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2023年会论坛成功举办

2023-12-08|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12月3日下午,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2023年会论坛成功举办,严嘉(89级本科校友)担任主持人,法学院院长杜宇、徐永前(85级本科校友)、俞卫锋(90级本科校友)、刘澄伟(93级双学位校友)、邵万权(04级在职法律硕士校友)针对“法治建设的复旦力量”议题展开圆桌讨论。本活动由复旦法律界同学会与复旦法学院联合主办。

图片

论坛伊始,主持人严嘉围绕“法治”“复旦”进行破题,他提到,“法治”是一个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宏大概念,既可以被当做形而上的学术性词汇来探讨,另一方面,又确实存在于每一位复旦法律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同职业对其有不同的诠释。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他邀请每位嘉宾从各自领域出发对“法治”命题进行更深入的阐述。

图片

上海市仲裁协会第二届会长、通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复旦法律界同学会会长俞卫锋首先提出,从个人角度,他所理解的法治即“让更多人相信规则”,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始终坚持且践行的理念。从仲裁人角度而言,仲裁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可以说需依靠专业、程序、仲裁员等复合因素,但最终依靠的是法治——案件是否能够坚守规则,体现真正的公平,是每一位法律人应当牢记的信念。最后,俞卫锋引用复旦法学院曾经的一句迎新标语总结他的感言:把法律意识注入民族灵魂。

图片

复旦大学校友会北京分会会长、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永前结合二十大中提到的制度性开放谈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将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规则如何对标、规制如何协同、管理如何提升、标准如何引领几方面值得瞩目。在标准引领方面的合规领域,中国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的全域合规理念,取代大合规和舶来品的小合规,并嵌入了中国人主导的国际标准及等同转化的国家标准。全球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必要按照标准构建这种“治理现代、全面覆盖、有效运作、全球通行”的合规管理体系。这种理念将有助于我们在做业务的同时为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最后他提到,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40周年之际揭牌“复旦北京制度型开放论坛”,将邀请各方优秀法律人来此平台演讲交流,共同做好制度型开放工作。

图片

苏州元禾控股董事长刘澄伟校友讲述了自己从法学院毕业后,在政府部门从事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以及在投资机构从事股权投资管理和服务、支持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引育服务的工作生涯中,法律基础知识、法治观念的力量一直在内心支撑着自己的成长。他结合所在公司的发展经验谈到,“企业”在法治建设中的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企业”要践行好规则,守好规矩,才能为全社会的法治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图片

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二届会长邵万权首先从律所管理方面引入话题,他认为专业化是管理的关键词汇。随着行业的发展,律师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但是当前行业价格卷的现象非常严重,需要大家将价格卷转化为技术能力上的竞争。同时,律师们也需要具备市场宣传和获客能力来提升自身市场价值。在涉外法治建设方面,在国际上走出国门开拓市场的律所数量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期待法学院能够与律协以及广大律师共同努力,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和发展,对法治建设的关注程度是不断加深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并坚定支持对外开放的决心,但在国际上走出国门开拓市场的律所数量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图片

复旦法学院杜宇院长分享了法学院在法学教育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优势,并探讨了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学院强调了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并致力于构建涉外法律和国际仲裁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此外,学院也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加强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打破学科之间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他也指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科研方面相对较弱、部分年龄结构老化、人才结构有待调整等问题,但学院将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改进。

图片

五位嘉宾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对新时代下法治建设的前景和挑战、复旦法律人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建设“第一个复旦”要求下法学院的发展愿景和办学理念展开讨论。现场金句迭出,嘉宾们的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参加的校友和观众满载而归。
当日,同步召开了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法学院院长杜宇当选为会长,俞卫锋连任执行会长。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秘书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