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法学院徐先龙:保持渴望与好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020-09-15|校友走访

BY  18级法学院胡慧琳


逼自己走出舒适圈


    在聊起毕业之后的几段经历时,徐校友给人的印象是不断保持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时作出调整,不会安于现状,勇于走出舒适圈。说到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徐校友分享道因为自己是韶关人,毕业后考虑的工作地点是深圳或广州。他在毕业时收到了一个银行的管培生offer和一个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的HR offer,在两个offer之间,校友觉得做人力资源,会从公司整体的角度,以一个比较高的视角来了解公司各部门架构和运行,因此当时就选了财产保险公司的HR offer。
    之所以一开始不选择做律师,是因为校友觉得律师这个行业前期很难熬的,上海和深圳入职待遇可能比较好,但是在广州比的待遇则比较一般。而且律师是服务于企业和社会,需要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进大公司和大企业,则可以深入了解公司企和业的运营。基于这样的看法,校友进入了大平台,做了两年多的人事岗位。在了解了公司各个部门的运转之后,校友转去了技术部门,从事风控相关的工作,当时的想法是进入公司的核心部门,希望对保险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后来,校友认为在大公司分工太细,公司管理较为僵化,每天干重复的工作,失去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精力,很难有综合能力的成长。另外,朝九晚六、波澜不惊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斗志,很容易温水煮青蛙,让自己怠于成长。加上不想把自己之前学习的法律知识浪费,因此校友18年的时候就选择跳出来尝试做律师,校友通过一年多的实习期经历完之后比较迅速地拿证,成了独立律师。


  克服转型的挑战


    校友认为这样的先到大公司大平台工作,后转业律师的转型路径,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方面是自己已经对公司及其运作有一定的了解。律师的工作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对行业及对公司需求有较多了解,才能提供专业的服务。
    不好的方面则是,没有一开始经过律所的系统性培训,那么基础会差一点,当然这也要具体看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资源,以及有没有人愿意带教和细心地指导。
    说到转型历程,校友一开始投了非常多的简历,但没有回应;因为有社会经历,再加上之前又不是从法律行业,转型是会遇到阻力和挫折的。后来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后,有一年半的时间收入并不高,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很煎熬;在工作上,由于自己并不是刚毕业的学生,相对来说不会有这么多的指导和培训,也不会有人帮自己“兜底”。这样的挑战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各方面问题都要自己积极应对,需要自己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尝试解决和钻研透一些问题。
    当校友被问及是如何处理转型期的压力时,校友则笑称自己比较乐观,坚信天无绝人之路,况且我们通过学校的培养和教育,再怎么混也不会饿死。但需要保持积极的渴望,保持持续前进的心态和能力,不断尝试和探索。比如,律师本身最重要的是案源问题,作为独立律师,校友的首要任务花在开拓案源上,如果自己在某个领域没有经验,那么就跟别人合作,在收入上分少一点。把时间精力安排好,想清楚目前阶段要解决的是什么;
    当被问及面对困难为什么还是会坚持时,校友认为这跟个人性格和想要过的人生有关系,在大公司工作了四五年之后自己越来越迷茫,好像自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不到尽头,在安逸的环境待太久,会丧失自己的价值,“如果拉长时间来看,到40-50岁自己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在大公司更多是自己本身依靠这个平台和在里面处理人和事的能力,相对来讲会比较累。相比之下,做专业人士就不用靠关系太多关系,价值的体现是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律师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比公司里的人事关系更简单,更适合自己。

  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行业


    法律行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成长潜力,虽然目前增长的人很多,广州市2018年时就有一万五千多人,每年估计有一两千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而且未来10-20年中国产业升级,仍然会有很大的经济成长,中国的中小企业和社会还有很多法律需求服务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从供给侧看,每个律师能提供服务的时间和范围是有限的,一个律师他顶多一天干14-15个小时,这些服务也很难规模化、低成本地复制,因此大量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不能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律师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专业优势并持续精进,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才有在市场中活下来的理由。


  做律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要成为一个律师很容易,考过司法考试和实习完就行了,但是想要成为受人尊敬的律师,和稍微有成就的律师,就比较难了。校友认为需要的能力因素有专业知识能力,综合知识能力,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很强的自律能力,不断学习的渴望,总体而言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试想企业老总是在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人身经历丰富,而作为服务方的律师还要帮他解决问题,那么对律师的知识和能力和经验的要求可想而知是不低的,要持续努力和保持学习。
    同时律师在拓展案源方面也需要下功夫,需要提高专业技能,积累经验。一开始当律师的话,什么都不懂,年轻知识经验不丰富,客户很难信任并且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毕竟可能一个人一生才打一两次的官司。因此基于信任才会发生交易,信任才会给你费用,律师口碑的建立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一开始应该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打扎实。专业能力是一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基础,但要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还需要“功夫在诗外”,需要不断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校友自己的规划是前期耐心地打扎实基础,因为现在还是刚转入法律行业,知识、经验需要3-5年的成长,定位在中小企业、新兴企业的综合性法律服务方案上。


  校友生活


    当被问及自己的生活时,校友说自己正处于比较需要拼搏的阶段,利用还算丰沛的精力去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知识。法律行业是没有天花板的,只要个人愿意努力,愿意学的东西越多,成长得就越多。
    而对于自己的爱好,校友提到自己有保持运动,一周跑步三次左右,另外会去健身,打羽毛球;
    校友的另一半是复旦大学的法学硕士,在学校一起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求学和恋爱时光,毕业后也顺利地组成了家庭。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复制,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独自去探索和经历的,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意愿,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和幸福。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该做好每个阶段的事情。可以多找年长的师兄和长辈聊聊天,这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的学生来说,会对未来很有帮助。
    对有志于当一名律师的学弟学妹,刚毕业时有机会的话,最好先去好一点的律所,先接受好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积累好的项目经验,相信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最后送上《无问西东》里的两句话:“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想你所想,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东西““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