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级社政学院陈静洁: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By 18级社政院覃超婷
陈静洁,2005级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的校友,土生土长的上海人,2009年从复旦大学毕业。现在是上海一家教育公司的项目管理岗,与教育局和学校等单位合作,从事第三方教育评估和咨询相关的业务。比如为许多学校做教育调研,提供类似APP软件的互联网平台,以帮助学校更好地评价学生。陈静洁是一个外向、健谈的校友,第一次交流时,就被她的声音感染了,因为她讲话中总是带着笑,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回忆起过去在复旦的求学经历,陈静洁觉得,在学生时代同辈人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是长久的,彼此建立起来的情谊也是深远的。陈静洁在复旦认识了同届好友,她们学号只相差了一位,而且还是同一个中学进来的。“我觉得我和她是属于三观比较一致的朋友。当年在经济形势不是很好的时候,她考进了外企五百强快消行业。她当时是管培生进去的,现在也一路做到了外企的中层管理者。……我们一路都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她是一个求上进的人,因为有这个榜样,我始终觉得,我还是要努力一把的。所以我觉得有一个同伴或比较正能量的朋友其实是很重要的”。
回忆起当年自己的求职情景时,叙述了自己误打误撞进入教育公司的经历。因为2008年发生了金融危机,所以紧接着的2009年经济形势也不是很乐观。“其实我那年毕业的时候也是经济形势不太好。当时我们的辅导员给我们发了一封邮箱,里面说到我们院有个学长开了一家公司,是做教育的……了解到是帮幼儿园的小朋友做评估,我当时觉得‘很酷’,于是就很勇敢地去参加了公司的面试。”陈静洁这样说道。
毕业以来,陈静洁稳中求进,一路成长。从2009年到现在,陈静洁一直在当初入职的公司就职,从未离岗换职。“我进了公司之后,发现公司不错,就留了下来,伴随着公司一路成长,这么多年来,公司也的确在一路发展,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了一个相对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另外,我个人性格也是较怕枯燥的,好在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有点变化,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担任过很多岗位如人事岗、行政岗、财务岗等,这样不会觉得枯燥,所以我觉得这份工作是可以的”。
陈静洁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最优选择。如果真的选择了一件事情,而又希望在这个行业有所成就的话,还是要坚持下去的。“如果你真的太浮躁,一直在跳槽,或一直在跳行业,可能难以有成就。特别厉害的人,另当别论。但是,大多数的人其实还是要沉下心来的”。
在教育相关行业深耕多年,陈静洁一直有独到的见解。她觉得,非常理想化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他的教育,并发挥自己所长或一技之长,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陈静洁认为,“一个理想的教育往往是因为它能发挥学生所长。因为我们出身于复旦大学,算是社会上或者国内所谓的一流大学。但是,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天生并不擅长读书,但是不代表他没有别的特长。我一直觉得,一个理想的教育模式是找到最适合他的教育,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比如,几辆车坏了,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真正找到坏车的病灶,然后把问题解决”。
自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线上教育遍地开花,“互联网+教育”迅速成新宠。陈静洁也从职业经验和行业观察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果是成年人,那么一般会有自制力和学习力,所以是可以接受线上教育的。但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纯粹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的话,我觉得在短期未来,至少五到十年以内,线上教育是无法替代线下教育的……线下教育可以让学生共同生活成长,而线上教育相对而言互动性较差,所以导致大家的学习效果都不如线下。还有,很多家长还担心线上教育对小朋友眼睛不好,而且也怕小朋友中途玩手机。另外就是经济条件,线上教育需要每个家庭用经济条件去支撑”。
进入职场之后,每个人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陈静洁通过发展自己生活当中的兴趣爱好去平衡两者。陈静洁的休闲时间主要包括看悬疑剧、云吸猫(熊猫)、在家拼图和出去旅游。“工作之外,有的时候其实是要放松的。我自己喜欢‘云吸猫’,这种猫不是常规的猫,而是熊猫。我是很喜欢熊猫的人,我很喜欢看关于能猫的短视频,因为熊猫的形象比较可爱,容易让人放松。另外,我个人是很喜欢拼图的,我是可以自己静下心来去拼图的人,往往冬季较多,因为冬季外面太冷,待在家时间多。除此之外,我每年还会出去旅游”。
陈静洁一直坚信“活到老,学到老”,并始终保持自己能够学习的能力。目前,她也拿到了就读MPA的Offer,准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自己充电。“很多人到后来就有点僵化了(不学习了),但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现在社会在快速发展,有很多新的行业出来,但也有可能有很多传统的行业被覆灭”。
最后,陈静洁为复旦的学弟学妹倾情分享了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建议复旦的学弟学妹趁着年轻,把一些该考的证书尽早考完;建议趁着年轻的时候能“抗住”,多努力、多试错。陈静洁一直认为,复旦是一块很不错的“敲门砖”;但是,在漫漫人生当中,职业发展也与自身性格、家庭资源等很多的因素相关。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不要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