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级物理学系本科王为:相信选择,保持心态,持续努力
文章来源:2024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物理学系2021级直博生詹研,物理学系2023级直博生代汶均、石锐
校友简介:王为,复旦大学物理学系1988级本科生,现任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学习阶段:坚信自己的选择,挥洒青春迈步成长
1988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正值蓬勃发展之期,王为学长正是在这一年来到了系里。提到为什么选择报考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学长不失风趣地回答:“其实我当时一开始对人生的规划也不是很清晰,只是因为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对物理有一些兴趣的我就报名了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谈到大学生活时,学长热情地分享了许多关于复旦的记忆:“当时物理学系的规模在复旦是数一数二的,很多体育赛事我们都是非常活跃并且名列前茅。”他提到了他的同学周磊老师和辅导员金晓峰老师,他们对于足球的热爱感染了许多物理学系的同学们,大家在知识的海洋中上下求索,在青春的汗水中共同成长。
本科毕业后,王为学长选择继续出国深造,攻读物理专业的博士,博士毕业后,他在海外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回国加入了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为学长提到,现在回过头来看,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他和物理学系的同学们每次交流的时候都会谈到这一点,虽然大家奔赴了不同的领域,但是在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得到的各项思维和技能的训练,都对各自的生涯发展裨益良多。
二、工作阶段:保持良好的心态,持续努力不懈前行
王为学长在回顾工作经历的时候,也分享了自己对于科研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的理解。他谈到,理论学习本身和工作实践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思维模式。求学时期重在培养和发展理科思维,注重对原理的理解,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而到了行业工作中,不纠结于原理而更关注结果的工科思维,就工作效率而言往往更有优势。但这种转变并非是突兀的,实际上,在研究生阶段,尤其是读博时期,科研工作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大家的独立工作能力,比如找课题、查文献、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答辩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工科思维和技能上的训练上是很有利于理科思维的应用的 ,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训练无疑是有利于衔接学习和工作的。
王为学长同时提到,在学物理的过程中,个人思维方式和适应能力是都会得到系统化提升的,这也使得物理学系学子可以快速习得其他知识或技能。对此,王为学长也笑道:“学习物理学并非易事,所以能在复旦大学取得物理学位,以后出去工作,哪怕改行也会觉得新的行当相对容易些,这也是物理学系同学们的普遍感受。”他也再次强调了要相信自己对于专业的选择。
在问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时,王为学长谈到,虽然在海外公司工作和在国内工作相比存在不少差异,文化氛围、企业氛围也有所不同,但是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是一直都存在的。“我每时每刻都在应对着不同的挑战,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焦虑,甚至影响休息,但是其实很多挑战回过头来看,当时觉得天塌下来的事情其实也就那样。”王为学长笑道,“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我一直都比较乐观向上,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这让我在应对工作、学习、家庭中的各种事情时总是能慢慢地、有条理地一个个做好。”
三、寄语
访谈尾声,问到王为学长最想对后辈学弟学妹说些什么时,他亲切而真诚地说道:“身体是本钱,大家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定要养好自己的身体。年轻人一定不要太过焦虑,任何困难都会过去,尤其作为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的学子,大家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我也坚信你们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