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军:人生不设限,学习无止境

2022-06-01|复旦人物

崔建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9届金融硕士,微电子博士,上海特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35岁前尝试各行各业,35岁后深耕金融科技,崔建军怀揣着学无止境的人生态度不断拓展未知。不被过往成绩所束缚,不因前路坎坷而畏葸,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仍保持一颗真实、坦诚的赤子之心,坚定地追逐自我的价值。



计算机、金融、微电子,走在学无止境的路上


本科学计算机出身的崔建军,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证券公司的IT岗供职。上个世纪90年代,了解IT的人还寥寥几无,加之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金融,他几乎快包揽了和计算机相关大大小小的活儿,“修电脑、装电脑,哪怕电工的活儿都要干”。

晚上经常加班到深夜近十二点,但他并不觉得特别疲惫。初出茅庐,凭着对事业的一腔热情与斗志,什么都想尝试去做。渐渐地,崔建军产生了接触金融工作的想法,但他深知,自己还欠缺相应知识的积累,于是由此萌发考研去经济学院深造的念头。

选择报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作为国内顶尖高校之一,复旦拥有一流的品牌口碑和教学资源。”崔建军说,“老师很好,学习的氛围也很浓厚。”经过跨专业自学,他最终成功收到了经院的录取通知。

进入经院学习后,崔建军对这些优势的感受又深刻了许多。他的硕士生导师是现任经济学院副院长、世界经济专业的刘军梅教授,在崔建军的记忆中,刘老师是一位非常热心的人,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对门下所有的同学。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中,大家遇到了什么困难,她都会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直到现在,刘老师仍会常常亲自招待同学们小聚,聊一聊彼此近来的生活。

学无止境,他常常将自己“扔”到新的领域。顺利攻读完硕士学位后,崔建军回到证券公司工作了几年,从营业部经理一路做到分公司总经理。后来,又决定攻读复旦微电子的博士。“学习是一个常态化的持久过程,因为永远有自己不会的东西。”他调侃道,“本来还想在咱们学校继续读下去,发现年龄已经超过限制了。”

回忆起在邯郸路学习的日子,“开放”是崔建军对复旦的印象关键词。在未受疫情影响的那些年里,学校经常请各类业界大牛到校开设讲座,不限年级,不限专业,只要想参与,每位学生乃至校外人士都能找到聆听名家之言的一席之地。

他抓住机会,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讲座,不仅涉及经管,也涵括文史哲,得以从优秀的学者和前辈身上源源不断地汲取到智慧和力量。哪怕毕业后,他也每月都坚持到校园里转一转、听听课,“让自己接受新鲜的事物和观点”。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这座百年学府教给崔建军最宝贵的东西,不仅是知识,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让他可以在这有限的空间里,享受丰盛饱满的自由,建立辽远开阔的视野,拥抱广袤无限的可能。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崔建军看来,无论是读书还是行路,都要有正确的方向。而在复旦结识的师友正如码头尽处,在晨雾中浮现的灯塔,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为他指明了向上拔擢自己的道路。

用信息技术为金融产业赋能

在博士阶段的研究生涯中,崔建军试图将所学的东西结合起来。对于他而言,信息技术和金融二者都是熟悉且擅长的领域。在大量的学习和实践后,他慢慢摸索出了证券行业当下的痛点:如何解决信任问题。

一方面,证券行业的交易与结算、发行和登记、信息披露、股权交易等诸多场景,对数据的安全、不可篡改、可追溯及监管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区块链因其全程可追溯、不可更改的特点,被称为互联网上的“信任机器”,能够为证券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诚信风险提供依托,实现穿透式监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且证券行业天然就是数字化的,在区块链的应用方面有着原生优势,使二者有机会实现精准的契合。

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加之他的博士生导师、时任信息学院院长的郑立荣教授对区块链的跨界运用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崔建军决定钻研如何将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证券行业,融合证券的业务场景和技术场景,让信息技术为金融产业赋能。可以说,在“区块链”进入大众视野之前,复旦大学的团队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尝试。

2019年10月24日,是崔建军清晰牢记的一个日期。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更指出,要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当天下午,区块链就一跃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次日的新闻联播更是将开头前五分钟全部用于了区块链的介绍上。崔建军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在国家的政策风口上,他最终顺势而为,于2019年年底正式注册了特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特高信息技术公司也不例外。但彼时,作为董事长的崔建军并没有闲下来,而是通过线上办公,成功完成了公司的第一轮融资。

作为一家以提供区块链底层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为主的金融科技公司,特高信息的团队主体便来自于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发扬“产学研”优势,目前深耕“区块链+证券”领域。依托大量的调研投入和优质的人才资源,特高信息配合上交所信息公司建立了行业第一个联盟链“上证链”。

根据崔建军当时经历的回忆,在对若干家区块链公司进行筛选后,上交所信息公司组织进行了颇有挑战性的证券行业联盟链底层技术的POC测试。功能和性能的综合测试经由多方专家的测评、论证,历时三个多月。最终,特高信息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以较高的优势和分数胜出,得以被选中协助上交所完成“上证链”的底层基础设施部署和运营。

特高信息着力打造“区块链+”技术生态,除了“上证链”“产权链”等行业基础设施外,也致力于区块链技术与证券行业业务需求的融合,为证券行业提供电子文件可信存证、证券发行登记、股权交割结算、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行业新兴技术融合创新解决方案。最近,他们还在研究区块链在网络著作权保护上的应用,试图将技术变成生产力,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

在上海举行的“2021年首届中国数字金融峰会暨区块链创新论坛”中,崔建军应邀出席并作为嘉宾参加了“圆桌对话”。但他也坦言,当自己讲得越多、了解得越多,其实也越能够发现区块链的弱点和不足之处。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风险。“这是正常的现象”,他不回避也不掩盖,“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其他技术让这个工具变得愈加完善”。


崔建军在区块链论坛发言

新的业务、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层出不穷,所以崔建军始终强调创新,去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而在工作中不断攻克难题也是他创造成就感的一种方式,乐于探索的心态为他开辟出了广阔的新天地。

“我希望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能做出点成绩,让社会变得更好。”投身时代浪潮,经世致用,在追逐自我价值的道路上,崔建军呈现出了复旦经院人的情怀和担当。

崔建军接受媒体采访

不设边界,人生是一场体验


做过IT,当过管理,从2012年开始创业至今,崔建军还曾进入过医疗、软件、电子等多个领域。在硕导刘军梅老师的眼里,自己这位敢想敢做的学生不是在创业、就是在创业的路上。

他将自己的前半辈子描述为“没有长性”,什么工作都想做一做,什么行业都想闯一番,从不去划定什么人生的边界。在横向上拓宽广度,了解不同行业,在纵向上挖掘深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他得以不断突破自我,拓展更多的可能。

当然也要有坚持。35岁之前,崔建军做了很多尝试,而如今,他锚准了金融科技的方向深耕。但他并不认为以前的尝试是走了弯路,“我以后也要进行资本证券化,可能也要上市,所以以前的积累都不会浪费”。

多尝试、多实践,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曾经从事过的行业中的经验让崔建军成为了团队里的纽带,“比较了解一些场景的设计,对技术人员可以讲讲业务,给业务人员也可以介绍一下基础”。

崔建军非常善于调节自己,他并没有将精力百分之百全部置于到事业之上,工作以外,在生活中,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尤其喜欢阅读,科幻、物理、数学、哲学乃至漫画,古今中外,多多少少都有所涉猎。


周末尽可能地陪伴家人,闲来和朋友一起聚聚会、打打球,去领略大千世界的山水风光,这些调节自我的方式带给他更饱满的幸福感。


崔建军和家人

崔建军把人生看作一场没有最终目的地的旅行,如果别人沿途的路上看过许多风景、经历过许多事情,自己却没有,他会因此而感到十分悲哀。

他笑言,人一定要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有多傻,这句话颇有些苏格拉底的“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之意蕴。盲人摸象,所有的经历都是局部的,只有在动态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构筑起完整的世界观,让自身更丰富、更完善。他表示,希望自己能争取在五六十岁时对世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看法。

创业之路并不容易,但面对挫折,崔建军这样看待:“某天,可能你在宿舍里安睡,而我在大雨中漂泊,感觉很辛苦。但这天结束,漂泊的经历对于我而言就是一笔财富了。”

不可避免有遇上迷茫的时候,或许是一次资金周转不灵,或许一场不可控的危机,甚至到第二天可能发不出工资的程度。这时,他往往会去运动、看电影或索性睡一觉,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得以松弛下来,并坦然地表示,也可以算得上是“逃避”。暂时搁置复杂的情绪,一觉醒来之后向窗外看去,便又会发现,“今天天气很好”。

人活在世上,昨日所有的好与不好都是一种经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切的一切,都被载入生命之书,当自己意识到每走一步都是在修行,走的每一步就都不再艰辛。万事万物有其自然规律,因此不必羡慕别人的安睡,也不必怪罪自己的漂泊。向山顶推石的西西弗斯循环往复、永无休止,看似是没有希望的轮回,但谁又能否定他在山底重拾巨石时的幸福呢?

如今,年过不惑,岁月的沉淀使崔建军自有一股温和清朗的风度。他觉得自己“现在懒了”,会专注做一件事,但从不偏执。不一定非要拿下什么项目,也从未怀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只要坚持底线,慢慢去做就好。相信事在人为,但凡事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此水到渠成,何尝不是一种高超的入世智慧。

至于如何定义成功—

“往前走就行了,没多么复杂。”崔建军说。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