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级物理二系本科郑敏:阳光坚强的心态,缜密系统的思维
文章来源:2024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3级核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杨子易
2023级现代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李缘文、殷浩
校友简介:郑敏,复旦大学1991级本硕,现担任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一、求学之路
当问及为什么选择了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时,郑敏学长表示:“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机缘巧合,人生真是蛮有趣的,你人生中不经意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很多事情。”学长曾获得(是其他学校或专业的提前录取机会吗,如是,在这里加“其他学校的”或“复旦其他专业的”)提前录取的机会,由于在物理竞赛中获奖,便报考了复旦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最终被顺利录取。
进入复旦大学后,郑敏学长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在跨专业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尤其是人文方面。学长曾修读人文相关的选修课,参与社团与讲座,并加入了复旦记者团,担任系报与后勤部报纸《复旦学生生活》的总编。
“复旦让我收获很大,它更开放,更包容。我觉得大学给我最大的锻炼是,从单纯的学术学习,变得更广泛地接触校园这个小社会,同时接触整个社会。它让我拥有了独立的思维和自我规划能力。这个对我未来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工作历程
“可以这么说,我进入芯片行业是偶然的,其实和我们最初做设备、做终端都有关系。”
本科毕业后,郑敏学长本来想报考经济学的研究生,但最终没能成功,后进入了通讯行业,并在此行业工作了二十余年。其间学长接触到了芯片设计的相关内容。
“我们当时做通讯设备的时候也会涉及到自己设计芯片,比如用于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甚至终端设备的专用芯片。”
2015年,中国芯片行业迎来风口,郑敏学长离开通讯行业,转而与从前的同事成立独立的芯片公司。“我已经做过两家独立的芯片公司,第一家花了四年左右的时间,最终没有成功。现在我做的是汽车芯片,从2019年初开始到现在。我们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芯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标的竞争对手是高通和英伟达。”
三、行业介绍
“其实芯片的产业链还是蛮长的,包含原材料、制造、封装测试、芯片应用等。”郑敏学长向我们介绍道,“中国的整个芯片行业,这几年产业链慢慢在丰富起来,每个节点上都有中国公司,可能慢慢会占到3%、5%的市场份额,但是真正全球占到10%以上的还是比较少。目前我国的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原材料和设备等领域仍存在巨大的挑战。”
对于行业,学长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人工智能和芯片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尤其是现在人工智能在整个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大模型之后,它的渗透率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而芯片是所有智能化和现代化工业的基础。”
四、日常习惯
“每个工作阶段,事实上都需要掌握不同的技能和新的知识。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果能够从系统化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先构建模型,然后再慢慢地细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
这是学长惯用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之余,学长还会通过阅读与思考来调节情绪。
五、校友寄语
“希望年轻人能够有阳光坚强的心态,作为理科生还应当有清晰的思维逻辑。”
“趁大学的时光可以做很多尝试,可以跨界,但把基础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