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校友会举办“同心守“沪”抗疫 共谱校庆祝福”线上活动

2022-05-30|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5月26日下午,在母校117校庆来临之际,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益俱乐部特邀多位复旦公益人相聚云端,聆听各校友公益组织同心守“沪”抗疫方面工作的交流,一起为母校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本次线上活动由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主办,复旦公益俱乐部承办,复旦IT同学会、复旦法律界同学会、复旦PE/VC同学会、复旦青年同学会、复旦文创同学会复旦创业创新俱乐部协办参与活动的嘉宾有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校友会分管公益工作的副会长--华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傅丽丽;上海银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静;天使知音沙龙负责人、上海曹鹏公益基金会荣誉副理事--石渡丹尔;复星集团社会责任部联席总经理、复星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复星商社副总裁--邬敏雯;复恩法律创始人、理事长,复观律师事务所主任--陆璇同时特邀雷励中国联合创始人及理事长、爱丁堡公爵国际奖中国区CEO--陆丰担任嘉宾主持。


活动伊始,主持人陆丰欢迎并感谢了所有在抗疫期间作出付出、贡献的复旦公益人。“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也不会忘记所有在他们身后踊跃捐款、捐物,携手抗疫的人们!全体复旦人听党指挥、闻令而行、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唱响了‘团结、服务、牺牲’精神的时代强音,书写了不可磨灭的英雄篇章,势必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随后,副会长华彪为大家介绍了校友会及下属各同学会、俱乐部在本次抗疫期间所作的努力。

  

特别提了近期,了解到学校正在准备学生离校返乡工作,复旦公益俱乐部及时捐赠了45000枚N95口罩、34000枚医用口罩,这批口罩一部分作为校庆礼包给到在校师生,一部分给到母校疫情防控整体统筹。复旦创业创新俱乐部会长夏立城在得知母校因疫情防控需要,急需为200个宿舍安装部署无线路由器供学生使用后,立即发动蓝盟IT外包20多个供应商资源去寻找货源,当晚就找到了200台设备,排除万难,在第二天中午就将所有设备运达母校。复旦IT同学会副会长沈浩爱心接力,为计算机科学学院所有在沪退休教师、有困难及在校值守的师生捐赠200多份粮油蔬果礼包。同时特别感谢曹国伟副会长牵线新浪微博捐赠500万元设立复旦大学微博防疫基金以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副会长虞锋校董捐赠100万元购买抗疫所需物资。

  

华彪表示,“抗疫进入了关键时刻,我被身边的校友们深深地感动着,抗疫的背后有很多校友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同心抗疫、携手共战,我们从善心出发,引领实践,一起守护美好的生活!”


分享环节中,傅丽丽提到“在本次疫情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上海唯一儿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主负责金山公卫儿科病房、仁济南院儿科病房、本院定点院中区三大新冠儿童医疗收治点。社工部的医务社工积极投入到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中,24小时回应临床患儿家庭和医护人员的紧急需求,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她们在医院穿上白大褂和防护服后,便成了闭环管理中白衣天使和患儿们坚强且值得信赖的守护者。社工部积极链接身边的爱心力量以最短的时间对接到大量洗漱用品、卫生用品、饮品食品等生活必需物资,保障患儿家庭和医护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今年3至5月,累计募集民用物资、医用物资共计234批次,31676箱捐赠的抗疫爱心物资。复旦大学医管处、复旦大学外联处、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民主同盟复旦大学委员会共链接捐赠 物资28批,包括方便食品、饮料、蔬菜、水果、牛奶、 一次性内衣、纸巾、口罩、面屏、防护服等 ,共计捐赠医用、民用物资 近11000箱。在配合多方力量整合资源之外,社工部也积极发挥医务社工的专业性,整理发布面向配合防疫政策的公众心理调适资源及提升亲子沟通技巧的资源。针对闭环管理病区内患儿及家长开展服务,进行动态临床评估,社工热线接听倾听电话百余次,持续关注患儿家庭的需求与心理变化,开展线上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干预服务。针对出院无法回家的患儿家庭,社工部积极整合布丁酒店、上海厚天救援队、济南市逆行者应急救援队等资源护送患儿出院或赶赴机场、高铁站。社工部延伸品牌服务“倾听窗口”至云端,通过“倾听热线”的形式为患儿和家庭提供问题反馈的渠道,开展线上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干预服务,包括特殊家庭的危机干预和肿瘤患儿的临终关怀等,以专业力量守护患儿家庭身心健康。”


她也向大家分享了在这次抗疫中另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在PICU患儿家庭的临终关怀个案服务中,医务社工与家庭线下面谈多次,并通过微信持续跟进,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好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做好家长的哀伤辅导;同时,医务社工链接多方资源帮助患儿家庭顺利完成殡葬的流程,获得了家长的感谢。家长表示将捐赠50万元用于儿科医院脑肿瘤患儿的救治,这也是给孩子的一份纪念,也是对医务社工付出的感谢。


第二位发言的是张静,她介绍上海银杏公益基金会围绕“认知障碍”全病程搭建了四大公益项目体系:认知障碍知识科普、困境老人帮扶、行业专业技能推动以及构建认知障碍友好社会。20181124日下午,银杏公益基金会与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正式签约,由华山医院老年医学专家为老校友们带来的大脑记忆训练课程第一期正式开班,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期课程。2019年至今,基金会还累计支持开办了七期认知障碍评估与干预继续教育学习班,为来自全国的近2000名养老行业护师,社工,医生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认知障碍早期识别及基础干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认知障碍评估员的专业水平,推动建立专业的认知障碍评估规范标准。今年,基金会计划开展第二期为爱朗读活动,继续为大众科普认知症小知识。此外,“夕阳驿站”走失困境老人救助项目已累计救助了400多位老人,资助金额500多万元。在本次上海抗疫期间,基金会联合中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抗疫助老专项慈善计划,向上海地区8家养老机构定向捐赠40万元人民币,其中收到中金集团员工爱心捐款78503元,用于采购鸡蛋、蔬菜与肉类等食品物资,为机构内约2200位老人与一线工作人员提高餐食标准,补充身体营养,增强防疫抵抗力。为更好地关心、关爱护理人员,基金会开展了“和悦心灵”活动,帮忙提高沟通能力,舒缓情绪。


张静感慨,“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江河,点滴爱心也可以汇聚成‘战疫’的大爱,感谢所有爱心人士,相信你们的力量定能助力打赢这场战役,共克疫情!”

“守护星星,星星守沪”,石渡丹尔在分享中谈到从2020年开始,经历了线下场所关闭的无奈困境后,天使知音沙龙的所有课程都及时由线下转为线上授课。并与普校的时间高度一致,保证了孩子们上课的渴望和需求。使得每一位孩子在家也能充实地享受知识的海洋。2022429日,满载着爱心企业和孤独症孩子们浓浓情谊的1000盒挂耳咖啡、15360瓶瓶装咖啡、7020包点心,共计23380箱爱心物资分别送往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8所医疗机构及所属方舱医院,以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这批慰问物资是由上海市曹鹏公益基金会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组织下,与上海市医务工会共同组织实施的。


每个捐赠物资的箱子上均采用了天使知音沙龙的孩子们为本次慰问活动专程创作的绘画作品。精心挑选了戴望尘、沈彦臻、林雨泽、王醇琦、张致逸五位孤独症孩子的宣传画贴在箱子上,以表孩子们的一片感谢之情。画上写有自己对医务人员、志愿者的祝福,为咖啡和茶点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感动。其中,张致逸同学的母亲因要驻守一线支援方舱而不能陪伴在自己孩子的身边,在看到物资箱上孩子的绘画作品和写下的“请妈妈保重!早日回家!上海加油!”几行字后非常感动,也让她更坚定地为其他“来自星星的孩子”提供更多帮助。


在互动环节,石渡丹尔表示,疫情期间,我们普通人习以为常的核酸检测对孤独症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为了配合好核酸检测工作,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往往需要提前在家用棉棒与孩子模拟、操练采样过程,希望大众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孩子与他们的家长。此外,他指出,“自闭症孩子也应拥有自己专门的学校”,这是基金会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邬敏雯为大家分享了这两个月来复星集团、复星基金会所作的工作。3月11日, 复星就成立了上海区域抗疫指挥部,投入“战疫”模式,联合多方力量,凭借以往应急抗疫的经验,守“沪”家园。3个仓库75天不间断运转,截至目前已累计驰援物资600万件。在上海启动静态管理后,基金会通过“社区驰援”行动。陆续向960个社区驰援 近210万件防疫和生活物资,全部用于支援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同时,基金会也关注着高校的抗疫情况,全力守护师生,截止5月25日,上海区域抗疫指挥部已向24所高校及教育单位紧急驰援物资118万件。5月10日下午3点,接到四叶草方舱瑞金医院医疗队的抗疫物资需求后,基金会与时间赛跑,紧急行动。晚上8点,将共计1836件抗疫物资送至四叶草方舱。在3天内,4656 件物资驰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方舱。通过“老吾老”项目,驰援了500多家养老院,覆盖了10000多位老人。基金会还联合卓尔荟诊所为有应急需求的老人配药、送药。团队为27家养老院,150余位老人送去40余种药品,用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病治疗。4月20日,基金会启动了“幼吾幼”项目,守护了6000多个婴幼儿及其家庭。邬敏雯表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致敬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陆璇从自己的公益之路说起,为大家一一分享、介绍了“热爱家园”、复恩法律、复观律师事务所和“益两”公益百科项目。自2003年3月起,陆璇就作为志愿者参与了“热爱家园”的公益活动,并在2005年作为理事参与了机构治理工作。2012年,作为创始人成立了复恩法律,复恩法律始终坚持“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合规运营,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宗旨,以“通过非营利组织法、公益法学术研究服务中国公益事业”和“连通法律人与公益组织,建设一个公益组织法律支持平台”为两大使命,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律学术研究、社会组织法律能力建设、公益法律服务业务,组织曾荣获上海公益最高奖项--公益之申2020年度十佳公益机构、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2018年,成立了复观律师事务所,这也是亚太第一个获得共益企业(B Corp)认证律师事务所,荣获了向光奖“年度社会企业TOP10”。去年,“益两”公益百科项目正式启动,致力于打造公益行业的一站式百科平台,推动社会进步。在助力抗疫方面,复恩法律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与努力。通过发布“战疫情普法”系列文章,帮助公益组织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同时,也为有需要的公益组织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此外,疫情期间,复恩法律继续在线上开展“公益律芽发掘计划”。律芽计划通过宣传、推广,选拔优秀的法学院学生及青年律师加入训练营,启发和引领他们加入到公益法律行业中。自2018年启动以来,截止目前,公益律芽发掘计划已成功举办六期,培育逾百名律芽,第七期正在举办中。时值母校建校117周年校庆,他也祝福母校日升月恒!

  

活动最后,主持人陆丰与大家分享了部分校友为母校送上的祝福。73级外国语言文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校友马庆发写下,“昔日复旦学子,吾今教书育人。母校华诞之际,祝福日新月异!使命担当永续,高端人才辈出!”07级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校友孙嗣炜留言,“无羁绊,前程远。‘疫’无反顾,旦,复旦兮。”10级社会学校友董伶仪说道,“祝母校生日快乐。共克时艰,校友与你同在。”18级经济学院校友程亦丰留言,“愿学校无恙,上海无恙!”此外,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少校友通过评论区留下了对母校的诚挚祝愿,如“卿云灿烂燕归来,日月光华万卷开。旦复旦兮晴好日,呈祥瑞气聚书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韬光养晦日,正是读书时。”

  

吾爱吾旦,117个悠悠岁月令复旦大学师道传承、学脉深远的涵养积淀愈加深厚,而为追求真理、为践行信仰、为书写情怀分散在世界各地闪光的复旦人亦不渝母校披荆斩棘的开拓史与辛勤殷切的培育之恩。直面疫情,复旦人一次次写下人民至上、为国奉献的惊叹号。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也不会忘记所有在他们身后踊跃捐款、捐物,携手抗疫的人们!同心抗疫、携手共战、爱心接力、共同守护,我们从善心出发,引领实践,上海加油!复旦加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