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于漪:被复旦精神铺就的生命底色

2020-10-15|复旦人物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其中我校1951 届教育系校友于漪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于漪扎根基础教育事业六十余载,用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信念,永远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践行着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情、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终生目标,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成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新时代教师的领路人。今天迎来第35个教师节,让我们一起领略于漪被复旦精神铺就的生命底色。


校友简介

于漪,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我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1951 届教育系校友。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她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是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她是师者楷模,为教育而生;她坚守教育使命,培养教学骨干力量;她弘扬人文,引领语文教学改革,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于漪认为,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一是德性, 二是智性,站上讲台,就要用生命歌唱。


编者按

“道”,是道出,是讲述;也是道理,是门道。将终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于漪老师,正在为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为师数十年悟出的大道。

何为教育?

对于漪而言:教育,即人之完成。“教育归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培养人,中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情、对社会有用的人。”

何为教师?

对于漪而言:从事教育事业,是她的终生理想。“选择成为教师,永远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高尚的品格。”

自复旦毕业后,于漪在三尺讲台执教已有六十八载,从培养一届又一届学生,到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年教师,她不仅是那个“来吾道夫先路”的引路者,也是将不熄的教育之火接力下去的传承者。于漪清瘦的肩膀,一个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挑着教育的未来。

笃志:一切为民族

于漪从小立志教育事业皆因五个字:一切为民族。这也是她的母校镇江中学的校训。这短短五个字,说来容易,却是重比千钧。

于漪的童年和求学时代充斥着战乱和贫穷的记忆,彼时民族正是危急存亡之际,青年但凡有志,都会奋不顾身地投入挽救民族大业之中。“没有入过地狱的人不知道天堂的可贵”,“行业是一种选择,但是为民族服务是本能”。成长在那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于漪深知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意义,一个教师梦就此在于漪心中逐渐萌芽,直到她有机会进入复旦大学教育系继续学习。在复旦期间,于漪受益于曹孚、周予同等一批著名教授的言传身教,不仅在学识上见长,在人格塑造上更是以这些大师为教书育人的榜样,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复旦校训中的‘笃志’教育了我四年。志,要一心一意地立,专心致志地立。在复旦精神感召下,在许多优秀老师的教育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一辈子从事基础教育,做人师,做一名合格的人师。”在获得第八届复旦大学校长奖的颁奖典礼上,于漪这样说道。

人无志不立。在于漪看来,复旦的四年学习生活教会了她如何立志、如何笃志。


博学:教育系学生求索“语文教育的大门”

从复旦教育系毕业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执教后,于漪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一切为民族”的志向。1959年,于漪所在的第二师范中学缺少语文教师,校领导来找于漪谈话,希望她能转行去教授语文课。此前没有历史专业背景的于漪通过自学已经教了七年历史课,刚刚摸到了点历史教学的门道,而对于如何教语文,她却毫无头绪,因为在她上学的年代语文课本都是文言文,学汉字用的也都是章太炎的注音符号,而现在这套周有光的汉语拼音学习方法她从来不曾接触过,甚至连bpmf都不知道怎么读。面对于漪的为难,校领导说“你不是大学毕业的嘛?最高指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于是她只好接下这个重任,“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论是教历史还是教语文,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现在回想起改教语文的经历,于漪轻描淡写地打趣为“两分钟改行”,但当时的她却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也遭受了不少挫败。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历史学科转行到语文学科教学,对于从来没有学过拼音的于漪来说的确是极大的挑战。当时的语文现代文教学,和于漪读中学的古文串讲截然不同,也没有任何教学资料可以参考,就连旁听其他老教师的语文课也要经过对方同意。

语文组的教研组长徐老师,不仅文学底蕴深厚,上课水平大家也交口称赞。于漪几次三番找到他,请求旁听,但是他都没有答应。于漪又怎么会轻言放弃,她每天早早起床到学校帮他抹桌子、倒开水,以期用自己的诚心感动教研组长。虽然徐老师不为所动,到最后都没允许于漪来旁听他的课,却在一天上课时偷偷溜进了于漪的课堂。那堂课她讲的是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当时于漪正在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突然看见徐老师来听自己的课,霎时心中紧张得不得了。下课后于漪去向徐老师请教,他提出几点指导建议后却话锋一转:“不过,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你还没有找到呢!”

“我的头轰的一下,简直像五雷轰顶,”回想起当时的心情,于漪还记忆犹新,“你不知道这句话有多重!上历史课时,我一周八节课,每节课都大受欢迎,改教语文课后却怎么都摸不到头脑,在一堆经验丰富的教师中间我更是觉得无所适从。”没有任何教学方法可以借鉴,没有任何的前辈来指导,那时候于漪只得凭着自己的韧劲在教学上探索前行。俗话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为了尽快提高语文教学方法,于漪挑灯夜战,用一年时间自学完大学中文系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并且还不放过任何一次试讲和教研组交流的机会,连平时每节课的备课都会用十、二十个小时去准备。功夫终不负有心之人,在后来的改革课堂教学中,于漪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已成为标杆。

于漪说:“那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自己,我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我还要登堂入室!”


切问: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

“我这一辈子就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不仅是向同侪学习,每次上完课,于漪都会写课后反思,一是总结自己的不足和下次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二是记下学生课堂发言的亮点。在她看来,当一个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的时候往往能超水平发挥,会提出精彩的问题或者发表独特的观点,这种时候她就会抓住机会,在全班面前点名表扬。于漪说:“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发光体,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既要立体又要有层次,这才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于漪回忆,一次公开课讲鲁迅,有个小女孩站起来说课本上总是在赞扬鲁迅如何的好,可她觉得鲁迅也不全是好的,他对李四光和梅兰芳的看法就不对。于漪立马表扬了这名同学善于独立思考,并鼓励她坚持丰富的课外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她又借机告诉全班同学:“任何人都有历史局限性,我们要考虑到鲁迅生活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比如人再胖也不能超过皮肤的限度。”

每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和发表有益的意见,于漪总会不吝啬地给予表扬,渐渐水涨船高,课堂上学生们愈加活跃并积极地进行思考。因此,虽然于漪带的往往是一开始基础比较差的班级,但是很快整体学习水平便会大幅提高,这个过程,对她而言也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推动于漪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付出的力量,还来自于一份感恩。于漪说她一生遇到了太多优秀的老师,他们传授自己知识,丰富自己灵魂,无论是逻辑思维的训练,还是作文的一气呵成,这些技能都已经内化成她自身能力的一部分,使她终生受益。正因为体会到好老师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于漪更坚定了自己要做一个称职的、对得起学生的好老师的目标。


近思:教育就是灌溉生命之魂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是第一立场,而不应该是教材。”于漪说,“作为教师,所有的工作都应当是为了学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程票,学生都是家庭的、国家的宝贝和未来,所以在他们求学的每一个阶段,老师都应当全心全意地去培养。”

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是于漪教师生涯最自豪的一点。于漪有一个学生,是一位在大家眼里无比叛逆和傲慢的女生,她会将教室门框当作双杠玩,会偷偷地将老师的自行车车胎放气,在班级里闹腾到简直无法正常上课。可是,有一次下课,于漪偶然捡到了这个女生不小心掉下的书,是一本《芥子园画谱》,一想便知她应该是喜爱绘画,就对她说自己家里有许多画册,邀请她来看。一来二去,于漪了解到更多这个学生的情况,才知她的父母因工作常年不在身边,她一直住在外公处,而外公很会画画,也明白了她的叛逆还源自从小阅读广泛,思维十分活跃,于漪看到了她叛逆的外衣里蕴藏着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并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教育。如今的她在加拿大一所知名大学研究所工作,她将自己的性格特点恰当转化成了科学研究的能量。

于漪始终坚信,不同的学生一定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并一直如此实践。于漪上课,追求有“三动”,一是动脑,她认为教师绝不能代替学生成长,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要的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二是动情,“人是有特殊情感体验的”,即便是数理化的定律定理,“都是人情感和理智的产物”;三是动心,于漪相信让学生能够记得一辈子的必定是触动了心灵的内容。所以,对于漪来说,教学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自然需要力求科学和准确,要对学生负责,但与此同时也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法。

于漪除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的教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外,还格外重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她说“教育是对生命之魂的浇灌”。那么,什么是生命之魂呢?于漪所指的是人的德行和智行,她相信这是人得以成为人,矗立在浩然天地间的根基。在于漪看来,现在许多教育者丧失了对这种“魂”的关注,而是一味从应试教育出发,教授课业变得仅仅是为了应试而进行的操练,却没有传授给学生真正的本领。拿数学课来说,最重要的是数学思维、空间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有些老师过度依赖电子信息技术的便利,课堂上鼠标轻轻一点,便给出解题过程,直接略过了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步骤,或者就是无止境地刷题,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第一要务当然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是智行,然而好的德行更是人之立身之本。于漪深知,人不可能生下便自然成材,都需要靠后天培养,而她对学生的培养,最看重的便是德行。她说:“正如‘人’字,是一撇一捺互相支撑的,哪一方落下都不能称之为是人。儒家常说‘仁者爱人’,作为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家庭和集体的观念。为什么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心中要装着别人。”

从悉心培养学生,到培养一批批杰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于漪从不停下在基础教育上钻研和奉献的步伐。她深知,年轻教师出头不易,便搭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主持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和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在她的培养下,从基地走出了多名特级教师,走出了“万人计划”的领军人才,这些富有理性思考与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们在祖国各地的基础教育岗位上开枝散叶,将包裹着智行与德行的良种深埋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对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于漪说:“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一定要有中国特点,而中国文化的特点就在于对人文的关怀,归结到底是指向人的学问,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将这样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基础教育,不仅是为个体成长打基础,实际上更是给民族素质打基础。”

于漪将她终生的热情,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成为她生命的底色。如此这般的热爱,应该是源于她骨子里那份对于家国天下的责任与关怀。从培养学生到培养教师,她既是开拓者,也是传承者。她如燃烧的蜡炬,将自己的光和热都照耀在这片她所热爱的教育天地。


 组稿|复旦大学校友会

 转载|《复旦人》第31/32期(合刊)

 编辑|邓丹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