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深切缅怀杨福家先生逝世一周年

2023-07-17|逝者永恒

2022年7月17日,敬爱的杨福家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整整一周年了。这一年的365天中,先生似乎却又从未离去,先生的音容笑貌活在我们心中,先生的事迹在校园内外传播,先生追求卓越的人格魅力、笃学求实的治学精神、传播火种的教育理念和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始终激励着我们,引领我们激扬前行。


图片


图片



杨福家先生曾深情地说:“中国,是我心中的世界开始的地方。”他身上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他是一位有深厚人文情怀的科学家,一位充满使命感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建言者,他将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牵挂着中国核科技事业的进步,仍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而不懈奋斗。

图片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踏着先生的足迹,传承先生的精神,我们责无旁贷。











这一年,我们纪念先生怀念先生,点燃核科人心中的火种






2022年11月,系所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申请以“杨福家”命名小行星,以志永久纪念。





今年4月,师生在青浦福寿园举行了祭扫活动,缅怀学习杨福家先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报国之情,对科学探索的卓越之志,对教育青年的大爱之心。


图片


图片






今年6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62卷第3期设立“杨福家先生纪念专题”,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旨,回顾先生在核科学和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弘扬先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治学精神和传播火种的教育理念。


图片









这一年,我们继承和弘扬先生的遗志,努力推动系所事业的进步。


成立“杨福家教育基金”。在杨先生家属的支持和倡议下,系所成立了“杨福家教育基金”,资助优秀教师和青年学者主动对接核科学国际前沿、服务国家社会重大需求;构建有利于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聘任管理机制,造就一流人才队伍;支持我国核物理人才的培养,促进核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加快系所“双一流学科”“第一个复旦”建设的步伐。


图片


图片


设立“福家讲坛”。“福家讲坛”系列报告旨在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对接国际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弘扬杨福家先生追求卓越的治学精神,播撒科学“火种”。今年3月15日,福家讲坛第一讲在江湾交叉一号楼5楼会议室如期进行,中科院院士邹冰松老师为大家带来关于奇特强子态与强子结构的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在奇特强子态方面的研究进展。


图片


图片


可以告慰先生的是,这一年,我们始终没有停歇前进的步伐。


我们以培养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核物理及核相关学科的顶尖科学家为目标,努力探索基础学科一流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核科学与技术前沿》周末先修课堂,召开“核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探索“高中-本科-研究生十年一贯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完善本科专业设置,优化招生结构和培养模式,加强数理基础,适度增加核物理直接相关课程比例,增加专业进阶课程的选课灵活性。今年下半年“卢鹤绂班”即将招生,我们将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图片


我们全力支持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和应用物理等学科模式的发展。完善粒子物理、核物理、核相关理论与计算物理、核技术及其应用、原子与分子物理五大主要学科方向,拓展光子核物理、天体核物理、先进核能、核相关医学技术四大新兴领域,强化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EBIT实验室、教育部重离子物理创新引智基地、基金委上海核物理理论研究中心四大研究平台建设,打造理论物理学术创新交流高地,人才引育不断取得成果;举办“生命健康 科创先行”医疗器械与设备光华论坛、原子分子天体物理研讨会、“复旦之星”走进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等交流活动,开展迈胜医疗、上海电气、钍基熔盐堆、联影医疗、中物院、中核集团等参访调研,深化科研工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推动各类合作共赢。


今年,为圆复旦飞天梦,筑梦苍穹的“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即将飞天,卫星搭载 “核科一号” 对日探测光谱仪主载荷有望首次获得太阳耀斑不同位置的精细光谱、从而更好地模拟和预测太阳活动,提升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发展的能级。


图片


图片


一年弹指一挥间。巨星陨落,火种不灭;杨福家先生以梦想的光焰,照亮核科人前行之路。


我们当奋勇前行,传承这份精神之光,立鸿鹄之志,展鲲鹏之雄,激发核科人的创新活力,促进核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投身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以报国成才的理想与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告慰杨福家先生。


哲人其萎,后世继之。传承,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来源: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