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洁白,触之柔润,开化纸工艺与录取通知书的巧妙结合,向每一个“新复旦人”展示着非遗技艺的传承弘扬与现代科学的创新发展。翻开薄薄的纸页,可以触摸感受一场古与今、旧与新的相逢。
▲2023年开化纸版复旦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
2023年版复旦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以“开化纸”为载体,这种性能卓越的纸张造纸工艺失传已久,终于在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下文简称“古保院”)、杨玉良的开化纸院士工作站的携手努力下,于2017年成功再造,与“故宫文物医院”一起获得有文化产业界奥斯卡之称的“2017中国年度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大奖。
开化纸工艺的“复活”,不仅是中华古籍保护,亦是大学文化传承的初心使命,背后更有许多复旦校友和社会力量的无私支持,他们默默地为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倾注心力,保驾护航。一项捐赠,一份精神,他们助力古籍保护焕发崭新生机。
“应该说阮立平是第一个支持我们工作的人”,古保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回忆道。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校友捐赠600万元,为研究院顺利起航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也成为古保院首位院董。
▲杨玉良院长向阮立平院董颁赠捐赠纪念牌
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对此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复旦的古籍保护事业插在公牛插座上。”除了资金支持,阮立平曾亲自前往上海博古斋秋季古籍善本拍卖会,拍得“清代木活字”三万余枚捐赠给古保院,如今已成为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重要馆藏,从此他与古籍保护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此后,阮立平和时任基金会副秘书长刘莉,随同古保院的研究人员一起前往欧洲访问,考察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西文修复和善本修复,又一同参访马萨林图书馆和德国国家图书馆,在一次次的实地考察中,不断加深对古籍保护事业的理解。
▲2016年,杨玉良院长(右二)、阮立平院董(右三)、杨光辉常务副院长(右一)、刘莉(时任基金会副秘书长、右四)考察法国国家图书馆
参访过程中,不仅古籍保护事业让阮立平越来越着迷,古籍修复师所展现的专业、敬业和高超技艺令阮立平难以忘怀,这不正是中国企业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考察结束后,他为自己的企业员工做了关于“工匠精神”的专题报告。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阮立平追求产品的科技品质,不断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同时,他也非常推崇“企业家精神”。浙江慈溪是近现代企业家的摇篮,乡贤虞洽卿从不名一文、读雨书(下雨天不用劳作可读书)的学徒,闯荡上海滩,成为富甲一方的沪上名人的不凡经历,在阮董故乡慈溪当地有很深的影响力。
与复旦古保院结缘后,阮立平决定推进虞洽卿的研究,于2016年资助复旦大学图书馆/古保院成立“虞洽卿资料与研究中心”。时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曾评价说,这一中心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挖掘甬商(宁波帮)在沪的发展资料及相关研究工作。
同样关心古籍保护的还有复旦大学校董、浙江龙盛集团董事长阮伟祥校友。毕业于复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的阮伟祥,从小与书结缘,求学复旦时代在图书馆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毕业留校后,和杨玉良曾一起在高分子系工作。
2018年,阮伟祥怀着对科技助力古籍保护事业的认同和热情,捐赠500万元,帮助建设高水平的纸质文物修复实验室。
▲2018年9月,阮伟祥校友向古保院捐赠
阮伟祥对材料有着超高的敏感和专业视野,这为他与古籍保护结缘、与复旦古保院合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古保院有多种纸张亟需恢复,需要开展细致的分析测试。“我们做的开化纸将来要用于规模化印刷,也要做这种细致的实验”,杨光辉介绍。而阮伟祥领导的浙江龙盛集团起步于印染,与古籍写印材料的研发有关。龙盛集团作为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强大的技术力量。
“共建古籍保护实验室”的计划就这样开始构想。古保院老师们曾多次组队前往龙盛集团在上虞的实验室进行考察,龙盛先进的实验室(全球拥有多所实验室)让老师们羡慕不已,合作交流已经在酝酿中。
▲阮伟祥校友(左二)与杨玉良院长(左一)、东华大学
党委书记刘承功(右二)、金亮院董(右一)在龙盛集团
在古保院董事会成立大会上,阮伟祥也表示,古籍保护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去开展,以后可以合作建立世界最先进的古籍保护实验室。古保院也高度期待未来与龙盛集团的合作,推动高端艺术材料学研究,推动开化纸在艺术品开发方面的突破。
回忆起古保院的发展历程,杨光辉直言:“院董和捐赠人对我们开化纸项目的顺利开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和支持,这个项目很难取得今天的成果。”古保院项目取得的一个个进展,“倾注了很多很多人的心血”,捐赠人的支持如点点星光,照亮了古籍保护事业的历史天空。
古保院的董事(衢州人)杨子文和开化纸的渊源匪浅,在他和夫人、国家图书馆王红蕾研究馆员的介绍下,杨玉良院士带领古保院团队前往开化了解黄宏健造纸情况,并由此将开化纸的项目做了起来。他的好友,广州润都集团董事长李希,也以自己的力量参与到古籍保护事业中,捐助成立“李希古籍保护教学实践专项基金”,支持古保院事业发展,彰显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古籍保护的人才培养也受到徐宇峰董事的关注,他一直心系人才培养,对开化纸项目十分支持,亲自陪同古保院研究人员到开化考察调研,资助研究院从事李渔文化研究和博士后人才培养。
荣誉院董、洛杉矶校友刘冰先生曾多次向古保院捐赠藏品,包括其收藏多年的“乾隆年仿澄心堂紙”等。
▲2016年刘冰、韦力等校友和热心人士参加古保院活动
在校友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古保院在人才培养、项目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古籍保护事关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需要万家灯火。杨光辉认为古保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先进实验室建设、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珍稀样本,以及一个具有“造血功能”的机制。
未来,古保院期待成立一个纸质文物修复“医院”,在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要将这些设想变为现实,需要汇聚复旦大学各学科和部门的参与支持,也需要社会对古籍保护事业有更多的理解和关注。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许许多多捐赠人与古籍保护之间的故事正在续写,也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古籍保护的伟大事业中。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与前沿探索,也正在这一份份关注与支持中延续传承。
来源: 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