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光华生命健康产业沙龙”成功举办

2023-11-06|行业兴趣组织新闻

近年来,医疗器械领域涌现出了许多的创新和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也迅速增长;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复杂手术可以通过较小切口或内窥镜进行操作;随着基因测序和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也越来越多地用于个体化医疗;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兴起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工具。这些创新进一步又推动了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改善了诊断、治疗和患者护理的质量。


医疗器械的创新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医疗器械的创新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医疗器械的创新成果如何顺利实现产业化


针对以上痛点及大家关注的问题,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近日组织了第5期光华生命健康产业沙龙”,围绕“医械创新之道”,与业内校友、同道进行深度探讨。沙龙由分会秘书处产业促进部、硅谷中国跨境天使平台(AngelsGlobal)承办,复旦大学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全球名校创客会(AlumX)协办。感谢分会秘书处产业促进部热心校友的辛苦与付出!


本期产业沙龙由分会秘书处产业促进部部长詹朋朋博士主持,详细介绍了“光华生命健康产业沙龙”背景。沙龙基于分会前期积累的良好的行业基础,以组织和增强生命健康产业校友线下交流和连接为手段,以促进领域内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为宗旨,从投融资、企业管理、法律合规、资源整合等多个维度为校友们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产业沙龙为月度活动即每月一期

詹博士受分会秘书长白亚楠博士之托,介绍了分会的起源、发展,以及分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本次产业沙龙以“主旨分享+圆桌对话”的形式展开。复旦大学梁子骐教授以生物医用材料的化学探索”为题进行主旨分享。梁教授是复旦大学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于复旦大学建立了“有机/钙钛矿半导体课题组”。

图片

梁教授分享了课题组关于有机/钙钛矿半导体的“光+热”-电能源转换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研究成果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场景做了介绍。梁教授重点介绍了相关成果在齿科中的应用,认为种植体键合机制使得钛种植牙的推广具有广阔前景。据介绍,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历四代,第四代技术的种植体表面亲水性和表面活性都得到进一步增加。并且,其课题组在钛种植体表界面化学工程的创新突破包括在牙骨结合、抗菌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此外,梁教授还介绍了课题组在齿科氧化锆加工方面的颠覆性新工艺,该工艺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方法进行室温“烧结”,其优势在于可明显降低能耗,且安全系数高,基本无污染。他认为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创新仍然有较大空间,团队也将继续深入钻研,争取产出更多可产业化的成果。


在【圆桌对话】环节,梁子骐教授与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上海睿智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小红博士、古莎齿科有限公司刘伟博士,共同探讨“医疗器械的创新与产业化”。詹朋朋博士主持该环节,并围绕相关话题与嘉宾探讨。

图片

关于齿科种植牙的市场定位,刘伟博士介绍,种植牙分两部分,种植体和其上部结构——牙冠。不同品牌的种植体,由于主体材料、表面处理等生产工艺不同,存在不同的定位。牙冠也是这样,有贵金属牙冠、氧化锆牙冠等。用于齿科的贵金属比消费贵金属的价格更贵,在种植牙的早期阶段仅有高消费群体才能使用,而由于氧化锆等新材料研究成果和种植体制造新工艺的出现,使得种植牙平民化,目前氧化锆牙冠已经占90%以上市场。刘博士认为梁教授课题组的成果切中了目前种植牙材料和工艺方面的痛点,成果转化的周期应该不会太长。同时,梁子骐教授认为,氧化锆的用量极其大,技术成熟度高,可能是目前最可靠的工艺。目前很难找到其他材料取代氧化锆制作牙冠。


李伟教授认为,医疗器械创新遇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而这在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医疗器械。而且,国家也在大力提倡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这些都为国内的医疗器械创新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上海也对于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非常重视,而医疗器械相对于药物研发更加短平快。关于医疗器械创新,李教授认为主要是三个途径:一个是临床需求,也就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第二个是医疗器械创新一定要医生参与进来,上理工在医工交叉方面搭建了平台,把教师和医生放在一起开展联合研究,同时培养学生,研发样机,进而推进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非常重要,首先医生是问题的提出者,之后也是样机的试用与评价者,如果产品取得许可证以后,医生又成为最终的使用者。第三个是医疗器械创新必须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许多问题不仅仅是材料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机械的问题,其往往是既涉及材料、机械、控制,乃至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一个好的医疗器械必须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做出来。

图片

关于医疗器械产业化的问题,陈小红博士作为从教授角色转向企业经营者身份的践行者,感慨颇多。她坦言,自己是被迫成为“陈总”的,因为研发的成果需要产业化,总要有人站出来担当。她在筹划产业化之初,先后找过各种合作伙伴沟通,力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产业化,最终经过反复沟通和磨合,才确定合作伙伴。据她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拿到投资,并且产品推进较为顺利。


对于产业化,梁子骐教授认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他也对于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的产业促进工作寄予厚望。他认为,由于没有学校体制内的一些条条框框,校友分会或许更加适合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打通校内外资源。


注:四位嘉宾的个人详细介绍,可点击此处浏览

为了保证活动质量,使得与会校友、同道得以充分交流,沙龙采取了“申请+审核制”。参会者部分是相关院系和附属医院校友,在高校、医院、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生命健康领域的工作。沙龙也吸引了交大、浙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校友参与。大家希望以此活动作为纽带和桥梁,促进生命健康领域的各个院校校友之间的融合创新与资源整合,为建立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做出努力!

图片
分会秘书处产业促进部自成立以来,在产业沙龙活动的基础上,还组织了多期“光华产促行”系列参访,先后参访了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强生JLABS孵化器阿斯利康生命科学创新园、微创奇迹点孵化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苏州BioBAY、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生态圈合作伙伴,为复旦人的成果转化等工作搭建支撑性的合作平台。在未来的工作中,还将进一步把活动做细做实,挖掘具体项目开展有针对性支持和助力,惠及更多校友、同道。

如有与“分会秘书处产业促进部”的合作设想,可联系:詹朋朋博士 zhanpengpeng@fudan.edu.cn


组   稿   

文   字   

图   片   

审   稿   

   分会秘书处

   周恩伟

   刘音如

   詹朋朋、白亚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