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19级药学谭睿洁
吴慧娟校友1997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并兼任基础医学院团委书记。2004年进入病理系工作,成为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教师,同时攻读硕士并于2006年转博,博士毕业后学姐赴美深造攻读博士后。学姐在访谈中介绍了自己求学时期的难忘经历,分享了对教师工作的多重感受,在访谈的最后,她也对复旦的学弟学妹们寄予了殷切叮嘱。
•多方位的学习与成长:
谈起在复旦求学时的经历,学姐心目中最难忘的是大一军训结束时的汇报演出。当时学姐作了诗朗诵,适逢中秋,思乡的诗句飘进每个同学的心中,也打湿了每个同学的眼眶。学姐感慨道:这眼泪其实是流给离开父母即将独自闯荡的自己。既想念家,也思考未来。
另一段印象深刻的经历则是毕业时的班级聚餐,同学们喝了很多酒,不仅是敬深厚的友情,也是对难忘的大学岁月的告别。学姐说,离开家和父母出来读大学是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它让人学会管理自己,学会为人处事。毕业了也意味着终于要走上社会逐渐自立了。
•对医学事业保持热爱与坚持:
学姐本科毕业后做了两年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后来成为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教师,同时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病理医生的工作。学姐表示,干一行爱一行,不论是之前做辅导员还是如今做专业教师,她都对工作怀着满满的热情与热爱。教书育人是非常崇高的职业,在热爱与使命感的推动下,她前行得很坚定。有了明确的梦想与目标还不够,学姐说,“目标要有,但是节奏要稳,内心定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再进一步细化到每天”。再伟大的梦想都是要一步步走出来的,要脚踏实地,勤加思考,持续学习,不断积累,进步才可能显现出来。要坚持到底,才会得到成功的眷顾。
此外,学姐也向我们分享了对医学行业的一些感受。医学在任何时期都是必须的、无可取代的,只是在不同时期技术手段有所差异。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人才培养和医学科研的发展是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展示出极大的潜力与无限可能,相信医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为医学行业带来更全面深刻的发展进步。
•美好生活与未来规划:
谈到生活,学姐的叙述十分放松。工作之余,学姐把生活也打理得很好。她会为家人烹制美味,会陪孩子学习、玩耍,也会常常运动健身。遇到假期则开开心心出门旅游,“要学会劳逸结合,享受生活”,学姐如是说。此外学姐还对园艺绿化很有兴趣,“希望能把家里的绿植都养得水灵灵的”,她笑道。
对于未来,学姐规划得很清晰。身兼教师、科研工作者和肾病理医生三职,学姐希望能调和三者,相辅相成,以病理诊断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诊断,努力耕耘,不断提高水平;另一方面,学姐也坦言三份工作事务繁杂分身乏术,希望能把其中一份做精做透,做到极致。“不断坚持,自然就会有收获”,学姐一直在践行着这个道理,这也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启发。
•寄语同学们:
对复旦的学弟学妹们,学姐殷切寄语:希望同学们勿忘初心,持之以恒,有了目标更要不懈努力,这样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对于有志学医的同学,学姐说,学医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在她看来就是意识到自己所学能给很多人解除痛苦、帮助他们重获健康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能怀着满满的成就感与责任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努力追寻探索,祝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