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16级哲学李霞
一、迷茫期的突破·复旦求学
2000年,蔡鸿亮从上海交通大学工科专业毕业。时光倏忽而过,02年,他巧遇正就读MBA项目的同乡,就此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顺利通过全国统考,攻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学位。
回顾这段经历,蔡鸿亮校友坦言,这一选择是他迷茫期的突破。复旦求学,不仅为他自己学历带来突破和提升,还为他带来了许多宝贵的机会——专业学习系统管理公司的知识技能,以及依托复旦管院平台拓宽的校友圈。
谈及学习过程中难忘经历,蔡鸿亮学长着重提到了两位良师益友。其一是主讲营销学课程的孙一民教授。有国外深造经历的孙一民教授为他带去的“全球化视野”。时至今日,这仍对他的职业生涯有着重大影响。另一位是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蔡鸿亮的毕业论文正是陆院长指导的。陆院长的严格要求,从大局到细节所体现的严谨治学态度,使他受益良多。
学生工作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蔡学长还积极参与、筹备成立了管理学院第一届MBA学生联合会。“同学们有交流的诉求,但却没有相应的平台”,提及筹备平台的契机,蔡学长如斯作答。可以说,从无到有的学生联合会,使得管院MBA项目的学生更好地联合起来,有了更多机会和更大平台相互交流、彼此促进。如今,蔡学长仍与管理学院有着密切而深厚的联系,从第一任校友导师项目开始,他已经担任了数届管院校友导师,为十多位管院学子提供了有效指导。
此外,蔡鸿亮校友还分享了05年作为正大代表团的考察成员去泰国交流的难忘经历。在他看来,复旦正是给予我们许多宝贵机会的良好平台,而有机会参与其中的我们,应该积极地抓住机遇、以开放心态去参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迎接新事物,这是蔡鸿亮学长在复旦学习生活过程中总结的不二法门。
二、成熟期的挑战·辞职创业
在就读MBA项目一年后,蔡鸿亮学长成功入职了IBM亚太区软件供应链中心和全球采购中心,这一待就是近10年。在这期间,尤其使他难忘的是2010年外派到IBM美国总部的经历。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国际化公司的魅力与特殊。在全新视野之下,他得以观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生活、思维、管理等各方面方式的不同。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深化之前积累的知识经验,形成更加包容多元的管理风格,是这段历程带给他的宝贵启示。
蔡鸿亮学长坦言,他在IBM公司的发展总体是顺利的,““IBM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公司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和导师给我带来了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只要努力、肯做、肯学,就能持续往上走”。但是,时间不仅为他带去经验,也为他带来新阶段发展的困惑。将近10年的打拼,让他太过于熟悉了解这家企业,却迟迟找不到下一个新的发展点。他在洞悉企业发展趋势、明了企业现有体制下自己职业发展局限性后,毅然决然地裸辞,跳出了这段迷茫期。
辞职之后,他先后进行了互联网创业、加入阿里系投资的互联网平台负责集团战略管理等,在不同的管理经营岗位上做了各种尝试。再谈及当年的创业经历,他谦逊地坦诚,想要真正实现创业成功,自己当时的自身积累,无论是资源还是能力都远远不够。创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成功的创业需要满足100个的严苛条件,包括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团队和时机等,而失败往往只需要一个微小的差错或不足。但创业的尝试让他对管理运营企业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深刻地磨练了他专业技术、把握市场、维系客户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稳定期的选择·回归企业
回归企业,是他18年的选择。在2018年,他接受了SAP这家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offer,参与到中国企业的采购与供应链数字化进程中,目前担任了SAP Ariba中国区数字化卓越中心首席专家。
谈到自己的职场经验,以及职场所需要的能力,蔡鸿亮学长特别强调专业能力和开放心态两个维度。就专业而言,立足于自身经验,他认为,当代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我们想要进行专业研究、经营管理,还是创业,都需要对技术、客户、市场有较为深刻的把握和认识。而专业提升也离不开学习更新,无论从事怎样的岗位,要明确目标,快速上手,总结窍门,积累经验,从横向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来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另一方面,他始终强调开放包容的心态。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所处的工作环境,踏实挖掘环境的价值点,去利用环境进行合理的学习。不要遇到陌生或者厌烦的事情就报以抵触的心态,而应该尝试转换视角,去发现机会,从而充实自身。
此外,在这两条主线的基础上,也要把握社交这条副线。一方面,社交是建立在自身能力足够的基础上的。能力才是职场的立身之本,社交是锦上添花。如果缺乏能力,即使交际再强,也是毫无用处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社交的重要性,不能闭塞自我。校友、工作伙伴等等,都是很好的人脉资源,值得我们用心经营。
四、小结:开放,学习,专业
在蔡鸿亮学长的诚恳讲述中,开放、学习、专业是他最常提到的几个关键词。专业是首位要素,技术支撑专业、学习加深专业。开放是重要态度,对环境、对人、对事都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这样才会容易有进步和提升。
静水流深,有容乃大。以开放态度驰骋职场,持专业能力挑战人生,这可谓是蔡学长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对于复旦学子,蔡学长希望同学们能保持优秀,无论走到何方,都真正做到入校誓言所说的“今天我以复旦为荣,明天复旦以我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