姚颖学姐分享了她对于公共关系这一职业的理解,她认为有三种能力是关键。第一是学习能力。公共关系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快速发展的行业所淘汰。此外,深度、有效的沟通往往建立在对于行业的充分了解之上,这也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第二是同理心,要懂得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沟通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不是一个零和博弈,而要达成共赢,往往需要同理心的支撑,设法做到求同存异。第三则是灵活应变能力,这有时候需要一点小天分。
在被问及大学生如何能够顺利完成从大学到职场的转换时,姚颖学姐鼓励大家多观察、多聆听,在了解是什么和怎样做的基础上,多问为什么,在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事半功倍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把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老师,姚颖学姐特别提醒复旦的学弟学妹们不要有名校包袱,进入职场后不妨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从头学起,不断积累!
四、寄语
访谈最后,姚颖学姐结合自己的经验,想对复旦学弟学妹们说希望我们可以争分夺秒享受学习的纯粹快乐,并祝愿我们每一个人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