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级历史系陆军:做踏实有用的老“复旦人”

2020-08-05|校友走访


19级 护理学 张佳燕


  日月光华,情深相传
  如今回望,复旦带给您的是什么?
  当谈到在复旦求学时特别难忘的经历时,陆军学长提到两位印象特别深刻的老教师,一位是朱维铮老师,一位是金重远老师,两位都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陆学长认为他们二位老师代表了复旦资深老教授的传统风气,一方面是对学问的执着,另一方面是做人的纯粹。
  而在复旦求学除了知识的获取外,另外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能够认识一批很优秀的同学。陆学长谈到,其实从人的成长经历来讲,在大学时候结交的一些朋友是在各方面能够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友谊应该是能够维持一辈子的。
  “复旦是学术的殿堂,良好的环境对于正处于‘知识饥渴’状态的青年学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是,复旦给予我的最大馈赠应该还是价值观的奠定,清晰记得邹振环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引述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作为勉励,而这句话也真正地震动了我,很多人都在说‘自由而无用’的复旦精神,我想这句话当属对它最好的解读了。”这是陆学长对复旦最好的个人解读,也暗含了他对复旦的感恩和深情。
  如今,陆军学长的儿子也是一名复旦人,父子成为校友,希望复旦精神,复旦情缘能够代代相传!

  文以载道,书以传志
  毕业以后,陆军学长一直从事图书出版业,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从最初级的助理编辑开始做起,二十多年来共策划、编辑了一百余种图书,其中有十五种获得了国家、省、市级的各种奖项近二十次;而近十年来则更是重点策划、组织完成了十余种国家级的各类重大图书出版项目,充分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撰写并先后发表的书评、出版论文以及学术论文有近四十余篇次。在担任工会组织的领导后,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单位和个人多次获得上级工会的表彰,2013年,作为陕西省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唯一入选的基层单位,被陕西省总工会表彰为“模范职工之家”。多出好书始终是出版业的主题,也是优秀出版人的永恒追求。然而知易行难,一路走来,不断会面对压力和干扰,需要耐心和定力,需要兼顾现实和理想,需要不断地调整定位和方向,在反反复复的肯定和否定的循环中提升自身的站位,打造核心竞争力,最终找到一条与自身相匹配且他人无法复制的职业发展路径。
  既然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所以学长的业余爱好肯定少不了读书,他读书的范围很广,而这个习惯是从大学就开始养成的,除了自己本专业之外,哲学、经济学、文学等方面都会有所涉猎。当下电子化席卷整个社会,“无纸化”越来越广泛,对此现象,陆军学长认为电子化和无纸化的广泛发展的确对出版行业有比较大的冲击,但是纸质图书在短期之内并不会消亡。因为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经典和传统,就是一种“形式”,一种阅读体验感,而这种纸质书籍才有的感觉电子书是无法给予的。
  陆军学长从最初级的助理编辑到如今的管理层,他希望自己能在出版社做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出版更多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最大化的提高出版社的社会效益!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王阳明有一句话,陆军学长想送给学弟学妹们去体悟:“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起而行之”。也就是说安静的时候能够安静下来,需要动的时候又能动起来,要动静结合,这与复旦“自由而无用”这五个字有一定的契合度。同时,陆学长希望复旦青年们永远不要放下学习,保持终生学习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只有不断学习,在社会中的选择才会越来越多,人生的高度才会越来越高。
  2018年7月,陆军学长的孩子也收到了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家里又多了一位“复旦人”,父子成为了校友。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陆学长看来,00后的新“复旦人”有着更为全面的素质,更加扎实的基础,唯盼他们能好好珍惜难得的四年校园时光,锻造强大、健康的身、心、智,真正无愧于复旦的无尽滋养。后浪更比前浪高,希望复旦的新一代们能够不负老复旦人的殷切期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