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7周年,5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举办了燕曦学苑总第34期(经济金融系列第7期)线上分享活动。受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平校友(89届微电子硕士)委托,其公司副总经理郭继旺为校友们分享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产业体系”。郭总从产业背景、产业格局、国内现状、发展路径以及华大九天的相关业务详细介绍了EDA产业情况,使校友们对EDA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郭总介绍了什么是EDA,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用于电子系统/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自动化平台,包括集成电路、器件设计自动化,板级(PCB)设计自动化以及系统级设计自动化。其中,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是EDA最主要的内容。
伴随集成电路规模逐步扩大和电子系统日趋复杂,EDA技术先后经历四个发展历程:CAD阶段(1970年—1980年)、CAE阶段(1980年—1990年)、EDA阶段(1990年—2000年)、现代EDA阶段(2000年至今)。EDA工具,贯穿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的全部环节。有数字设计类、模拟设计类、晶圆制造类、封装类以及系统类。封装类的EDA工具备受关注,尤其是系统级的先进封装领域。
全球EDA市场从产品技术和收入体量上分为三个梯队,目前,全球EDA市场处于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EDA三家厂商垄断的格局,占全球市场的70%,三者行业高度集中,在第一梯队,拥有完整的全流程工具,在部分领域具有绝对优势,EDA领域年收入体量超过10亿美元。华大九天已跃居第二梯队,拥有部分领域的全流程工具产品且在局部领域具有优势。国内其他玩家尚处在第三梯队,产品以点工具为主。
之后,郭总分享了EDA产业发展的五大特点:一是寡头垄断、技术壁垒高、依赖技术创新。二是典型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产业,如算法密集型大型软件系统,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研发周期长、产业化周期长,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三是需要建立产业生态圈,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全力支。四是对人才的依赖性很高。五是并购整合是EDA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国内EDA发展历程看,1988年,国家启动“熊猫系统”进行攻关;2008年再度起航,十一五、十二五“核高基”专项计划彰显国家支持力度,我国EDA厂商数量迅速增加,并快速发展;2020年,随着“8号文”发布,政策、资本对EDA领域的关注度愈加高涨。
随后,郭总向校友们介绍了华大九天。华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一直聚焦于EDA工具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总部位于北京,在南京、上海、成都和深圳设有全资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和晶圆制造EDA工具等EDA软件产品,并围绕相关领域提供包含晶圆制造工程服务在内的各类技术开发服务。华大九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实现商业化产品20余种,占主流EDA工具一半以上,服务全球超过500家客户,并与行业头部企业形成紧密战略合作关系。
最后,郭总表示,对于EDA行业而言,产教融合十分重要,华大九天已经通过完备的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大赛、产业链委托培养、EDA实验室共建、项目联合申报等方式加强产教融合,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华大九天还在开展学科共建、建立开源社区、实训基地等加强产业生态建设。
来源:公众号:复旦北京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