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箱葡萄从大巴车上搬下来,和贾瑜、江岳恒他们挥手分别,历时近一年的复旦大学化学系1989级毕业30周年庆活动终于落下了帷幕。”——作为本次活动的亲历者,化学系1989级校友杨大炜将近一年的筹办经历和活动现场的精彩瞬间与大家分享如下。
2022年底,蔡彤、姚娟、蒋理、孙代露、吴弋凯、王学军、张华、霍志华等多位同学提出举办复旦化学系1989级毕业30周年活动倡议;今年上半年大家分头联络各地同学协调活动举办时间;六七月份同学们对活动安排提出各种建议和优化方案,汪新芽更是亲自带领专业美工参与签到墙设计;8月4-6日陈静华、蒋理、孙代露、王学军、霍志华等同学全情投入为活动圆满举办提供了服务。
准备
在活动筹备阶段和最后落地期间,更是得到了化学系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为我们1989级同学提供了定制款服装。乔玉巧老师在暑假期间不辞辛劳,帮我们解决了酒店住宿、聚会场地、展板制作、人员车辆入校等一系列具体而繁杂的问题,还贴心安排在校学生勤工俭学为活动提供拍照、讲解等服务。化学系校友会和铖锘基金的刘炜杰校友也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指导。在此一并感谢!
8922近百位同学目前散布全球各地,大多在某领域或某企业独当一面,平时想要聚在一起并不容易。但今年是8922毕业30年的特殊时间点,又是疫情后第一年。同学们,特别是海外同学对于参会的热情之高非比寻常。吴晓霞与女儿六月份回到国内,只可惜与活动失之交臂。陈硕为了与王学军、王霞的一个约定,7月初就返回国内一直等到活动开展。黄小军姜贵凤夫妇带着两位高帅小伙来了,郑起更是把岳父岳母也请来了。部分北美同学提前在美东和湾区自发组织聚会以示响应。最终共有46位同学和家属报名参加,还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当年的辅导员王建平老师和周亚明老师。有趣的是,我们是王老师带过的最后一拨学生,却又是周老师带过的第一拨学生。

游子
赤
子
8922毕业三十周年 /

汇聚
8月4日大家到住宿酒店报到,惊喜发现每个同学都风采不减当年。

风采
8922毕业三十周年 /

8月5日一早,同学们都统一着装来到了我们的“新家”江湾校区化学楼前,在“风激云荡三十载 忆远情浓复旦园”签到墙面前签字合影,体会了一次当明星、走秀场的感觉。
More
More
More
在5030会议室,马蔚纯书记为我们做了专题报告,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校友工作等几方面介绍了复旦大学化学系发展情况,内容详实,成绩骄人。在座谈会上,王老师回顾当年对我们的教育的成功和遗憾,希望我们享受当下生活;周老师更从教育掌舵人的视角谈了新的AI技术和新的社会形势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在会上褪去青涩的复二代们展示了个人风采,正所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祝福高启闻们。
More
More
重逢

告别了认养的香樟树,告别了美丽的江湾校园,我们驱车来到邯郸校区。
虽然中间遇到一些曲折,终于还是如愿尝到了旦苑的饭菜,也许有人会问饭菜是否还是30年前的味道,这不重要。饭后我们踏上“南京路”,从第八宿舍、第七宿舍、3108等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一一走过,最后来到了老化学楼。就像一些同学感叹的:“南京路”变短了,3108变小了,有些人却逆生长了。
More
下午,陆勋元、蔡彤、姚娟和王立东作为8922的代表,带着我们的礼物和心意专程去看望了徐息良老师,感谢他当年为我们成长倾注的心血。
彩蛋之一
离开了母校复旦,我们一行20余人乘车奔赴上虞,开启下一个惊喜连连的行程。
晚餐时全球染料大王、龙盛集团掌门人、复旦大学化学系1982级阮伟祥师兄不期而至。席间阮师兄谈兴甚浓,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在他细细盘问下,在座的多人竟是国家级园区话事人、上市企业创始人、细分行业龙头掌门人、特定领域专家导师。更有三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得者。

在常人印象中粗笨的化工企业居然长在“森林”中,生产区与参观走廊仅一墙之隔。生产过程由系统控制,除少数环节外绝少人工干预。
More
彩蛋之三
当大家以为受全球整体经济下行影响,民营企业艰难图存,竟有这样一家民企,生产的多个产品产量超万吨,市场占有率过半,把规模效应发挥到极致,把市场定价权牢牢握在手里。
More
在旅程接近尾声之际,意外获知复旦校友包括汪新芽参与投资拍摄的电影《望道》里多处提到的、具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誉的传奇名校春晖中学就在上虞,经多方努力获邀参观。同学们得以步入百年校舍,踏访李叔同、丰子恺、朱自清、夏丏尊多位大师的故居。
More
More
余音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是陈静华自费购买上虞当季最好的水果30多箱,随大巴车运到上海,分发慰问化学系的退休老教师们,聊表心意。
8922毕业三十周年聚会
来源|“上海铖锘公益基金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