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燕:追求卓越,她从未停下脚步

2022-04-25|复旦人物

从一名普通律师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全国优秀律师”,从一个人独立执业到培养一支优秀的团队,并作为创始合伙人之一成立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她曾三次远赴重洋参加境外律师培训项目,她十二年如一日坚持致力于浙江外经贸企业公益法律活动,她始终坚守着“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原则,秉承着追求卓越、创造价值的理念,从业二十四年,崔海燕一直走在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01

家风浸润: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1993年,崔海燕被保送至复旦大学,当时有几个专业可以选择,但最后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法律作为自己的专业。因父亲是一名军人,所以家中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她的性格从骨子里来讲,一直以来都崇尚法律所带来的公平正义,而在当时的背景下,她也认为法学具有很好的前景,所以便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笃定地选择了法律专业。



时隔多年之后,崔海燕想到当年和姐姐的对话,曾说因为对方选了法律自己便不会再选择法律了,然而冥冥之中命运的巧合还是最终让她和法律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她的姐姐成为了一名公证员,而崔海燕则成为了一名律师,两个人都在法律职业的道路上,一直走到今天。崔海燕今年作为杭州市党代表参加了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而姐姐则是杭州市出席浙江省的党代表,两人一路相伴,而又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闪耀,交相辉映。从当年没有想过会和法律结缘,到如今担任全国律协常务理事、浙江省律协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职务,她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也在法律职业之路上,谱写了华丽的乐章。


家教和家训始终是崔海燕认为的家庭环境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部分,父母从未耳提面命,却将良好的家风融于自身的一言一行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铭刻在每一个家庭成员心中奉行不渝的理念。而另一方面,父母做人做事追求完美的品质也给当年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在她的工作中也始终将追求卓越、追求不断向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她牢记着家风家训,一步一个脚印地用个人的努力去创造和赢得了属于她的未来。


02

复旦求学:我要始终对得起母校的荣光

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崔海燕说到对于很多老师很多课程,她都依然历历在目,比如刑法学、法制史、国际私法、国际税法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法律英语的课程,在这门课上,老师将国外的经典案例以英文原文的方式打印下来发给大家,使大家在学习法律之初便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case study。前沿的理论、前沿的方法、一手的资料,这段学习经历在此后的学习工作生涯之中也带给了崔海燕莫大的帮助,使得她后来去国外培训也能轻松衔接国外的课程方法,而这样的专业化的训练也更加笃定了崔海燕作为一名涉外律师的选择。与国际接轨、一流的法学教学方法,崔海燕于自己的经历之中对这段学习时光有了独特的体会,也十分感谢复旦给予自己的机会和土壤。时至今日,她也依然对当年老师们在课堂上所传达的法律内在原理和逻辑印象深刻,也许具体的知识点已经遗忘,但那种对于法律精神的深刻领悟,而今仍旧铭记在心。



崔海燕说“复旦”二字对于她而言一直都是一份荣光、一份荣耀。这份荣光不仅始终陪伴她自青春到中年、自学生时代到职业生涯,同时也一直是她成长道路上的一种动力、一种督促。于她而言,自己因为这份荣光而得到的青睐和嘉许必须以更出色的成就和卓越来回馈以及来证明自身配得上“复旦学子”这份荣光。她带着复旦的荣光走向未来,而在未来的某一刻,她又成为了复旦的光荣历史,“复旦”的印记始终在她身上,她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复旦人,也从未忘记要对得起自己身上这份荣誉。


崔海燕认为一所好的大学,一所世界一流的名校,理应有这样的气度和担当、格局和视野,给她的学生一流的教育和人文的熏染,将追求卓越刻进学生的基因中,而这种内在优秀的基因则又会鼓舞和激励一批批进入其中的学子。学校正如家庭一样,它所能给到的养分以及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培养才是让一个人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的根基。


03

“燕”击长空: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去做

正如现在无数即将毕业、面临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一样,崔海燕当年也有过短暂的纠结时光。在1997年毕业的时候,她面临着去做律师和做法官两个选择,虽然崔海燕内心清楚不管是从个人的意愿还是自己的性格气质都更适合做一名律师,但是当时仍然在家人的建议之下报考了浙江省某法院的考试,但思虑再三,她最后还是放弃了考试资格,而毅然选择了走上律师的道路。1997年毕业之后,崔海燕在一家国企的行政岗位上度过了一段短暂的时光,当年十月去报考了律师资格考试,1998年5月从原单位辞职后进入了杭州的一家知名律所,正式加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律师队伍。即使知道进入律所,意味着可能会经历“冷板凳”时期,微薄的薪水,巨大的风险,但崔海燕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这一行,她说“我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去做的,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当后来崔海燕回忆自己当时的坚定和勇敢的时候,她才明白当时的无所畏惧其实是来自一种内心深处的自信,这种自信和底气是她的家庭以及复旦所给予的,那就是她一直坚守的永不放弃、不断进步、追求卓越的品质。美好的品质除了带给我们肉眼可见的成功和胜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任何时候都不拘泥守旧、勇于开拓创新和走出自己舒适圈的一种笃定和心安的自信。崔海燕以兴趣热爱为帆,以执着坚守为舵,将公平正义当作永恒的灯塔,最终于茫茫大海上越飞越高。


梦想和现世之间有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律师这个行业恰恰是需要将梦想投入现实,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如何将自己所知所学转化成为实践的成果则是崔海燕一直在不断思考的。于她而言,律师始终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职业,而这份未知和挑战带给她的恰恰是想要不断去征服的渴望和勇气。


04

远赴重洋: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

崔海燕一共前后三次远赴重洋参加境外培训。2001年,她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由中国司法部与英国司法大臣办公室举办的中国律师赴英培训项目(在英国九个月,香港两个月),当时崔海燕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名代表参加此次活动;2006年,崔海燕作为团长赴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参加由浙江省政府举办的反倾销调查与诉讼业务培训项目,在华盛顿前10强的美国某律师事务所展开了3个月的专业培训;2014年,全国律协集结了一支涉外律师国家队,然后分批送到境外培训。作为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崔海燕去到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欧洲大陆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进行了6周的培训,这让她又进一步感受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异同。通过这三次的经历,崔海燕不仅开拓了国际视野,积累国际合作网络和经验,也为其今后在涉外业务和律师管理上施展才华奠定了基础。



境外律师的专业、细致、严谨以及职业化都给崔海燕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回国之后,她不仅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身,同时也将这样的管理模式和专业精神带进了她的团队,从律师的职业化训练开始,统一的着装、严谨的工作态度、专业化的分工方式、精益求精的作风等等,一个训练有素的高水平律师队伍就这样在崔海燕的手下成长起来。崔海燕说:“我需要他们穷尽所有的方式去做检索,给客户呈现的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一个状态,最终解决客户的问题。”2006年,崔海燕在复旦学子、全国优秀律师胡祥甫的带领下,创办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守信为金,为业载道”是金道所一直秉承的执业理念, “seeking the best solution for our clients”则成了金道所的价值观。她说这也是境外学习经历带给她最重要的影响,不是仅仅去做纯法律的研究,而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思考客户的问题在哪里,需求是什么,然后力求最佳解决方案。从客户的视角切入,这始终是金道所一以贯之的执业理念,而金道也由此一步步获得客户和社会的认可,2011年底荣获“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



这段经历带给崔海燕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便是国际化的视野。在见识了全球不同国家法律体系下的律师行业之后,她更加明白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应该立足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文化土壤,而要做好一个律师也必须要在深刻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法制史以及历史的基础上于国家于人民需要之处有所作为。法律本身即是历史、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产物,而一个律师需要以广博的知识和宏大的视野格局来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法律成了一个独特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于此之中,才能进一步提升对自己国家的理解,从而真正在国际上去为中国的企业争取权益。


引入国际化资源和展开培训也是崔海燕一直致力的事情,在担任杭州市律师协会国际贸易与涉外投资专委会主任以及浙江省律师协会涉外与海事海商专委会主任的过程中,她将自己在境外以及国内认识的优秀涉外律师邀请到杭州,给杭州市、浙江省的涉外律师做培训。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平台,崔海燕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带动更多的人,为整个行业注入新鲜的活力。她说“一个行业最好的状态并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本着开放的理念,去分享、交流和提升。作为涉外律师,我们需要本着开放、透明、共同发展的理念去引领整个行业。”


05

回馈社会:每一个法律人的责任

从自身的提升,到律所的发展,再到整个社会的法治需求以及更多法律人才的培养,崔海燕从未停下追求卓越的脚步。作为一名律师,除了承办案件、获得业务收入外,更重要的还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崔海燕从201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参与到由浙江省商务厅、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的“外贸预警点法律服务月”活动中,通过讲座、基层走访调研、解答企业涉外实务问题,帮助浙江省中小企业加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使他们在出口业务中能够尽可能地防范风险。



至今为止,从副团长到团长,崔海燕已经坚持了十二年了。即使是在疫情期间,这样的活动也从未停止,由线下转为线上。她带领百余名涉外律师驻扎12个地市外贸预警点微信工作群,实时解答企业面临的交货难、境外客户取消订单等法律问题,并总结问答要点、录制课件短视频,助力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其间,崔海燕还带领团队撰写了4万多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浙江企业应对外贸出口合同纠纷法律指南》,由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省律协联合发布。从人们当初对做这件事意义的不同理解到如今形成规模、成效显著,崔海燕从未放弃。她说“我们一遍遍地讲,哪怕有一个人听进去了,对其有帮助,我觉得都是有意义的。”通过和企业接触,针对每年遇到的企业共性法律问题,崔海燕带领团队制作并多次修订了《金道所国际经贸法律服务手册》,提供给企业一个行动规范模本,建立企业合规体系,同时通过这个过程也形成了企业外贸出口全流程的法律服务产品。在这样交互往来的良性循环之中,崔海燕的律师团队也更加明白了他们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进一步去研究每年碰到的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去接受挑战也不断成长进步。2019年,中央电视台采访浙江做外贸预警工作的成功经验,也对崔海燕带领的涉外律师队伍一直进行的公益法律服务工作进行了报道。



在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崔海燕将人才培养作为她的重点,她希望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去激励更多的青年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追求律师行业的梦想。崔海燕结合自身从助理到管理合伙人的经历,总结了50条工作习惯,对青年律师进行培训。她所在的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从2018年开始创办青年律师训练营,崔海燕希望能够成为法科生的职业导师,从“术”到“道”,在青年律师心中植入“守信如金、为业载道”的执业理念。至今,崔海燕就已经担任了浙江大学国际经济法、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以及浙江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创新班的实务导师。她希望能够树立当代青年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包括律师是一个怎么样的职业,需要去秉承什么样的理念,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底线,怎样将国际化的方法和视野与中国的现状以及文化土壤相结合等,这些都是她希望去传达给青年学生们的。正是因为当年在复旦听到的一个讲座,在崔海燕心中埋下了法律的种子,所以她也更加希望以这种形式去影响更多的青年学生,让更多的青年人不仅仅将法律作为一项普通的职业,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且深知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积极推动整个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的意识,提高社会的法治水平。


同时作为一个法律人,也应该积极投身到普法的工作中去,怎么样通过互联网恰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明白易懂的语言做好法律的解读都是需要思考的。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个法律行业的工作者更加需要理性、客观,在甚嚣尘上的舆论趋势之中坚定自己的原则,做好引导,维护清明和谐的言论氛围,这都是新时代法律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这也对法律人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原则,又要以更加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达法律的内容和精神。为法治建设贡献律师的智慧和力量,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文明水平,崔海燕认为这应该是所有法律人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从1998年到2022年,崔海燕已经在律师这条道路上走了24年,从当初坚定踏进律师行业的法学生到如今行业领军人物、全国优秀律师,她从未停止追求卓越的脚步,并孜孜以求,始终做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追梦人,做助力法治社会建设的推动者。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 张婷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秘书处

来源:公众号 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