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益俱乐部带领复旦托业组织的中、小学生们走进复旦大学校史馆,感悟复旦百年沧桑与厚重历史、学习复旦精神传承,助力母校招生宣传工作。活动由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华彪带队,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处长周桂发老师带领讲解。
周桂发老师曾任复旦大学校史馆馆长,2007年为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做过校史馆讲解。校史馆的展品陈列以史为鉴,展有千余幅图片,近四百件实物及影像资料,立体呈现复旦大学百余年的发展。大家在周老师的细致讲解下,了解复旦大学从创立、迁址到现代发展的历程,以及历任校长、杰出校友的奋斗历程。
周老师还为大家特别介绍了多件校史馆“镇馆之宝”的背后故事,包括清代宣统元年的毕业文凭;1919年孙中山在与复旦学生代表交流时,挥笔题写的“天下为公”;以及他和同事寻回的流落在外的铸于1916年,曾经敲响“上海五四第一钟”的距今已留存百年的复旦大学校钟等。
回望百余年复旦历史,李登辉校长曾将“牺牲、服务、团结”作为复旦精神。1943年12月,风雨如晦的战乱时期,时任校长的李登辉给复旦《文摘》杂志纪念刊作序,他在序中写道:“诸生当切记复旦之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出校以后务须发挥复旦之此种精神。尤要者为人须问心无愧,洵如莎士比亚所云:‘对己忠实,则黑夜中自有白昼,对于一切不可欺罔。’”立足当下,回望过去,复旦人始终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阵地。
周桂发老师精彩的讲解,不时赢得掌声阵阵,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们还获得了周老师为大家特别准备的系列纪念信封,上面印有复旦大学历任校长、大师肖像、重要事件等图案,以及华老师为学生题写的勉励之语。随后,周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途径邯郸校区多处标志性历史建筑和纪念塑像。相信本次校园游学之旅让学生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复旦大学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代复旦人的拼搏与坚守,也更坚定了未来迈入复旦大学学习生活的目标。
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