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新生第一堂思政课背后的故事:从“第七教学楼”走进复旦

2019-09-09|复旦人物

9月6日下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为3300余名复旦新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今年也是她第三年为新生们上思政课,也是2019级新生们在复旦上的“第一节课”。

思政课的主题是《为祖国成才 为强国奋斗》。面对“70大庆新生”,面对即将与祖国一起开启新征程的青年学子,焦扬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线,同大家讲起了复旦人与祖国、与时代的关系,并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大家定位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在接力奋斗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作为师长和学姐,焦扬书记还以亲眼所见和亲身所感,给大家讲起了复旦“第七教学楼”的故事。

众所周知,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共有六座教学楼。但是在研支团的心里,复旦还有“第七教学楼”,这指的是复旦每年派往西部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伍。

第十六届研支团队员的学生赵子涵

今年是研究生支教团赴宁夏西吉支教的第20个年头。队员们接力坚守,改变当地群众的教育理念,用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激励山里的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2019级新生中就有一位来自“第七教学楼”的孩子,她是复旦大学第十六届研支团队员的学生赵子涵,她从遥远的新疆拜城走来,她走到了“心里觉得很厉害”的这所大学。

赵子涵就读的拜城县第二中学

赵子涵说,复旦研支团的老师自发筹集书籍创办了“旦曦书苑”,又开展了“一张明信片”计划,这些活动让她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真的非常大、非常广阔。当时我心里想的就是,我也想拼尽全力,努力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她总是把对研支团老师的情感、对复旦的情感记在心里,每当学业压力过重的时候、每当感到前途迷茫的时候,她就会想起研支团老师:“他们为我们打开一扇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窗户。他们坚定、无私、发光发热。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这样的理想信念支撑着赵子涵熬过艰苦的高中时光,走上“刀光剑影”的高考战场,等到复旦的录取通知书,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

事实上,赵子涵并不是第一位从“第七教学楼”走近复旦的孩子。早在2013年,来自乌江复旦学校的陈洪平就进入了复旦大学,成为一名复旦人。对于当年来到乌江复旦支教的四位支教老师,陈洪平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他坦言,在自己参加复旦的自主招生面试前,四位老师给了他许多的帮助,帮助他进行模拟面试培训,给他提供了很多信息,更给了他人生方向和规划的引导。“当地的同学,在那个年龄段和环境中,获得外界信息的手段是非常匮乏的,但是支教老师的到来给予像当年的我一样的那些同学,一个了解到更多信息的窗口。”在课堂之外,乌江复旦的孩子们从支教老师身上得到更多的拓展知识,这些知识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走出去看世界的种子,一颗成才的种子。

陈洪平就读的乌江复旦学校

对于陈洪平而言,他和支教老师们的缘分持续了整个大学时光:“上大学之后,我还跟支教老师们保持着联系。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或是选择,我也会寻求他们的建议,给我一些方向上的指引。”这份缘分在未来也将一直续写下去。

2018级的杨柳同学也是从乌江复旦走出大山,走进复旦的孩子。杨柳同学说,自己原本是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是一位支教老师改变了他:“有一次因为调皮,我被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但是在课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课上的批评并不是真的想指责我,而是对我寄予了比较高的希望,这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支教老师的认真负责和关心体贴而深受触动的杨柳最终发奋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一直以来向往的复旦,也充分体会了支教老师们在课堂上一直强调的复旦精神,以及属于复旦的自由和严谨。

这些从支教地走进复旦的孩子们无疑是幸运的,他们也时刻不忘自己身上成长成才、建设家乡的责任。如果说研支团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那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悉心浇灌这粒种子,耐心等待它开花结果,等待着用自己的方式为建设更好的西部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洪平说,他的梦想是学成回家乡行医。在家乡,只有镇上有正规医院,看一次病单程要一个小时,他想着改变这一切。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与其说我改变了西部,不如说西部让我变得更加饱满”,这一句句质朴的话语,都是支教队员们在西部大地支教后的感触。20年来,复旦大学研支团共计派出297人次、296位队员赴宁夏西吉、贵州息烽、新疆拜城、云南永平四地七校开展支教扶贫服务,教授20000多人次学生。研支团队员们在广袤的西部大地挥洒青春,支教生活为复旦学子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受到了更深刻的教育。未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也会继续前行在西部的广袤土地上,让更多有志复旦青年到西部去,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用真心、用行动诠释“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用青春和热血浇灌更多西部大地上的希望之花。


 来源|“复旦大学”公众号

 整理|潘晨 王雨薇

 摄影|慕梁

 编辑|邓丹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