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卫锋:积微成著 守正出新

2020-10-24|复旦人物

人物名片

俞卫锋


通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新任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会长

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会执行会长




高考状元、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通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届会长、上海仲裁协会首届会长、上海领军人才……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的俞卫锋走出了一条优秀法律人的完美路径。现在,他还接棒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会执行会长和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会长,在这样一个复旦学子的大家庭里,他希望通过校友会的工作,让法学院的毕业生做到当初在毕业典礼上师生慷慨激昂的那句“今天我为复旦自豪,明天复旦为我骄傲”。



求学复旦:“学以致用”的法律人

1989年,俞卫锋以当地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复旦大学是他一直向往的江南最高学府,而进入法律系却有一点“误打误撞”。他回忆起在那个年代,“涉外”、“国际”相关的专业非常热门,“可以说我最初是被‘国际’、‘经济’吸引而选择报考了复旦大学法律系,反而对‘法律’的理解显得有些盲目和粗浅”。但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俞卫锋和法律结下了缘分,法律也成为了他的终身事业。


俞卫锋的大学生涯由四年专业课程学习和一年在南昌陆军学院的军训构成。复旦大学为俞卫锋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一起求学,法律系紧张的学习、繁重的课业和老师的严格要求对他而言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他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多次获得了人民奖学金,并以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荣誉毕业。俞卫锋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进思。复旦学习的经历对我后来从事的法律工作有着深远影响,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包含法律在内的各种知识,也培养了我面对困难的积极乐观心态和不轻言放弃的韧劲。”



课余时间,俞卫锋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曾经在学生活动中心勤工俭学,从初级工作人员一直做到经理。作为一名法学生,受到李国机、郑传本等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律师“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理念影响,俞卫锋逐渐产生了处理实际案件的想法,学以致用,在现实中找寻公平和正义。大学三年级,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个社团 —— “复旦大学学生实验律师事务所”,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无偿帮助师生处理法律纠纷,虽然所办案件都是民事和小额经济纠纷,但确实解决了当事人的实际问题,获得了他作为法律人初始的成就感。


这些课外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其他学科、了解现实社会,也交到了朋友,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综合性的锻炼。俞卫锋说:“如果说专业学习提升了我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那课余的兼职工作不仅提升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磨练了我的判断能力和抗压能力。”



从律师到合伙人:守正笃实 积微成著

在校期间创立的“实验律师事务所”成为俞卫锋决心成为执业律师的起点,毕业时面临其他诸多选择的他还是决定成为一名执业律师。他认为律师执业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事物和接受新的挑战,从各方面不断使人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极限。二十多年的执业生涯中,俞卫锋办理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案例。他为上海汽车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开创中国律师为中资企业跨境收购上市公司提供多法域全过程法律服务的先河;他远赴欧美亚非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他在《学习的革命》著作权纠纷议案中帮助客户胜诉,避免了一家国有出版社数千万元的损失;他多次被国际权威的法律专业杂志评为中国领先律师、值得推荐的中国律师……



支撑起这些荣誉的,是他一直信奉的“硅步千里、守正出新”。俞卫锋说:“律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需要长期的知识、技能、经验各方面的积累,从做律师的第一天起,我就做好了长期坚持和奋斗的准备”。俞卫锋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工作三年要有一个三年的经验,而不是三个一年的经验”,就是说律师每天的工作都在为将来打基础,律师执业不仅是办理一个案件,完成一项工作,而是不断地从具象到抽象,总结提炼,再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要有理论的提炼和技能的提升。久而久之,你的眼界会逐渐开阔、思维会逐渐敏捷、判断会逐渐准确,做律师就是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实现你的执业理想。不仅仅是个人,俞卫锋认为这也是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途径。“小到一个律师,一个律所,大到整个行业,其实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认为不管再大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核心是不懈的坚持,其实每一个成功项目和案例背后都是律师的这种执业理念”。


1998年,俞卫锋与他人共同创办了通力律师事务所,“中国应该并且能够有与国际一流律所竞争的律师事务所”是俞卫锋参与创办这家律所的初衷。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讲话后,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俞卫锋接触到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公司、律所、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每天都在学习新事物,深刻体会到当时中国律所的体制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法律服务的需求,无法与国际律所竞争,由此萌生了创办比肩国际律所的想法。而现在,通力律师事务所已是一家在境内外业内享有良好声誉的专业化精品律所,长期被国际法律评级机构列为中国领先律师事务所。


二十多年的执业生涯中,俞卫锋也面临其他个人发展机会的诱惑,也遇到过很多看似难以逾越的困难。对律师而言,一个案件的结果可能不仅仅影响当事人的民事商事权益,还有可能影响当事人个人的生命和自由,这些都让律师倍感压力,但也这恰恰是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俞卫锋说:“压力即是动力,如何在重压之下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经过艰辛的努力用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成功克服困难而获得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通过成就当事人而实现自我价值,可能这就是法律这个职业带来的乐趣,是做一名中国律师的吸引力所在吧。”



说起自己理想,俞卫锋说到:“二十多年前,我的理想是:在若干年之后,当一个年轻律师进入一家国际知名、中国领先的律师事务所,墙上挂着一排对律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律师照片,我希望其中一张是我。也是这个信念,支持我一直心无旁骛地,坚定地做中国律师,一直到今天。”“现在回看,当时的理想有所局限、胸怀不够宽广。我2015年至2019年履职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依照律协惯例,卸任后有一幅会长的肖像油画会挂在律师协会,当初挂照片的理想已经实现了,并且是整个行业而不是一个事务所,但肖像油画挂上去那一天,我的内心却更加不安。若干年之后,后代的律师站在这副油画前会有怎样的评价?他所获的荣誉与他对行业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相称吗?”



寄语后浪:拥抱新思维,迎接新挑战

面对新时代的法律服务业,俞卫锋认为目前中国法律服务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虽然增长速度稍有降低,但行业体量还在不断增长,新的细分领域不断涌现,成长空间巨大。法律从业者很幸运,因为法律业是个朝阳行业,一方面得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法律的需求,另一方面法制社会对规则(包括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细度要求会越来越高,更重要的,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永恒的追求,因此律师大有可为。



但新时代也对青年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俞卫锋认为青年律师不仅需要掌握法律知识,还需要了解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科学和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从事商事业务的律师还需要了解商业运营以及国际惯例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全面的学习和不断提升才能适应当下的法律服务环境。机遇与挑战始终是并存的,律师要勇于拥抱新思维,迎接新挑战,以开放的心态求知求智是应对变化的关键所在。


今年,俞卫锋受邀参加了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入学的面试。俞卫锋在面试时比较看重申请人是否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否有渴望提升自我的内在驱动力。他希望同学们在法学院培养三种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一套方法论,通过自我学习将未知变为已知,通过思辨分析将肤浅变为深刻、片面变为全面,通过实践将理论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工匠精神之外还要有人文修养,有法科学生应有的法制情怀。



作为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会执行会长和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会长,谈及校友会工作,俞卫锋强调他的总体想法是突出一个“友”字。校友会是联系校友、服务校友、团结校友、凝聚校友、支持母校平台。他希望集校友之智、汇集校友之力,助力母校高质发展。


俞卫锋还在思考着,除了对母校有所贡献外,作为法律人,我们能为社会带来一些什么改变?作出何种贡献?如何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公平、更美好?这也是他接受校友会会长提名的初衷之一,是我们期待的另一个答案。


人物简介


俞卫锋律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分别获法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8-2019研修哈佛商学院SELP课程,获哈佛校友资格。1998年作为创始合伙人与他人共同创办通力律师事务所。现任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外事委员会主任和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和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美国JAMS首批中国籍调解员。他还担任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实务导师和法律事务教学咨询专家等社会职务。2015年至2019年曾任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


俞卫锋律师拥有20多年的专业法律服务经验, 以在公司、收购兼并、私募资本和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和破产重整领域的丰富执业经验和创新性的优质服务著称。曾代表众多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办理大量跨境投资、收购兼并和融资项目, 并代表众多专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处理股权投资、股权融资、业务整合等法律事务, 在汽车、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通讯技术、媒体娱乐、医疗医药、教育、基础设施与房地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 曾代表客户办理多起在业界具有创新性的项目。


俞卫锋律师经常性地被Chambers & Partners、法律500强、Who’s Who Legal、国际金融法律评论、亚洲法律杂志等国内外知名法律出版物推荐为领先律师、值得推荐的律师、最受客户青睐的律师等;获评“上海领军人才”;曾获 “全国优秀律师”、“东方大律师”、“上海优秀律师”等荣誉称号。


撰文:何露、张欣桐

编辑:张欣桐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秘书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