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第一课|焦扬:复旦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书写在人生旗帜上!

2019-09-12|复旦人物

9月6日的新生第一课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线,为2019级新生们上了题为《为祖国成才 为强国奋斗》的第一堂思政课。她讲述了一代代复旦人和复旦群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

从马相伯毁家兴学到颜福庆创建上医;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到西迁重庆“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从共和国不会忘记的红岩英烈到物理二系“58中队”为建造原子弹艰苦攻关“真空阀门”项目到“中国照明之父”蔡祖泉、“中国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中国锂电子电池之父”吴浩青;从苏步青的“好大一棵树”到钟扬的“种子精神”、“最美医生”葛均波、复旦第七教学楼……一个个复旦人坚守家国情怀、坚持追求卓越、秉持严谨学风、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故事无比让新生们为之动容,为复旦的光辉历程而自豪。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与时代共奋进、与祖国同向同行的复旦人。


关键词:复旦人


马相伯:毁家兴学 创立复旦

著名爱国教育家马相伯怀着教育救国的信念,毁家兴学,将名下3000亩田产全部捐献,1902年创办震旦学院, 1905年,为捍卫国人办学主权,震旦学院几乎所有学生集体退学,在相伯先生带领下创办复旦。相伯先生登报声明,将学校改名为复旦公学。校名引用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表达了对光明的追求,也有恢复震旦的爱国意蕴。根据这段历史,复旦研究生剧社创作了话剧《天地玄黄马相伯》,是每年迎新季的固定演出剧目。马相伯担任复旦公学校长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就是在创办震旦和复旦的短短几年中,他培养了于右任、胡敦复、徐季龙、翁文灏、邵力子等一批中国文化的脊梁。当马相伯晚年写下“还我河山”的字句,对危乱的时局一再发激愤之言时,复旦学生正在街头发传单、演新剧,奔走呼号以唤醒中国,不能不说是由于他的精神品格的浸淫。(《马相伯捐献家产兴学字据》全文见《复旦人》第1期 )


颜福庆:心中永不落幕的红十字

上医始建于1927年,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和一群爱国教师为了打破外国人办医学院校的垄断,创建了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这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前身。创立复旦和上医,都是伟大的爱国壮举,都寄托了国人自主办学、教育报国的理想。“正谊明道”是颜福庆为上海医学院确立的校训,“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他一生对自己的训诫。颜福庆对推动中国医学现代化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力,他不计名利地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精神为世人所崇拜和敬重。他的精神将永远一代代医学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心中永不落幕的红十字——记中国医学现代化奠基人颜福庆》全文见《复旦人》第4期 )


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1920年,年仅29岁的陈望道先生在家乡浙江义乌的柴屋中,翻译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过程中,陈望道把墨汁当成红糖水喝却浑然不觉的故事,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过。复旦是最早建立党组织和团组织的高校之一。1924年1月复旦大学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5年成立党支部。据1926年7月统计,复旦大学支部有共产党员19名。望道先生是复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2018年,在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以“信仰之源”为主题将陈望道故居打造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成为上海著名的红色文化地标。(点击阅读:信仰之源——伟人诞辰·巨著问世丨复旦新闻人竟送这礼!)


王朴:共和国不会忘记的红岩英烈

1944年夏,王朴考入内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期间,他阅读大量马列著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出身富裕家庭的复旦青年学子,他毁家纾难,说服母亲先后变卖家中田产1480石,折合黄金近两千两,交给地下党作为活动经费,并支持川东地下党购买枪支弹药发动三次武装起义。1949年,因叛徒出卖,他被国民党公开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自己的孩子取名“继志”,继承的“继”,志向的“志”。( 点击阅读:共和国不会忘记!清明前夕,革命烈士精神进复旦校园 )


李登辉:团结、服务、牺牲

相辉堂是复旦的地标建筑,也是复旦人的精神殿堂。李登辉老校长捐出各界人士和校友为他养老募集的30余两黄金建设相辉堂。1947年初夏相辉堂落成,李登辉老校长第一个登台演讲。他当年对毕业生说:“你们现在穿的是学士制服,你们穿过了以后,应当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当必肯牺牲乃有为,必乐服务乃有用,必能团结乃有力。牺牲、服务、团结,是复旦的精神,更是你们的责任。”这是登辉先生逝世前最后一次公开讲话,复旦精神自此而立。(《你是一曲岁月之歌——记登(相)辉堂之缘起》全文见《复旦人》第3期 )


物理二系1962级041班

复旦给我们力量,我们给复旦增光

物理二系1962级041班开学合影

物理二系1962级041班,这个班有35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抱着为祖国制造原子弹的梦想组成班级。毕业时,班里除2人被分配至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其余33人全部到外地从事国防科研工作,西南深山、西北戈壁荒漠、东北小海岛,还有红军长征经过的毛尔盖草原,分布在21个地方。很多人无法告诉妈妈,他将要去哪里。这种坚守持续了50年,他们见证了祖国巨变,也收获了人生果实。35名同学中,有院士1人,博导、硕导6人,教授级高工、高工14人,大型厂矿领导5人,公务员1人、军人2人,也有人为国家原子弹、核潜艇事业早逝。毕业50年返校之际,他们两鬓苍苍,对于自己的成就和事迹都很淡然。这个班的张国夫校友说:“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人,不过是在那个时代里,去了祖国需要的地方,做了应该做的事。”同学们进了大学,开始走上独立的人生道路,希望我们坚实自己的底盘,行稳致远。(《复旦给我们力量,我们给复旦增光——记物理二系1962级041班》全文见《复旦人》23-24校庆专刊 )


蔡祖泉:中国照明之父

60年前的中国甚至不能自主生产灯泡,电光源科技领域更是一片空白。上世纪60年代,蔡祖泉教授创建我国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研制出10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他的成果被称作中国人的“争气灯”。蔡老师是一位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普通工人,却依靠勤奋自学和勇于实践,成为著名的电光源专家,被称为“中国爱迪生”“中国照明之父”“中国电光源之父”。透过他发明创制的盏盏“神灯”,我们能清晰感受到他那永不停止的脚步和那颗永远跳动的红心。他一心为党为国为人民,抚今追昔,一件件小事无不体现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无不闪烁他人格的魅力。(《万盏华灯亮神州,一颗丹心照后人》全文见《复旦人》第3期)


谈家桢:中国遗传学之父

谈家桢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杰出的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是爱生如子、甘为人梯的好老师,是复旦遗传学的一面旗帜,是中国遗传学界的一面旗帜,也是华人遗传学界的一面旗帜,他为中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中国的生命科学迈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2年出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等职务。谈教授在遗传学领域辛勤耕耘60余载,为中国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今年是谈家桢诞辰110周年,8月23日,第四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复旦大学拉开帷幕。24日,纪念谈家桢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谈家桢纪念室揭幕式举行。(点击阅读:承先辈之志,建一流学科!复旦这样纪念谈家桢诞辰110周年)


谢希德:中国半导体之母

一所大学,需要敬业懂行的校长。谢希德是我国在半导体物理学方面的开拓者之一,又是我国表面物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我国在国际上这些学科的代表人物。精通教育,富有国内外办学经验,她的爱国情愫和治学精神,影响着一批批学子,她更是一位品格高尚的校长。(《为复旦的崛起鞠躬尽瘁》全文见《复旦人》第2期  点击阅读:在这个女性的节日,我想重新阅读这位复旦人)


10 吴浩青:中国锂离子电池之父

我们口袋里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待机时间越来越长。人人都拥有手机,却很少有人知道一位叫做吴浩青的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是他提出了手机使用的锂电池的理论基础。他把家安在实验室里,是严谨的研究者,他还是最快乐的教书匠。吴浩青常说:“栽树就像培养学生一样,一定要打好基础,根深叶茂才能成材。”吴教授教书70多,培养了近五十名研究生,其中有3位中科院院士,这就是吴浩青在化学的花园里培育的珍宝。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送别他的是化学系师生连夜折成的2000只千纸鹤,要载着老师的精神展翅翱翔。(《锂离子电池之父——追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浩青》全文见《复旦人》第7期)


11 苏步青:好大一棵树

1977年,我们的老校长苏步青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第一个发言,提出要实事求是地评估教育战线和知识分子的现状,立即得到小平同志的回应支持。他还提出恢复研究生招生、重视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等建议,为全国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做出贡献。会上,苏先生谈到复旦大学数学所过去有18个科研骨干,被称为“十八罗汉”,至今16人未归队;小平同志说,“把他们都找回来吧”。在小平同志的关心支持下,苏老把科研队伍重新建设起来,对整个学术界影响很大,被称作“春天的脚步声”,在全国形成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氛围。(《好大一棵树——苏步青及其原始弟子》全文见《复旦人》第3期 )


12 谭其骧:一身皆正气 满纸皆珠玑

谭其骧教授,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他领衔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历时31年,被认为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谭先生就一直是国家大型集体编写任务的负责人,从《中国历史地图集》,到《历史大辞典》,再到《肇域志》,一项未完又上一项。偏偏他是一个极不愿意在国家任务完成以前搞个人著作的人,不过,谭先生抽不出时间写书,倒愿意花几个星期看一篇博士论文。可以说,名利对他,一直都是“浮云”一般的存在,对于学术,他很少计较个人得失。(《一身皆正气 满纸皆珠玑——纪念谭其骧教授百岁诞辰 》全文见《复旦人》第10期)


13 陆谷孙:义命自持 屹立不动

陆谷孙先生主持编撰《英汉大辞典》,历时17年,他给自己定下“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外写书”的誓言。17年间,6个正副主编有5人离开,只有他坚持到最后。这本辞典成为联合国专用工具书。在《大中华汉英词典》中,他十分钟爱、经常念叨的一个条目是“春蚕到死丝方尽”:The silkworm spins out his life, and, wrapping himself in his labor, dies。他主编的大辞典,当代学人奉为圭臬,但与此同时,诚如他自己所言,又是“一种物化了的巨大的吞噬力量,无情地消耗着编纂者的心血,乃至生命”。(《 纪念陆谷孙:义命自持 屹立不动》全文见《复旦人》27-28合刊 ) 


14 钟扬:一粒种子  一片希望

2017年9月,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连续援藏16年的著名植物学家钟扬教授在出差途中遭遇交通意外,不幸去世,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追思,中央追授他“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生前长期援藏,克服极端严寒、高原反应等种种艰难条件,在青藏高原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用一生收集了4000万颗种子,为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做出巨大贡献。他以对党的无比忠诚、对国家的深沉挚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山川大地上,把心血和汗水倾注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我们把钟扬老师的精神称作“种子精神”。今天,钟老师的学生继续在青藏高原奋斗。2018年,钟扬夫人张晓艳教授代表家人捐出交通事故赔偿金138万元。这笔沉甸甸的捐款,汇同近5000位复旦校友8天爱心接力筹集的逾200万元和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的50万元,共同注入“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为钟扬教授未竟的梦想与事业种下希望。(《一粒种子,一片希望》全文见《复旦人》第31-32期合刊  点击阅读:永续种子梦 |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项目捐赠回顾 ) 


15 葛均波: 筑梦在伟大变革的新时代

1999年,葛均波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举家归国。当他将这一决定告诉他的导师、德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埃尔伯教授时,教授脸涨得通红,甚至有点恼怒:“简直不可思议,我为你办妥了一切。你的主任职位甚至连德国专家都想竞争的,可是你现在却要放弃!”葛均波回答:“假如你有漂亮女儿,不会希望她在家里嫁不出去吧。你培养我肯定希望我将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为你争光,而且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也需要我。”葛均波院士现在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还是国际心脏病大会顾问委员会唯一华人。他成功抢救3000多例重危患者,成功研制出国产心脏支架,大幅降低患者成本。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2019年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医生”。( 点击阅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筑梦在伟大变革的新时代 )


16 周峰: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身为“复旦大学望道学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十佳学生”,这位28岁上海小伙,在两年前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背起行囊去宝鸡。“他完全有机会留院工作,但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周峰的导师、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朱巍教授虽舍不得,但还是大力支持。正如周峰自己说:“青年的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我们要不懈奋斗,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点击阅读: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人民日报、央广报道了这两位复旦青年的故事 )


17 第七教学楼

2019年5月14日至15日

校党委书记焦扬一行看望慰问西吉支教团成员合影

复旦邯郸路校区有六幢教学楼,但在复旦学生的心目中,还有一幢“第七教学楼”,那就是复旦的研究生支教团。今年是研支团赴宁夏西吉支教的第20个年头。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条件十分艰苦。队员们拜当地群众为师,在实践磨练中感受“黄土地上的坚韧不拔”。食材单一,大家琢磨出土豆的“72种做法”;天气严寒,大家学西吉百姓喝“罐罐茶”;干旱少水,大家用扁担去水窖打水。“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他们改变当地群众的教育理念,用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激励山里的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点击阅读:他们用二十年时间,筑起了复旦的第七教学楼!)


为祖国成才  为强国奋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