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去哪儿”栏目
School of Philosophy is every teacher and every student
欢迎来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系友栏目!本栏目旨在展示我院系友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经历,分享他们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栏目将不定期推出关于系友的新闻动态、系友专访,促进大家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也期望能为在读同学提供启示和帮助。
恰逢复旦大学2023年校庆,诸多哲院系友返校参加校庆活动,回顾悠悠求学历程,学院借此采访了部分返校系友,一起来听听他们在复旦、在哲院的成长历程和选择吧!
姜国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4届毕业生
姜国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4届毕业生,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
/
/
又见哲院——紧密的纽带
▼
Q1
最近校园里的节日氛围很浓,对于今年的校庆和院庆活动,老师有着怎样的印象和感想呢?
近几年来,我们哲院在形象展示和讯息传播方面,工作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等媒介上,我作为已毕业的校友对此感受非常真切,包括学院新近工作进展的新闻报道,学术著作的推介,老一辈学人和青年学者谈治学经验等等。以及最近学院承担复旦赴山西省招生组工作的几位老师和另一位外院的招生组成员、B站up主“北斗导航compass”合作,把招生工作制作成系列vlog,这也是形成了很好的宣介效果。所以说现在凭借着数字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迅疾高效媒介,我们系友和学院的距离时刻都可以保持贴近,就像过去大过年才有好吃的,而现在你可以365天天天享用。但校庆和院庆活动有一点是不能被线上传播和感知所取代的,就是师长、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实地会面与交流,“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志气”,让哲院人的纽带更加紧密。
/
/
精神源泉:我的哲院记忆
▼
Q2
回想您在复旦哲院的多年求学生涯,您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学习生活时的经历吗?这些在回忆中闪光的片段,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我当年是高考第一志愿填了哲学但差了几分,后来转专业进入哲学,大二开始第一次和大家上的专业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当时是由刚博士毕业留校的吴猛老师来上这门课。我记得课程的开头,吴老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本身进行辨析,向我们讲授了他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哲学等一组密切相关但并不直接等同的概念的理解。后来在硕士阶段,吴晓明老师给我们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是向我们反复强调哲学意义上的批判作为“澄清前提、划清界限”的作用。包括后来我读到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的文字:“思维要有逻辑,表达思想耍明确清晰——他一有机会就用这句话激励我们这些‘年轻小伙子’并督促我们学习。”这些例子以及其他许多类似的论述,都是指引我去力求逻辑地、清晰地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源泉。
Q3
您从哲院毕业后,选择进入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者和讲授者。在从一名马哲学生向一名马院教师转变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感受想要和我们分享吗?
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也是我们哲院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马院建设的重视和扶持,这一方面靠马院体系自身人才“再生产”,另一方面也为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人才提供了大量机会。做思政课教师决不能“去学术化”,这个课叫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有思想、有理论,老师们在哲学学科(以及其他专业学科背景)的学术训练,应当成为立身之本,成为“吃饭的家伙”,而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总是信奉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位:“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
当然,政治公共课带有大众普及性,传授思想的方式方法要灵活机动,语言表达要生动活泼,佐证材料要契合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兴趣,古今中外的哲人也有很多寓言之类的说理手段,寓言,就像房子一样,故事是房子,里面住着道理,今天我们不仅以言为寓,视频也可以为寓,音乐也可以为寓,外出实践考察也可以为寓。比如政治课讲到“强军建设”的部分,这个好像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议题,但我就到B站找一个《强军战歌》的春晚演出视频,这个代表我们2010年代中期的强军水平,然后循着它的词作者王晓岭、曲作者印青、演唱者阎维文,用B站上他们过去三十多年创作演绎的几首著名军旅歌曲的MV,按历史年代排布,结合歌词、画面、弹幕这些元素,给学生讲解所反映的军队建设情况,和背后所蕴含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这就是对我们的强军道路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就像黑格尔说“举凡环绕着我们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认作是辩证法的例证”,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例证。
Q4
您的学术工作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您认为自己从学术科研中获得了哪些经验或者特质,在工作和教学中又有哪些挑战和收获呢?
涉及领域的广泛,本身是具体工作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博士,或者说任何专业方向的博士,本身的研究肯定是专业化、细分化的,博士其实不“博”,而是要选准某个特定的点往精深里走,马哲里也只是比较精通具体的一块,更别说其他哲学乃至其他学科了。但是踏上学术科研岗位之后,肯定是要超出原先的专业聚焦范围,需要更广的视野,比如要和所工作学校与院系的学术传统、学科平台、团队协作机制、近期直接碰到的一些课题项目工作等对接起来,比如我在财大,就要对政治经济学等论域有更大的关注和投入。同时,我们复旦本身也是一个根深叶茂的学术集聚中心,我的博士导师陈学明教授作为理论大家,经常会召集我们陈门许多的弟子共同推进各种项目和书稿,他是“总设计师”,我们弟子就是“工程师”,去按照总体蓝图建造起理论大厦,这也要求我们深入到马中西等宽广领域的具体论题。
但与此同时,哲学的专业学术训练对于迅速上手这些新的领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有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我个人的粗浅理解,马克思实际上也是从逻辑的一边出发,去统一历史方面的素材,达成一种黑格尔式的“统摄”的效果,基于少量的(至多也只是部分的)材料,先搭建起(脑补出)系统化的逻辑线索和结构,因为我们相信材料之间是有逻辑的“灵魂”的,之后我们可以去沿着逻辑线索有针对性地补足材料的缺环。当然,也要包括从总体逻辑去反思、审视、纠正之前初步理解的谬误之处,最终“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例如我也在相关研究作品中去梳理过康有为、哈贝马斯等人的思想,试图从逻辑上去驾驭他们广博的素材,我自认为还是可以从逻辑上成一家之言、给读者一些informative的东西的。
Q5
请问老师是哪些经历和原因让您坚定地走上这条学术的道路呢?在我身边也有许多想要在未来进入高校从事学术科研工作的同学,对于这些同学,姜老师有哪些建议或者心得愿意和我们分享呢?
选择走学术,我认为还是需要有一种热情和认同,这样才能够支撑自己走下去,这还是一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问题。特别是我们文史哲基础学科的博士的职业前景本身还是相对比较专门化的,其他像理工科即使到博士阶段还是可以有去企业界之类的选项,我们这边就尤其要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客观的条件和负担能不能允许自己这样干:经济的,精力的,身体的,父母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婚恋的子女的等等。包括现在的自媒体和社交平台都很发达,看看B站、逛逛知乎等等,有很多先行者会给大家展示各地、各高校、各专业的博士学习现状和毕业出路情况,我个人认为在选择之前有必要多接触一下“劝退学”,充分了解这一选项的短处和挑战,如果之后你还继续选择走学术,那才是有价值的选择。
同时,即使愿意接受这些条件限制,未来博士毕业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还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考虑到学会平衡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用我们哲学的行话(黑话)来说,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张力”。我刚才介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样态并不是它独有的,即使你到哲学专业系科,同样也会存在专业方向拓展、日常事务工作、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的挑战需要处理,同样不是某种“纯学术”的真空环境。
此外对于读博期间和“青椒”阶段精神压力的问题,这当然是一个比较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不过我这个人是属于比较“没心没肺长命百岁”的,我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那按唯物主义看来,当然就是天地之间无失无得,当然,你也可以是从唯心主义或其他什么进路来达到,可以“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可以“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我的硕士导师庄国雄老师,就是一种非常通透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境界,当时我们求学的时候还是BBS很火的年代,他是我们哲学系版面上发帖“灌水”的主力,和我们学生打成一片,他的BBS昵称是“逍遥庄主”,我作为他的弟子,当时在BBS的签名档也是写:“天地一微尘,随缘好寄身。逍遥门下客,蝴蝶梦中人。”
/
/
寄语:起仲由志,乘学海舟
▼
Q6
又是一届毕业生离开复旦步入社会,想知道姜老师对新一代哲院学子有什么样的寄语呢?
我所在的硕士班级(08级硕士)在毕业时,在本硕博各毕业班向学院赠礼的环节中,当时是由我作了一首诗,另一位08级硕士同学、现在在哲院任教的何益鑫老师贡献墨宝:
刀笔削磨作校雠,韦编续断写阳秋。
龙虫雕并三苍在,繁简修兼两脉留。
几载闻思听浩荡,一灯传示照隅楼。
无由总起仲由志,学海同临泛海舟。
我就把这首诗转送给新一代的哲院学子,无论你选择的“做哲学”的路径是校雠训诂还是春秋大义,是雕虫还是雕龙,希望大家都在追求真理的大方向之下努力前行,也都有像仲由一样追随孔子“乘桴浮于海”的勇气,与大家共勉。
来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