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郑麒:找到合适舞台,发挥自身优势

2020-08-18|校友走访

BY 19级高分子科学系赵志峰


郑麒学长是复旦大学2001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优秀校友,本科毕业后直研环境管理专业,师从戴星翼教授。学长在学生时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本科时入选第11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在研究生期间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学工部工作,2010年后,先后在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市国资委和华谊集团工作,现任华谊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对于我的走访,学长很真诚的分享了十年复旦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在企业工作的心得体会。
  十年复旦生活
  在校期间,郑学长经历了2005年复旦学院的成立,作为第一批书院制管理、多专业混班的本科生辅导员,参与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复旦百年校庆期间,作为校庆办公室的研究生助管,参与了校庆系列活动,包括参与校报校庆专刊的编辑与发行,复旦校友口述史丛书《复旦改变人生》内容采集等;在学工部工作时,先后负责学生生活园区事务、工作报告和文稿撰写、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活动组织,以及青年研究等。在校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复旦的老师们,不但学术造诣很深而且都平易近人,很乐意参加学生组织的讲座沙龙,用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大师气质,潜移默化地引导同学们不断成长。
  谈到学习和科研,学长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本科学习有取舍,为后续发展做储备
  本科生经过1-2年的学习,真正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了解了所学的专业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复旦的生活丰富多彩:专业学习、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出国交流等,每一个方向都有精彩的可能性,只是需要做好选择和侧重,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学长的建议是,学业是第一位的,在保证GPA的前提下,选择1-2个兴趣点来发展,为迈向社会做好储备。
  研究生阶段,聚焦专业学习,以综合全面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学长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导师戴星翼教授。戴老师自称“老农”,为人谦和低调,平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大智慧,脱口便是金句,耐人回味,他擅长从不同角度,以鲜活的事例和精辟的归纳来说明问题,即使外行人也能听明白记得住。戴老师在学长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强调,不单单以原来本科所学的理科线性思维,更多地要结合文科思维来全面分析。环境管理专业研究涉及的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领域,需要接触政府、企业、社区等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地分析环境问题,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方向,以及老百姓的需求等多维度综合规划分析,否则很容易就会一叶障目,因为太理想化而与实际脱节无法落地。
  在大平台上不断学习,获得成长实现价值
  研究生毕业后,学长选择留校工作,期间在学工部负责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研究文稿等方面的积累,培养了扎实的文案功底,对后续的工作起到非常大的助力。学无止境,每到一个岗位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学长建议要多向身边领导和同事请教,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独立思考,及时总结反思,争取不断进步。
  学长提到择业选择有不同的方向,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体制内”平台上,薪酬待遇可能略低,但是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容易做成更多的事情,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目前,学长所在的华谊集团前身是上海化工局,继承了中国近现代化工的百年传统,也是上海化学工业区“围海造地”主要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已形成 “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绿色轮胎”“精细化工”“化工服务”五大核心业务,是中国领先的化工企业集团。目前,在建的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是华谊集团全国布局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时广西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达700亿元,对于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就业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参与其中也感到非常自豪。学长还提到之前在市国资委工作时,恰逢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参与起草“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规划顶层设计上海国有企业改革整体方案,这样的经历也是投身大平台才有机会完成的。
  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
  身处华谊集团,学长给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的理解,首先就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材料稀缺---这个可能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状态;另外,新冠疫情后的逆全球化兴起,各国的产业都有自成体系内部循环的发展趋势,市场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大,对于国内化工产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针对行业现状,除了重视化工安全,保证安稳长满优的生产以外,应对措施之一就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按照市场规则,根据市场主体的实际需要,加快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运用研究成果解决具体需求,将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另外,需要通过产融结合,以及制定实施符合市场规律的研发成果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造价值。
  对于学弟学妹的建议
  结合自己学生工作和在企业带管培生的经历,学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于科研:科研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一定要将自己的兴趣点作为动力的源头,通过设定和完成小目标,获得不断的小成绩就来增加满足感,激励自己持续前进。而且,试错本身也是一种成长,进步就是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于择业:刚刚毕业时不用过分在意收入,而应该更加注重工作中的学习机会,多接触行业先进资讯,将自己打造成专业+实践复合型人才,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复旦的学生都有厚积薄发的能力,在完成一定的积累后,后续自然会遇到很多的机会。

  文末彩蛋
  郑学长的爱人也是复旦大学优秀校友,已经有同学走访过她:《06级英语江雪:天秤在左,教棒在右》。在此附上链接,让我们感受学姐的风采:https://alumni.fudan.edu.cn/66/b7/c14609a222903/page.ht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