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23-06-07|复旦人物


人物介绍 · 王梅祥


图片

王梅祥,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三年后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继续深造,于1989年7月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3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4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09年5月起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授至今。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01 求学之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第三批参加高考的学子,王梅祥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入复旦大学。不同于现在的高考填报志愿,他选择化学系并非深思熟虑、多方咨询的结果,当时老师的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指引他到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

既来之,则安之。王梅祥并没有因为“没有兴趣”就把化学一杆子打死。他说:“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很少有人天生就喜欢化学,但在学习过程中,在周围同学、朋友、师长的影响和熏陶下,会慢慢喜欢上化学。”王梅祥表示,他很幸运在复旦化学系遇到了很多学识渊博、敬业爱岗的优秀老师。在他们的影响下,自己渐渐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四时,他在中级有机化学实验课上体验到了以最基本的原料为起点,自己查找文献、设计实验步骤、合成出目标化合物的过程。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王梅祥做实验的能力——包括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升。即使40年过去,当初做过的每一个实验他都记忆犹新。就这样,王梅祥从对化学研究“懵懵懂懂”,一步步走上了有机化学的研究之路。

本科毕业后,王梅祥在实践中进一步积累了经验,并凭借着优秀的自驱力,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提升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到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时,他已经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


02 科研之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提起学术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挑战,王梅祥院士最先想到的便是当年在从事生物催化与转化研究中开展酶的定向进化研究时,由于缺乏高通量筛选的先进仪器与设备条件和生物学方面的青年学生,导致项目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遗憾。这段经历让王梅祥深深地认识到必须做有独创性和国际领先的研究。后来,王梅祥院士集中运用各种资源,招募各方面的优秀青年人才,鼓励师生在新颖大环与超分子化学领域不懈耕耘,取得了大量开创性的成果。他回忆说,曾几何时,邀请国外学者来访时总能听到他们对国内研究缺乏原始创新性的评价。正因如此,他希望年轻的学者在现有我们具有充足的研究资源的条件下,要不怕失败,坚持自己“一定可以超越前人”的定力和信念,针对核心科学问题,多从事变革性的研究,开创全新的研究方向或前沿领域。

此外,王梅祥院士还着重强调了基础研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第十一到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在提交的多份“两会”提案中,他大力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基础研究的关注和投入,不断提升基础研究经费在整个研发经费中的占比。他强调既要把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解决目前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同时创新的基础研究更要立足长远,使基础研究为未来技术提供科学支撑,为未来产业提供新兴源头。“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中间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做成了就是利在千秋的事业,希望大家能够坚定决心,脚踏实地、探索未知。”


03 育人之风—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针对大学生的许多迷茫与顾虑,王院士谆谆善诱,言谈中充满了对年轻学子的鼓励和关怀。

●大学期间要努力做到“厚基础、宽视野、善思辨”,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同时眼界要开阔,并努力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要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多听讲座报告,不仅要听自己熟悉领域的讲座,还要广泛涉猎其它领域的讲座,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了解社会,拥抱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生事物。要在学习之余多结交朋友,培养自己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如果对科研感兴趣,从大二的暑假开始,可以着手了解学校老师的相关研究课题,合理规划好时间,选择合适的实验室做一些科研工作。

●要对化学的未来充满信心。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化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很广阔。我国20%左右的GDP都来源于化学、化工及相关产业,化学学科也和很多学科交叉融合,例如材料、生物、人类健康、环境和“双碳”等。即便包括金融投资行业,对化学及相关行业进行投资评估、行情分析等,都需要具备化学知识,化学专业的学生更占优势。


来源:复旦化学系全球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