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级法学院硕士马亚红:人生不设限
文章来源:2024年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学长学姐面对面
走访同学:21级法学院硕士盛方圆
马亚红,2004届复旦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生,目前是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合伙人。2024年5月25日,在复旦大学119周年校友返校日上,我有幸在“学长学姐面对面”活动中与马亚红校友相识,与她探讨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法学生的就业困境和出路,畅聊她在复旦的学习经历和复旦毕业后在工作生活上的心得体会,并听取她对复旦法学院学妹学弟们的期许和建议。
一、 回顾半生:在试错中探寻职业方向
马亚红在成为律师之前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职业探索期。从复旦法学院毕业后,马亚红先是进入一所大学任教,教授法学课程。尽管大学教职的福利和社会地位惹人艳羡,年轻的马亚红却认为人生应该有更多的追求,不应过早地在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中固步自封。同时,马亚红也不满足于法律实务经验不足只能传授高屋建瓴的法学理论的自己,想要寻求自身的突破。于是,工作两年后,马亚红做出了一个打破常规的决定,放弃教职,去企业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
数年间,马亚红在不同行业的国企、上市公司等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辗转,一路打拼到法务总监的职位。这段在企业摸爬滚打的经历让马亚红的职业规划越来越清晰,也为她最终成为律师铺就了道路。在法务总监的职位上,她体会到法务部门作为其他业务部门的支持部门,难以得到足够的尊重,而且有极大可能成为其他业务部门的甩锅对象,从而背负较大的责任风险。同时,与业务线负责人在工作上的分歧,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复旦法学院毕业就种下的成为职业律师的理想种子此刻在马亚红心中破土而出。
从企业出来后,马亚红加入了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并迅速为自己设立了独立执业的目标。仅仅跟着万商天勤的一个律师团队学了两个月,马亚红就开始付诸行动。第一年独立执业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独立律师不仅面临着收入不稳定的问题,还要负担着租借办公场地等高额成本。好在马亚红不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前半生的职业经历在此刻充分体现了它的价值。之前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为马亚红介绍了客户,带来了案源。同时,在企业工作中积累的商务经验和与客户打交道的能力让她在为企业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时更加游刃有余,从而充分地把握住了每一个机会。一切过往皆是序章,马亚红在律师职业道路上一路狂奔,很快就晋升到了律所合伙人的职位。
在回顾前半生曲折又精彩的职业经历时,马亚红侃侃而谈,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与骄傲。她不断地和我们强调“人生不要设限”,尤其在我们年轻且试错成本较低的时候,一定要多尝试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而固步自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检验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并且所有我们认为走的“错路”或“弯路”都不会白走,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一刻体现它的价值。在回顾做法务时与业务线总经理斗争的过往,马亚红也释然地表达了对这位总经理的感激之情。如果没有他,马亚红可能不会被激发出坚定走上律师职业道路的决心。因此马亚红总结,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应畏惧,也不必苛责,只要大步前行,道路自会在脚下延伸。
二、 寄语学生:“活着”是对抗现实的底气
谈到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就业环境,马亚红也表达了遗憾。受大环境的影响,律所今年开放招聘的岗位非常少,很多甚至都在裁员。对于期待着一毕业就能进入律所执业的毕业生来说,今年是煎熬的。毕业生该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马亚红铿锵有力地给出了两个字:活着!
马亚红认为坚持理想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面前适当地迂回迁就也很重要。在今年的就业形势下,做不了律师,就先做法务,做不了法务,就先有一份工作,在“活着”的基础上再去寻找突破现实的缺口。只要理想还在,所有当下看似被迫做出的选择都会最终指引我们一步步靠近理想。这再一次回应了马亚红“人生不设限”的理论。
在马亚红看来,进企业工作可能是当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也是为将来实现当律师的理想而蓄力的过程。从企业工作中获取的经验和资源都是学校和律所不能提供的,但却是一名独立律师所必须具备的。一方面,在企业工作中培养的商务思维,有助于律师更好地理解企业客户的需求,避免犯下律师过度强调风险防范的通病,而无法使自己的服务达到企业客户的预期。另一方面,在企业工作中获得的与各业务部门打交道的能力,也是律师处理与客户、同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时所必备的能力。除此之外,企业工作带来的各行业的人脉和资源也是律师宝贵的财富。因此,马亚红认为在当前的求职困境下,法学毕业生不应被一毕业就进律所的执念所困,可以先从其他工作做起,再逐步靠近自己的理想。
对于法学生比较纠结的是选择做诉讼还是非诉律师,以及是做民商事还是刑事律师的问题上,马亚红的回答也非常直接,让人豁然开朗。她认为,不管是非诉还是诉讼,民商还是刑事业务,只要有机会就都去尝试做做看,只有亲自去做了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以及自己的性格是不是真的合适这个工作。而且,不论是诉讼和非诉,还是民商和刑事,所有的工作都不是割裂的,比如做非诉时也需要考虑到非诉工作的成果是否能够经得起诉讼的考验,将来呈现在法庭上时是否能够得到法官支持。同理,做诉讼也免不了要去研究和理解非诉的内容,以充实自己的说理和论证。在这些职业选择的细小考量之外,马亚红建议求职律所的同学应更加关注团队对自己的适合度。进入一个合适的团队,才能让自己能够长期保持对法律工作的热爱,并能源源不断地从团队中汲取能量,获得成长。
最后,马亚红对还没有进入毕业季的学妹学弟们也提出了诸多实用的建议。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利用在校的时间多尝试不同类型的实习,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找到自己的喜好,从而让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同时她建议同学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利用好选修和考证的机会,用开放的心态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所有当下看似无用的知识和经历都可能是为未来的某一刻埋下的惊喜。
马亚红学姐是“人生不设限”理论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她用她的亲身经历鼓励我们拥抱无限可能的人生。和她畅聊一下午让我对未来的焦虑减轻了不少。人生本应是旷野,不是既成的轨道,祝愿我们都能像马亚红学姐一样能够自由舒展地书写自己的人生,并仍能在梦想的指引下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