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复旦大学迎来了118周岁的生日。燕曦花开,青春归来,2023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如期而至,校园内处处氤氲着校友们回归母校的欢欣氛围。悠悠一别,十载匆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3届本科院友们于校园内再次相逢,心潮澎湃,热情相拥,0917的国务学子们再次踏上这片承载着青春回忆的土壤,抚今追昔,共襄盛举。
上午九点四十许,刚刚下过蒙蒙小雨的天空逐渐放晴,国务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院友们陆续地到达正大体育馆门口。或结伴而行,或携家带口,体育馆门前熙熙攘攘,但0917的国务学子们总是在人群中一眼就辨认出昔日同窗好友。相逢握手一大笑,故人风物两依然,回忆似陈酿的美酒,浓郁的醇香将我们带回那个纯真的年代。
忆往昔,0917的国务学子们畅谈起曾经在复旦园中的美好岁月,十年光阴匆匆而过,然而那段共同的学习生活依然历历在目,专属于青春的故事仍然铭记于心。
他们探讨“最难忘的课程”
怀想“最深刻的老师”
分享教学楼的“巨变”
品尝食堂的“老味道”
……
一草一木或许都已变了颜色,但同窗情谊、青春岁月始终是萦绕在0917院友们心底的那一曲交响。
“我印象最深的任军锋老师课,当时他对我们要求很高的,我还记得课程任务量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挺大的。”
“还记得当时给我们讲课的是更年轻的熊易寒老师,我们都非常喜欢上他的课!”
“我对蒋昌建老师印象很深刻!上他的课可是要读好多的书!”
“当时咱们国务学院住的宿舍没有空调,以前夏天酷热难耐,现在学院住宿条件改善的好多了,那时候我们的夏天可以说是‘条件艰苦’。这件事我记得非常深刻,因为我们毕业的那一年学校就装上了空调。”
来自国际政治专业的院友刘洁瀅、何文艳、孙波、陈叶追忆起本科时发生的趣事,他们在欢笑中怀旧着过往的岁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往事一幕幕浮现,院友们似乎又回到了在复旦园、在国务学院的欢乐时光。
作为国务人,0917的院友们始终坚持身体力行,尽自己所能践行院训,在“国箴务实,卓越为公”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邓资江是2013届政治学与行政学院的院友,在毕业十年后专程坐飞机从重庆赶赴上海参加返校活动。回到母校,仿佛触摸到自己曾经奋斗的青春岁月,回望十载的人生旅程,他感怀复旦永远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人生的道路上,他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正是复旦精神激励他最终走了出来,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邓资江特别强调了复旦精神和国家精神对他的重要意义:“在人生路上我曾经遇到一些困难,复旦给我的精神力量在我克服困难、调整心态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3届政治学与行政学的院友袁千里在回顾自己在国务学院的学习生涯时,深刻认识到专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他说道:“国务学院的学习生涯使我受益颇多,对待自己的专业,有两个角度。要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也要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寻找自己的热爱之处。”
当提到“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想说的话时”,院友们都露出了欣慰而亲切的笑容。
2013届政治学与行政学的滕慧谈到校园生活时讲到: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在复旦大学、在国务学院的宝贵的学习时光,珍惜现在的校园生活,加油读书。”
2013届政治学与行政学的胡蕤对学弟学妹们寄语:
“各位要自由地发展,运用好当下的资源,尽自己所能去追求进步。”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十秩育人华章
薪火不息
百年峥嵘岁月
政心赓续
“国箴务实”的品质代代相传,“卓越为公”的初心始终不忘。展望未来,在新的征程中,所有国务学子也将继续秉承“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践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宏旨,延续先辈精神,矢志青春奋斗,奔流不止,百折不回。
“青春不散场,再见亦少年”
十年匆匆
再归母校
感慨时光流转
从国务放飞的梦想播撒在广阔天地,国务学院的学院精神始终传递着。燕曦花汇,国务人归,期待着院友们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