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117周年|梁冰:复旦忆事

2022-06-02|校友投稿

些许年来,心头总有一系,沪上我旦。母校117诞辰,作此文纪——

遥忆思初识,光华耸耸屹。

复星共泛海,相辉照燕曦。

学涯路漫漫,知海求汲汲。

自由而无用,寰宇复旦兮


前日,博士学习告一段落。今日,逢复旦117周年。十余载,我的成长,总离不开复旦的滋养与润泽。人之开化有早晚,智识之启蒙,也有因缘。我在北京交通大学度过了四年本科生岁月,但真正思想上的启蒙始于进入复旦以及其后十余载共同走过的成长之路,成为我恋恋之的根由。

小学的时候写过一篇命题作文《假如我是——》,我写了很多如果我是“市长”的想法,虽不记得详细的内容了,但一定是极幼稚的。在从小到大写作文的漫漫长河中,这件事我始终记得,因为那时爸爸、奶奶都异常惊讶,或说惊喜,孙女咋有这样有志气的想法呢,有出息!这些话我至今想起来脸红,年近四十了,也没成为啥市长,预计此生亦无可能了。但不知是他们的惊喜让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还是我本就生了一颗“为公”之心,从求学到就业,我一小女子却一心思之“经世济国”,已近是“鬓毛衰”的年纪了,每日心头好,仍是经史哲,心牵时与势,思政总未离。



今时,我知经济若不务行,在真实的生产、制造、科技创新领域之“无用”,但我又知经济之“用”在于以一种带有基础逻辑的思维、思路、制度组织生产与市场。我奉之若典,学了十余年,虽至今仍无所成,一知半解,但是那些思想或理论,总让我学之或读之时思想澎湃,由经致法、史、哲,慢慢领悟到社会科学领域之一脉,“经”倒是最下层的,故也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成书之前,先著有《道德情操论》,有哈耶克在经济学研究后,转向法学、社会学。关于人类社会运转的基本逻辑要“由史总结,由哲明晰,由法立矩,以经为行”。这些道理,我直至走进复旦,在经院老师的敦敦教诲中,在复旦文图的漫漫书海里,在与同学时论的面红耳赤后,方才悟得。就读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课程是韦森老师的制度经济学,我第一次走近哈耶克、诺思,走入经济学剑士们的天下,建立起我对自由市场与分散经济的坚定信念,也对制度之良莠差别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博士阶段与导师丁纯老师不时讨论,更是有感于这些老辈经济学家的拳拳之心。他们不仅以自己的智识,更以知识分子的良心,在认真对待身处的世界。他们心存的,不只是思想与理论,还有如何更务实更有力地带来更积极的改变。所以,我努力又努力,虽然学科成绩并不见得多么优秀,但身处知识与思想的海洋,我必须享受这份沉浸,让自己如饿虎扑食,在书籍、思想、历史、现实中穿梭。


正是因此,我在读书的后两年参加了志愿者。之前曾经写过自己当志愿者的经历,但说起缘起,应是在于复旦之学。辅导员劝阻我时,我说:我是学习经济学,直接目标是致富,而我却不知真实的贫穷为何面目?我得去看看现实,也该思考他们应该如何走出贫穷的困境。这里还要提及一位团委书记姐姐,我的高天师姐,文学系的,虽不是同系,但我们志趣相投,时常相聊,毕业时她送我一套《三体》,让我深迷其中,大大拓宽了我的宇宙观。正是她的支持,我的志愿者之路更加坚定,我们一起关注西部山区的问题,也身体力行地从事了志愿服务,她是支教,我是支农,但是我深知我们的初衷与初心是一致的,至今她仍是那副可爱的学生样子,铺染着复旦的气息,不骄气,不虚浮,实在而中正。机缘巧合的是,多年后她调到浦东工作,竟是我住处街道的书记,那时我们在世博园、浦江边又是一番欢畅之约。硕士毕业后,我常回复旦参加一些师生活动,因喜欢舞文弄墨,时逢复旦世纪所成立五十周年,曾经的辅导员袁莉莉老师将我推荐给刘军梅老师,参与筹备庆典的文案,也正由此机缘,与军梅老师还有晓莉、佳佳均成为挚友,她们带我领略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也有幸多次参与重要的学院及校友活动,与很多师兄姐相识相结,渐渐形成了今天的“佩琳汇”。至今,我仍不时参与或协助学院的一些文字工作,老师们偶尔赴京亦不忘见我,每每把酒相聊甚欢。



在上海时我们常聚在雪飞师兄的酒庄,离我住处不远,月下,塘边,一杯红酒,些许复旦的师、生、友一起畅聊这个世界,佩琳汇里,张军、韦森、丁纯、万广华、程大中、华民……,老师们不吝与我们分享他们思想中的世界与逻辑,以理性定量时事,思考出路,赵定理、李绪富、马嘉楠、汪新芽、潘鸿、陶蔚莲……优秀的师兄师姐们与我们分享实业界的成果与现状。大家都在思考前方的路,都在很努力地思变,小到公司,大到社会,如何更好地发展,让事情做得更好,让机制运行地更好,让国家和百姓福利,这是他们的一片赤子之心,我作为名不见经转的师妹,得以混迹其中,领略真才,这是何等的美好!



还有已退休的甘当善、邹根宝老教授,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让学生与晚辈们喜爱不已,成为佩琳汇的宝贝。根宝教授曾与我说过,“梁冰,你记住,木秀于林,风必催之”,那时虽有触动,却感悟不深。这些年过去,略有直觉,是我一直有一颗热血之心,又恃才傲物,纵有志识,却易被催折。这是在教我做人与做事的方法,既行之有道,又不致弯折。忠言总逆耳,我的个性又是桀骜的,所以很多事总是后知后觉,但是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自省过程,让我成长很多。感谢一路教导、引导我的老师们。


近两年来,我与师友们的联系基本只限于电波之间了,我很少返沪,也很难返沪,牵念的老师、同学大多在沪,但无法相见和拥抱并没有阻挡住我们对彼此的热爱与拥戴,复旦的精神与气质始终在浸染着我,我实实在在地以在这所学校就读过而骄傲,不是因为什么大学排名或者名气,是因为她带给我的学识、智识,她一直输出的一种精神,改变了我的一生。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这句话,既光大,又朴实,是运用天地之灵悟化人之力量,让我们汲汲于耕耘,不辍于奋斗,让我们行知合一,务实质朴。我的内心一直拥有某种力量,我的思想也一直在追随前行,感念与她的相识与走近,感谢有她的培养与眷顾,我知道,她滋养的学子们亦在坚守和传承,我心似明月,踽踽不孤行。复旦,117岁生辰快乐!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