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级化学系本硕石磊:人生就是一场勇敢的尝试

2024-12-23|校友走访



95级化学系本硕石磊:人生就是一场勇敢的尝试

文章来源:2024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1级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彭祺


石磊:复旦大学化学系1995级本科生,物理化学专业1999级硕士生。在硕士毕业后曾短暂工作两年,后出国留学,最终在完成埃默里大学博士学业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后,回国进入工业界工作。目前担任德乐公司东亚太区研发总监。

一、复旦求学经历


Q1
:当初为什么选择化学系?您在硕博阶段做的是什么方向的课题,又是如何确定这个课题的呢?


石磊:我硕士阶段是物理化学专业,导师是贺鹤勇教授。当时,我对科学研究并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读研的一个主要动因还是源于对科研的普遍兴趣。报研究生的时候,正好贺老师也是刚刚回国的年轻导师。当时很多同学都希望能从这些国外归来的导师身上学一些新的东西,这可能也成为了后来我选择出国留学的一个原因。


我硕士毕业以后,在上海的国资化妆品公司和外资化工公司工作了两年,也是出于想了解一下我们所学的基础学科知识怎样应用于工业研究的目的。工作两年之后,我发现如果想在工业界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博士阶段的学习会更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Q2
:在复旦学习期间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呢?


石磊:我在复旦的时候有三位导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第一位是本科的老师,高翔教授。我从他身上提炼的一个关键词是“热爱”。他非常地热爱教学工作,也非常地热爱学生。这种热爱是发自肺腑的真挚,他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术上。


第二位导师是我在硕士一年级时的导师龙英才教授。我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种老一辈科研人员对科研的专注。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时龙老师已经60多岁, 仍然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亲自去修一个行将报废的科研设备,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三位老师就是我的硕士二、三年级时的导师贺鹤勇教授。从他身上我学到的是严谨,因为他当时从国外刚回来,实验室里面的设备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包括一些玻璃仪器也是到别的实验室回收利用的。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贺老师一点没有放松对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严格要求,在写论文的阶段,他也为学生斟词酌句地审稿,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论文的质量。我后来无论是读博、做博后,还是回到工业界从事科研工作,都一直以贺老师为榜样来要求自己和团队。

Q3
:在当年复旦的设备等各方面条件较为艰苦的情况下,您有没有在科研中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您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石磊:当时的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很多先进的设备都不具备。而且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比如当时有一个非常难的实验,需要将丙烷密封在玻璃管中,必须在液氮冷冻的条件下用火焰枪对旋转的玻璃管进行操作。当时贺老师也是手把手教我们,直到顺利完成实验。我觉得这种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动手实践可以极大地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启发思路。

二、行业经验分享


Q1
:请问在食品配料行业中,博士学位是否是比较有优势的呢?


石磊:在这个行业里面,要看你处于研发链条的哪一端。如果是靠近应用端,个人的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那么学士、硕士和博士之间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如果是靠近上游的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Q2
:请问您在博士毕业后的就业经历是什么样的呢?您为什么选择现在这家德国食品配料公司?

石磊:我博士毕业以后并没有直接回到工业界,而是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从事了将近两年的博士后工作。在此期间,我了解到香精香料行业,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博士后结束后我加入了芬美意公司,先在其瑞士日内瓦总部工作,后又到其中国区公司的研发部任职。我现在所在的德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食品配料企业,产品开发覆盖多种类型,包括果蔬汁、谷物坚果、食用香精及其应用等。这些和我硕士专业(物理化学)、博士专业(物理有机化学)以及博士后工作(递药体系)都是相关的。因为食品配料尤其是食用香精本身也涉及多个科学领域。

Q3
:请问您觉得在工业界和在大学里做科研有什么不一样吗?


石磊:第一,从研发目的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工业界做研发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成功的产品,所以考虑的不仅是项目本身的创新性,还要考虑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说工业化的难度、放大生产的成本、市场前景等等。从原创型研发开始,到最终推向市场的产品,成功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在高校里做研究,除了一些横向项目外,很多纵向项目强调的是工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最终体现出来的成果往往是一些高质量的期刊论文。


其次,从流程来说,也是非常不一样的。高校的项目经费往往通过申请国家或高校的基金获得。而公司的项目经费是基于部门预算。在每一个阶段都可能由于各种因素暂停或终止项目。

Q4
: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之后,您觉得您所从事这个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如何?您觉得在未来十年间,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痛点在哪呢?


石磊:从行业发展来说,我觉得食品配料行业是比较能够持续发展的。它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在科技的应用方面来说也比较成熟,相对比较稳定。未来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来自于AI。将个人感官经验进行数字化转化,并与人工智能结合,减少人力投入,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目前有很多的公司都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但整体而言,以AI取代调香师的功能还是有挑战的。


三、人生经验分享


Q1
:请问让您再回到20年前的上学阶段,您会作怎样的人生选择呢?处在目前的人生阶段,您有什么经验想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吗?


石磊:可能会选择留校继续读博,因为这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不同的道路并不一定有优劣之分,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都值得珍惜。


在这20年间,我深刻感受到复旦无论是教学科研团队还是软硬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能与母校共同成长,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应是乐在其中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