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级社政学院史逸婵:不负初心 追寻所爱

2020-08-26|校友走访

BY 19级社政李静

一、人物简介
  史逸婵学姐于2006年-2010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攻读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2013年回国后,在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党员服务中心担任专职党群工作者,并于2013年12月至今,担任上海静安区白领驿家两新组织促进中心党总支书记、理事长,于2016年起兼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

  二、大学本科萌发“初心”
  史逸婵学姐谈到,自己和社会工作的缘分也是基于大学专业的“阴差阳错”。“我当时学这个专业不是我的初衷,我当时选的是金融经济方面,但是机缘巧合进的是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由当时热门的金融经济转向社会工作,最初史逸婵学姐是有点迷茫与陌生的,虽然这个专业和她现在的工作高度匹配,但是从当时而言这个专业并不被看好。学姐自己也指出:“我自己读书的时候,中国整个社会工作是发展的不是很好的,至今它也不是非常发达。但是我觉得从政治学的方面也能看出社会工作对于国家发展有帮助,所以这个领域也开始变得比较重视。但是这个领域之所以到现在为止,它和IT、金融的差距非常大,不管是人才体量、专业化程度还是薪酬收入方面,差距都非常大的原因是这个领域整体的不发达而导致的。”
  现在的社会工作领域在中国也不甚完善与发达,更不要提十几年前了。所以当收到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史逸婵学姐甚至不知道社会工作具体是做什么的,她的爸妈也感到很意外,甚至戏称她毕业之后就得去做居委会阿姨、妇联干部之类的工作。但是正是这一专业的“阴差阳错”,决定了史逸婵学姐社会工作在之后多年的缘分。四年的学习,史逸婵学姐逐渐窥得了社会工作的魅力与乐趣所在。她说:“其实有的时候是学一行爱一行的,有的时候学着学着就有了乐趣。打开社会工作书本会发现它会用理论去阐述一些你生活中不会去想的东西,而这些往往是生活需要的。”越是接触社会工作相关的书籍,越是被其中蕴含的基础但又常被人忽视同时又至关重要的知识所折服,才越是发现社会工作的真谛并逐渐领悟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所在。
  “很多人会开玩笑说学社会工作专业出来的人是最懂得生活的。因为她已经把这些东西都理论化过,然后再去投入实践,她非常明白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自此,一个小小的有关社会工作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史逸婵学姐的内心,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开出一片生机盎然。

  三、社工人的情怀与追求
  史逸婵学姐在出国读书期间并没有继续研究社会工作,而是转向了管理专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姐在大三实习中发现,靠一个社工去挽救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学姐提到:“我要做的不只是社会工作者,应该是做一个社会工作者的管理者,或者是做一个社会工作领域的领袖。去挖掘、发现、培养更多的跟我一样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做这些,这样才能形成规模。”想成为一个社会工作领域的领袖,不仅需要具备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史逸婵学姐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是非常清晰的。那颗社会工作的种子并没有因为时势的变迁而变化,而是始终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她的心中,地位无可动摇,并且学姐仍在竭尽全力巩固它的地位。
  同时,通过在国外社会组织的实习经历,学姐发现了自我内心的渴望。“我当时就在想也许我是为这个领域而生的,是为整个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之类的都行,我是为它而生的。因为我做这些事情很开心,除了没钱其他都好。碰巧我也不是很爱钱,我也觉得可能我这么多年对这个社会工作还是比较执着的吧。”

  四、工作中践行“使命”
  就这样,史逸婵学姐的两年研究生生活仍在围绕社会工作展开,而且在此期间,更加明确了其内心对于社会工作的渴望与使命,所以学成归国之后,面对诸多高薪工作她也毫不动摇。2012年底,学姐回到祖国故乡,具体的岗位是静安区党群服务中心。“当时基础党务不用我做,党支部领导要求我做的是服务党员、群众、社会的项目的开发。我觉得挺好的是在党员服务中心里,这份工作是全新的,也没有和其他同事搭档,就是单干,然后直接向组织部门汇报。我觉得这就特别适合我这种放荡不羁的性子。”并且在史逸婵“单干”的同时也学会了诸多职场哲学,并妥善处理好了和党群服务中心的老中青三代的关系。
  但是这么一个契合史逸婵“放荡不羁”性子的工作并没有如她所预料的那样持续很久。转折很快就发生了。当工作和人际关系刚步入正轨,正想大展拳脚,一个调令“打乱”了史逸婵学姐的工作,也将其带入了一片“天高任鸟飞”的广阔新天地。史逸婵学姐来到了因党建而生的社会组织——白领驿家后,其准确的定位是一个“接盘侠”,她不是一个组织的初创者,但是她必须承担起组织革新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其发现白领驿家存在的致命问题之后,她认为改革刻不容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改革。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使组织内部活力和潜力得到激发,而且塑造了良好而又强大的白领驿家形象,并进一步提升了白领驿家的社会化能力和影响力。

  五、寄语后辈
  从复旦毕业多年,学姐依然很感谢母校带给自己的成长,同时也给复旦的学弟妹们提出了寄语。
  一方面,对于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史学姐非常欢迎大家有机会去她工作的地方实习或参访,去感知社会工作是如何在多个领域以多种形式来承载着服务对象的需求,使得更多有望用毕生去助推社会工作领域的学弟妹们看到社会工作是如何蓬勃发展的。另一方面,学姐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够来了解社会工作,了解社会。学姐表示:“社会治理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需要多元学科背景、多种技术本领的年轻人前赴后继地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并且这一领域永远不会被所谓的高科技所取代。人类需求是社会工作的出发点,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人处在环境中,因此营造一种大环境的“阳光灿烂”,才能够有更多的一代代后辈在灿烂的环境中成就自己,之后再去成就他所在的环境,影响他身边的人,让我们人类文明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