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2018级化学系硕士 易润秋
刘谷莎学姐是复旦大学管理学业2008级硕士,在校期间攻读DDIM双学位项目。2010年毕业后至今,在职业探索中认识自我,目前于甜橙金融技术部门担任HRBP,负责招聘、培训、组织发展和企业文化等人力资源相关工作。
刘谷莎学姐在访谈中,分享了复旦求学过程中包容的文化环境和优秀的伙伴氛围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基于职业探索和工作感悟给出了中肯的求职建议,并以自身经历与成长鼓励复旦的学弟学妹。
一、复旦时光:文化冲击是学习与生活中自我提升的推动力
尽管在复旦求学的日子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半,刘谷莎所收获的能力与思考却是满满当当。
管理学院的DDIM双学位项目由复旦和意大利的两所大学合作开设,第一年在复旦,第二年在意大利;在复旦的一年意大利的同学也会一同上课,对于中国同学来说,这一年除了紧凑的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意大利语为下一年的生活做准备。
专业课程有不少硬核的内容,而案例课和团队作业则是商科学生的学习日常。在日复一日准备pre的过程中,通过与中意同学们的沟通、合作和相处,总能让人感受到不同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潜移默化间产生的努力缩小差距的想法,总是督促着同学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刘谷莎也在思维、表达和逻辑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升。
在复旦,除了从优秀的同辈间汲取能量,校园所促成的文化冲击及其所包容的文化融合,则让人更能以全面深入的视角看待世界。一方面,项目中中意两国同学们互相接受和学习对方国家的文化,培养全球视野;另一方面,复旦的通识教育也具有十足的文化底蕴,让刘谷莎在“务实”的商科学习之外,也能在诸如王德峰老师的哲学课上体悟大师风范,培养人文情怀。专业与通识从来不是割裂的两方面,“管理科学是人的科学”,刘谷莎在基础学科中所得的灵感为商科所学的实战分析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职业选择: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结束了两年的学习,最后半年回复旦准备中文答辩和找工作的时候,刘谷莎按理性做了个“最优解”——回到家乡成都,入职毕马威,从事与自己本硕专业财务管理对口的工作。但刘谷莎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问自己:这份工作真的是自己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吗?经过半年的咨询工作后,她觉得那些熬过的夜并没有带来成就感,最终选择从零开始进入人力资源行业。刘谷莎说,复旦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给了她在职业选择初期遵循初心的勇气。
当然,在做出这个改变之前,刘谷莎也进行了许多准备。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她用SWOT原则进行分析,并通过列举自身优势这一方式来进行自我认知和挖掘;而后,对比自己想进入的职业发展通道,从优势导向的具体方向入手进而实现快速成长。刘谷莎认为自己的显著优势是爱与人沟通交流,因此选择人力行业而且从招聘这个细分模块上手,并在工作初期采用目标制定、对标找差距、细化改进计划、定期复盘总结等形式,以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效率,打牢基础并通过规范化来提升执行力。而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她以HR行业踏实诚恳的前辈彭蕾为标杆人物,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想她会怎么做,以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人力行业一转眼已过去了快十年,尽管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但在每次失败后,刘谷莎都会重整旗鼓,正是受到了公司老话的激励——“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她也建议同学们在职业选择中对于从事的岗位要谨慎考虑,如果发现自己不合适、并且有更热爱的方向,那就尽早做出改变,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工作探索:你的不同也许就是你的特色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通常是职能类型的岗位,因此有许多人在从事相关的工作,但人与人之间实际上差距很大,那刘谷莎又是如何在工作中去做到更好或做得不一样呢?
从人力资源工作出发,刘谷莎认为这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务实的工作,如何提升公司整体人效提升是她常常会考虑的问题,而这实际上也与专业和能力有着很强的关联。人力资源工作围绕着“人”展开,但并不仅止于我们所熟悉的“招聘”把人招来就完了,而包含着“选、用、育、留”四个方面的门道——如何吸引和招徕优质人才?他在什么岗位上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企业如何为人才提供培训进一步提升所需的能力素养?如何通过物质与非物质的激励留住人才?现在的HR在流程性与事务性的工作外,还需要从企业文化和组织发展的更高站位来进行思考,并结合法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对人的理解洞察和工作经验及实际情况,来尽可能达成这一目标。
从自身职场经历出发,刘谷莎也有着独到的感悟。近几年来在一家兼具金融、电信、互联网文化的跨界企业中的技术部门担任HRBP,她之前也遇到了如何去展示自己成果的困惑,毕竟技术部门的直接成果产出来源于手握技术的人员,那人力资源工作究竟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关键作用?刘谷莎意识到,“你的不同也许就是你的特色”,在技术部门中本身HRBP就是独特的,那就利用好这个独特性来构建一套评价逻辑,发现自己再组织中每一件做到极致的小事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收益。毕竟“赛道”不同、精英众多,要沉下心来、踏实做事,找到自己的亮点、增加自己的价值。
四、寄语后辈:应届生是一张白纸,能沉淀下来就是好苗子
找工作的过程是求职者与企业和岗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刘谷莎认为充分的自我认识、广泛地了解挖掘和周全的学习准备缺一不可。但求职只是职业生涯的起点,未来的发展路还很长,青年人在工作的锤炼中应不断提升自我、创造价值。
刘谷莎说,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对于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初入职场的新人更多需要快速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同时也不能丢掉独立思考能力,一方面要增强对环境的融入,但另一方面做人做事依然要不忘初心;“技多不压身”,在工作中也要记得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综合能力,并注重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对于外界的评价要保持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才能练就一颗坚强的内心,并坚持自己想要追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