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级外文学院本科王艳琳:从心出发,无怨无悔

2023-07-25|校友走访

99级外文学院本科王艳琳:从心出发,无怨无悔

文章来源:2023年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校友面对面活动

2022级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郝子薇


王艳琳于1999年进入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读书,毕业后进入上海日报成为一名记者,从业至今已经近20年。从刚入行的懵懂新人,到如今的上海日报采访中心总监,王艳琳在这份职业中收获了意义和价值感,也在不断地尝试中努力找寻人生的平衡。

 

一、“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选择复旦大学和英语专业,对王艳琳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选择。高中时,她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在当时,她的英语成绩最为优秀,喜欢外文歌、外文电影的她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如果能够学好英语,就相当于掌握了与外国人沟通交流和观察外面世界的钥匙。在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下,王艳琳选择了英语专业。


在进入英语系读书之后,她发现学院内的很多老师不仅将语言和外国文化掌握得非常透彻,还对中国的文化非常热爱。曾经给她授课的老师很多都喜欢书法、戏曲、中国文学,老师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潜移默化中也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老师们在教学中还会积极引导学生用批判和客观的眼光审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在王艳琳看来,这样的意识对她如今从事的记者工作大有帮助。


一直以来,王艳琳都非常认同外国语学院的院训——“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并将其内化于心。毕业之际,她希望能立足于自己的国家,服务于自己的国家,机缘巧合之下,她进入了上海日报,开始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生涯。

 

二、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彼时的上海日报刚刚成立四年,王艳琳觉得自己有许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于是便选择了这份工作。作为新人记者,刚入行的王艳琳在采访和写作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回忆起自己刚入行的时候,她会为了发稿而生硬地和对方反复求证数据,也会因为不了解新闻的写作模式而写出了长长的导语。但现在看来,曾经走过的这些弯路让她完成了由“学生”到“记者”的转变。王艳琳觉得,能够一直坚守上海日报与报社宽松温暖的氛围也密不可分。尽管报社的记者不多,但却像一个“家”,同事相处融洽,而领导则会将记者个人的安全放到报道之前。


经过了近20年的摸索和历练,如今的王艳琳已经是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记者了。在疫情期间,虽然无法出门,但王艳琳依然工作在报道一线,她负责疫情辟谣,及时发布辟谣信息,帮助外国人了解真实的状况。


20年的工作过程中,她也在不断地找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既要在工作中得到价值感和获得感,还要有自己的时间,能够看书、陪伴家人,让自己能够沉淀下来。

 

三、大胆尝试,认清自己

在复旦读书的日子里,王艳琳觉得自己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人,也更加认清自身的定位。复旦大学给予了学生许多宝贵的资源,通过不同院系的交流,她也结识了很多朋友。谈起复旦的坊间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王艳琳觉得这是复旦人自信的表现:相信自己的独特,“无用”并非是没有价值,而是通过努力更加认清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选择。


她希望每一位学弟学妹都能在大学当中积极尝试,在大学中找到自己。作为文科生,更要多学一点才能拥有更多竞争力。但同时,她也认为,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磨砺,每一步在当下或许看不到用处,但将时间线拉长,都会显示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