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级管院曹松林:主动创造,回到未来

2020-09-16|校友走访

BY 19级管院陈海涵


  曹松林学长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02级校友,目前是骏聿科技的人力资源与财务副总,负责该公司的战略设计与基础构架搭建,吸引人才赋能公司发展;他也是辗转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独立咨询师,解决各种不同企业实际运作中出现的问题,简单地说,为企业诊断和治疗。

  充实、幸福、冷静。曹学长这样形容在复旦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学院雄厚的基础与广阔的平台给了学生更多贴近真实管理环境的学习机会。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多年过去,他依然记得深夜两三点小组讨论完,依然亮着温暖的灯的食堂;记得博学多识的李若山教授的课,走道上都站满了旁听的学生;记得紧凑的生活,记得颇具挑战性的案例讨论,记得人文底蕴深厚的教授们。“我的工作习惯就是那时候形成的。”曹学长说。在复旦的学习生活让他对市场和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之后的工作变得比较轻松,让他在碰到难题时能有方向感,可以冷静下来寻找解决的方法。

  “公司就像汽车,不给它加油门让它滑行,能滑多久呢?”给这公司辆车加油掌方向,便是曹学长的工作内容。从复旦毕业后,曹学长的第一份工作是江森自控的战略管理者。“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曹学长说,“在复旦MBA学的很多东西都能学以致用。”曹学长将他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用在治理公司、提高其运转效率上,一旦他的采取了与公司愿景、价值观匹配的措施,公司的运转方式将会得到真正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努力产生了绩效,曹学长会感受到由衷的快乐。“我能帮到他们!”他声音里带着自豪的笑意。在江森自控的中后期,曹学长忙得脚不沾地,每一年都在全国举办一百多场活动,但这些活动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呢?“如果你一直忙忙碌碌,但做的事情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回馈,做这件事有什么意思呢?”曹学长是个喜欢挑战、主动创造的人。所以他跳出了举办活动的常规框架,主动摆脱路径依赖,在某一次活动中以最低的成本,创造了公司历史上效果最好的活动——不管是到访人数、现场讨论量,还是最终成单量,都是史无前例的。曹学长永远不会盲目顺从常规道路,闭着眼睛、不动脑子做事,反之,他会用心地、主动创新地寻找达成目标的最佳方式。就像站在岸边希望过河的人们,有些人一味等着工程队修桥,而曹学长会选择主动出击,扎个竹筏晃晃悠悠就去了对岸。“毕竟成功过河这个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对曹学长而言,他最大的紧张来自于未知。“反反复复做一件事,得不到反馈,不知道进展和成效,会让人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一个快速迭代的时代,也许你今天还不错,明天就落后了,所以要时时保持警醒。”学长这样提醒我们,“但未知也意味着更多机遇和可能。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要拥抱它们。”

  “活在当下,回到未来”,这是曹松林学长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有一个愿景、一个期许,知道未来想成为什么,以终为始,就可以得到更多信息、资源,更能知道当下该做些什么,能少一点迷茫。曹学长在工作之余也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看书谈书,互相交换学习月度或是季度计划,用同侪反馈机制督促自己,获得更多成长。曹学长无论做什么都始终抱着全力以赴、追求极致的心态,期望看到最佳绩效。所以他也提醒年轻的学子们,追求多样性、多多尝试本身没有错,但希望大家最终能将目光聚焦,坚持做好一件事。因为一个人是否受人尊重与他从事的行业无关,而是和他在专业领域的成就有关。而受人尊重的人、有人格魅力的人,都具有热爱工作、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走马观花地体验了一圈儿,还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愿意深耕的领域,我觉得这不行。”曹学长的语重心长,既是对莘莘学子的深切寄望,更是对扎根行业、展望美好时代的热切期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