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19级科硕 社政 倪冰)
郭富东是复旦大学08级哲学系硕士,师从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文人创业,目前是近道书院的联合创始人。
郭富东校友的履历是非常丰富的,曾供职于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复旦金仕达和华人文化。在校友会和校友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怀着对人文理想的追求,郭富东选择离开华人文化,自主创业:于2018年10月创办了旅知科技,后于2019年9月联合复旦中文系、哲学系青年学者创立了近道书院。
哲学出身,郭富东所感兴趣的一直都是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与项目。在华人文化就职时,他主导的一个大型文旅项目便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国家级中医特色小镇——位于江苏常州的孟河中医特色小镇,他负责该项目的策划、投资和运营。在交谈之中,可以感受到郭富东校友对孟河医派乃至中医文化的熟悉,也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所做之事的热爱。
从华人文化离开后,郭富东校友走上了文人创业之路,文化项目更是成为了他接下来职业生涯中的重中之重。
创业的第一个方向是人文旅行,郭富东校友在2018年10月创办了旅知科技,团队开发出了一个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可以根据你所处的地理位置导航出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信息和典故。但这只是技术上的完工,内容上仍然不够完善,所以他们就需要去采集更多的内容。而生产这些内容的人便是学者,于是就有了郭富东校友的第二次创业——与复旦中文系、哲学系青年学者联合创立了近道书院。
郭富东校友在访谈中对近道书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解答了我的困惑,我从中了解到近道书院现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业务:人文旅行、教育培训和文化公益。人文旅行将人文内容与旅行相结合,比如设计与教材结合且有助于中学生人文视野拓宽的独特旅行线路,这样的旅行线路有旅行社所承担的职能,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起到“行天下之古今”的效果,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人文学者的引领下,中学生能够在旅行中以一种乐学的状态获得人文感悟与思考。教育培训业务主要是指近道语文,给中学生以及未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文化公益则是服务社区和街道,和社区、街道合作进行文化共建,比如给社区输出一些国学类、传统文化类的课程等。
上面所说的这三个赛道看似侧重点有很大差异,但本质上其实是共通的,其核心在于“人文内容”,因而人文内容对近道书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人文内容的生产与探讨在这里也是不可或缺的,书院便是一个养学人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时常在社群内自发论道,“近道书院”公众号也保持每天一篇原创文章的更新。在聊到这里时,郭富东校友的一段话颇为动人:“我们不是纯粹做学问,首先要把学问做成当下的学问;其次我们是要把生命活好,让生命绽放出光彩,然后去承担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使命”。我想,这段感悟也值得正在读书的复旦学子们去体会和思考。
在业务之外,近道书院这一颇具古意的名称本身也让人很感兴趣,在采访中我得知书院名取自《大学》“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书院的口号则是“有朋自远方来”,这句小学生都听过的古句背后寄予的是创始人们对书院的美好期待:希望这是一个人群聚集相会的一个地方,在这里的人都去“近道”,去追求自己生活和人格的完美,在这里相会时能够感到喜悦、开怀。当然,近道书院所追求的并非只是字面意义上简单的“乐”,其背后更有对“德”的重视,郭富东校友在采访中向我展示了挂在书院内的一幅书法“斯是陋室”,出自龙华寺的老师,这句话之后的4个字“惟吾德馨”恰是近道书院的一种追求,要有德性和德行,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无论是书院的名称和口号,还是一幅题字背后的内涵,无不体现着郭富东校友心中所怀的人文理想。
通过人文旅行去做一个类旅行社的角色,通过近道语文去做一个类教培班的角色,这都是近道书院寻求商业生存的世俗一面;而书院相关的内涵和书院内的学者们的所思所做,则体现了文人创业背后的天下关怀,这便是近道书院所展现出的另一面——理想。作为近道书院的创始人,郭富东校友本人也是如此,始终怀有内心的人文理想,也在脚踏实地做事,为了理想不断奋斗。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带给复旦的学弟学妹们一些鼓舞和启示,能够有勇气坚守理想并为之付出实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