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2023年会论坛成功举办,严嘉(89级本科校友)担任主持人,法学院院长杜宇、徐永前(85级本科校友)、俞卫锋(90级本科校友)、刘澄伟(93级双学位校友)、邵万权(04级在职法律硕士校友)针对“法治建设的复旦力量”议题展开圆桌讨论。本活动由复旦法律界同学会与复旦法学院联合主办。
论坛伊始,主持人严嘉围绕“法治”“复旦”进行破题,他提到,“法治”是一个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宏大概念,既可以被当做形而上的学术性词汇来探讨,另一方面,又确实存在于每一位复旦法律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同职业对其有不同的诠释。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他邀请每位嘉宾从各自领域出发对“法治”命题进行更深入的阐述。
上海市仲裁协会第二届会长、通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复旦法律界同学会会长俞卫锋首先提出,从个人角度,他所理解的法治即“让更多人相信规则”,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始终坚持且践行的理念。从仲裁人角度而言,仲裁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可以说需依靠专业、程序、仲裁员等复合因素,但最终依靠的是法治——案件是否能够坚守规则,体现真正的公平,是每一位法律人应当牢记的信念。最后,俞卫锋引用复旦法学院曾经的一句迎新标语总结他的感言:把法律意识注入民族灵魂。
复旦大学校友会北京分会会长、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永前结合二十大中提到的制度性开放谈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将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规则如何对标、规制如何协同、管理如何提升、标准如何引领几方面值得瞩目。在标准引领方面的合规领域,中国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的全域合规理念,取代大合规和舶来品的小合规,并嵌入了中国人主导的国际标准及等同转化的国家标准。全球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必要按照标准构建这种“治理现代、全面覆盖、有效运作、全球通行”的合规管理体系。这种理念将有助于我们在做业务的同时为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最后他提到,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40周年之际揭牌“复旦北京制度型开放论坛”,将邀请各方优秀法律人来此平台演讲交流,共同做好制度型开放工作。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