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母校,思享光华!
5月22日下午,为庆祝母校建校117周年,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邀请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做“2022中国金融:降服灰犀牛,规避黑天鹅,虎虎生威”线上研讨会,以国内和国际的双重视角,分析最新疫情形势下中国经济复苏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钱军教授
本次会议由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李晓新主持,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外联与发展副主任、上海复大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元红嘉宾列席,共有近200位校友线上参加了这场 “思享盛宴”。
以下内容来自整理钱军教授在主题分享的节选。
一、全球经济复苏的非经济因素:公共卫生和地缘政治危机
1. 疫苗的普及和有效性VS病毒变异:不同疫情防控手段的经济与社会成本
复工复产需关注供应链的完整复工,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平衡。
2. 俄乌冲突带引起的经济金融制裁: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问题(能源安全)
地缘政治危机对中国现在经济存在两方面影响,第一个是中国的经贸环境中,供应链完整复工相关的一个因素,第二个影响,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采取经济金融制裁,会让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生风险或者关联制裁的风险。
二、中国的经贸环境: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
RCEP(东盟和亚太经济共同体)的落地和机遇
东盟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面,应该是不确定性最小的,最靠谱的中国的贸易伙伴,从供应链的角度去布局,东盟应该是我们的首选。
三、全球宏观形势:控制通胀的政策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1.美国超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退出”的强烈溢出效应:通胀、利率水平、汇率等
2.中美通胀压力的区别和应对措施
3.最大的风险是“滞胀”(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胀并存)
美联储抑制通胀的加息动作有溢出效应,美国的货币政策通过金融体系会影响到全球很多不同的板块和国家。美联储加息的连贯性和频率和程度,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宏观因素。
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点、发展机遇和国际比较
吸取过往危机的教训,对复苏中的中国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分析: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空间、实施和目标: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机制是融资渠道
二、关注资本市场:股市(美股、港股、A股),债市(国债、地方政府和企业债),房地产市场
三、关注市场:外汇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和面临的挑战
钱军教授通过中国主要经济指标(2016.1-2022.4)、美股中期表现趋势图、沪港通资金流向图、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增长率(2006-2021)、人民币/美元与人民币/欧元汇率长期走势图(2005.4.1-2020.9.16)等,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机遇、面临挑战,当前市场价值投资方向。
Q&A
问题1: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扩大规模,利润能否持续?
答:半导体行业看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半导体全球的需求很旺盛,产业链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两个方面,第一,芯片和半导体相关的核心部件,全球的供应链三个中心,亚太地区的生产占到70%,中国份额最大,亚太的产业链稳定了,全球的这个芯片供应才能谈得上稳定;第二,中国和美国的经贸关系比较微妙,我们既有合作,在环境保护这个双碳绿色金融上面,中国和美国是一致的,也有很多合作的空间,但是在一些核心的科技行业,包括半导体行业,由于各种非经济原因,半导体行业进一步脱钩的这个趋势可能会继续,亚太在全球的半导体供给地位在十年后会发生多大的变化,这个也是我们要关注的。
问题2:港股市场除了价值角度可以纳入视角,在资金方面是否能支撑其恒指企稳?恒指市场活跃资金会不会因为汇率和中概股回归而导致不稳?
答:单从价值面来讲,尤其是信息技术行业,可能是这个空间最大的一个行业,港股里面的资讯科技股非常有反弹空间,第二个,港币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在投资港股的时候,汇率确实是一个短期投资的因素,在考虑港股估值的时候,需要判断时间窗口。投资从三个因素考量:企业行业基本面、政策、跟国际资金面相关的一些因素,包括汇率。
问题3:数字货币板块的机会、时间的窗口在哪里?
答:跟数字货币相关的是更广义的,我们叫数字资产,在数字资产里面有一些跟数字货币相关。但需要注意的是私人机构发行的加密货币在境内是禁止的,所以大家要关注任何事情不能违法违规。
数字货币分两块来讲,全球的数字货币或货币体系,正在进入一个两层体系的阶段,顶层是各国央行和地区,包括欧央行已经发行、未来会发行以及未来会更加流通广泛的,包括跨境流通的数字活动。数字人民币率先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是消费领域,起到的功能是取代流通中的部分现金的功能,未来数字人民币应该可以从只是境内的消费场景升级到进入跨境支付和结算相关的领域。
感谢钱院长对以上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整场内容高潮迭起,时达2小时,再次感谢钱院长的精彩分享。

策划:晓新
文字整理:汪飞
图文编辑:胡瑶
总编:红云
来源:安徽复旦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