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举行庆祝母校建校116周年座谈交流活动暨第十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

2021-05-26|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图片

5月23日,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举行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6周年座谈交流活动暨第十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校友会刘超会长、顾惠珠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卢荣富、连伟舟副会长等校友代表共40余人参加活动。

图片

图片


活动由卢荣富副会长主持。伴随着“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的熟悉而亲切的旋律,全体校友合唱《复旦大学校歌》。随后,来自不同时期不同专业的校友分别发言,回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文娱活动的点滴回忆,畅谈复旦人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感怀母校历史变迁和蓬勃发展,抒发对母校的深切热爱和感恩之情。


图片

卢荣富副会长主持座谈交流活动



校友合唱校歌


图片

图片

厦门校友唱响复旦校歌



校友代表发言


图片

卢伟锋

1995级本科2008级博士上医校友


自1995年进入母校学习,到2003年来厦门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6年的时间,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在坚守一线工作岗位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是一名复旦人而感到骄傲。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我人生最重要的三个学习阶段都是在复旦度过,因此我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纯粹的、终身的、难以割舍的。2018年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成立后,我毅然离开了原单位,投身工作于母校创办的医院中,此后又被省委组织部派遣至美国进修1年,目前在厦门医院以复旦的标准要求自己和服务于病患。看着平时一起工作的都是复旦系统的良师益友,日常生活中又融入于复旦厦门校友会温暖的大家庭,我感觉自己重新回到了母校的怀抱,虽然我的内心从未曾离开过。我为自己是复旦系统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为自己能够以复旦的校风去影响和服务他人而感到自豪。

今年母校已经116岁了,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校庆座谈会,借此机会我想衷心地对母校说声感谢,祝福母校116周岁生日快乐,我将继续以义无反顾的精神积极为复旦校友会大家庭贡献我的微薄之力,以更专业的技术和更崇高的态度服务于人民,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

图片

陈毅勇

2012级化学硕士校友


时间的洪流,一如既往,奔腾不息,母校已经度过了116年的岁月,在此真诚地祝福母校越来越好。不知不觉中我也从母校离开了六年,依稀记得六年前踏上地铁那一刻的泪流满面,在这六年里也很少回到母校再次感受校园的静谧,匆匆几次都未能重温那朝气蓬勃、听听那讲座。

在校的短短几年时光,复旦不仅教会了我知识,培养了我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锻炼了我非功利心的处世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在复旦我很幸运的收获了人生的挚爱,让我收获了人生的另一半,感恩复旦。在离开复旦的这六年里,我时常记起人生第一次用公共浴室的不知所措,记起图书馆的紧张备考,记起北区篮球场挥洒的汗水,记起丰富的活动、大师们的讲座与思想碰撞。更是怀念与同窗一起为学校周边学生辅导的时光,怀念与同窗一起在光华楼草坪上互诉心声的启发,怀念与师兄弟一起百里骑行的激情与欢乐。曾经在未知领域摸索,屡败屡试最后取得实验成果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战胜工作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来厦门工作后,我很荣幸找到了校友会大家庭,结识了很多优秀校友,获得了来自校友们的关爱,希望校友会这个大家庭可以和母校一样越来越好。

复旦给予了我太多,我以复旦为豪。正值当年,愿母校更好,所有校友们与母校共成长,愿有一天大家都能成为母校的荣光。

图片

乐智强

1988级哲学专业校友


光阴似箭,转眼复旦已经116华诞了。2005年复旦百年华诞时,我有幸回到母校参加了百年校庆活动,母校上下洋溢着热情的光彩,沉浸在一片浓浓的喜庆氛围中,我以自己是复旦的学子而感到无比自豪,也感叹于母校的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既感叹母校的发展壮大,很多地方旧貌焕新颜;同时也感慨自己曾经熟悉的一些角落,人是物非,一些场景只能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学校的荣誉,也是个人的荣耀。每当母校取得重要成果,自己虽然未参与其中,但总为母校感到骄傲。我衷心希望母校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我感到骄傲,让我更加以复旦学子为荣。而我,即便此生不一定能够创造优秀的成果,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也将努力做好本职、用心服务社会,努力打造复旦学子的良好形象。

图片

彭淞

2007级企业管理博士校友


从复旦毕业一晃已经10年,回首母校,变得越来越好,管院的新院区已经快建成,年底启用,据说还引入了星巴克、大食代,有设计了冥想室、健身房和剧院,找时间要过去好好的享受一下优美环境。特别想念母校的一草一木,记得在学校的时候,当时的管院离研究生宿舍最远,每天就骑着个自行车,穿行校园。一年四季,校园的风景让人记忆深刻。尤其是秋天到来,一阵风过,林荫大道就飘下了雨一般的黄叶,就从一片叶雨中穿行而过。母校的讲座也特别精彩,经常能请到名师大咖,所以平时最喜欢到北区大门口的公告栏,看看今天又有什么讲座信息,排好时间,挑上喜欢的课题,享受一场场文化的盛宴。

带着母校的谆谆教导,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回到厦门已经十年。母校的光环、母校给予的知识积淀、母校给予的平台,都是我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助攻。每每提起复旦,引来的都是周围的啧啧赞誉,母校的光环引领着我们不断成长。在母校学的是管理,现在从事的也是管理工作,导师传授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不但有利于我们为所在的企业更好的工作,而且还把我们导师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加以发扬光大,学以致用、学以明志,这是我们作为复旦学子能为母校做的最好的贡献。

回到厦门,很高兴加入厦门校友会,荣幸认识了在座的诸位校友。我们为校友会作出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得到了校友们许多的帮助。借此复旦大学116周年之际,祝母校蒸蒸日上,越办越出色;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图片

曾志华

1986级电工专业校友


很高兴能参加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组织的庆祝母校116周年校庆座谈会,与优秀的校友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无论是校友们分享工作中的先进管理经验,还是生活上的健康科普知识,每次都是收获满满。所以每次校友会的活动,我都积极响应,乐于参与。如果能为校友会、为校友们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乐此不彼。

一入复旦门,终身复旦人。母校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也是我们一生的牵挂。借此校庆116周年之际,衷心祝福母校116周岁生日快乐!

图片

陈雯

2007级经济学专业校友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彼时曾相与,不问天有涯。

转眼间,自初踏复旦校门的那一刻,至今已过了14个春秋。我想,不论身处何地,居于何职,处于何境,心于何求,我将永远记得在母校求学时光的这份美好和感动。母校所教会我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将谨记于心,仔细地将这份源自心灵的体会和感悟深埋收藏。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作为复旦人,我们将始终牢记恪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用自己的双脚去探索、去发现世界,把热血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用自己的力量传承和发扬复旦人的精神和品质。

一朝复旦人,一世复旦情。感恩四年美好的校园时光所教会我的点滴,所结识的良师益友,那将是我这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时光虽逝,青春常在。愿我们永远保有那颗热忱的复旦少年心。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愿我们永葆一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图片

甘文伟

1988级国际政治专业校友


关于自由:其实是怀着撞死在复旦门槛也风光的心念,第一志愿填报了复旦,但心另有所思。未曾想,可能是头太硬,竟然得以破门而入,更竟得以师从当年中国最年轻的教授王沪宁老师,学习国际政治。

复旦,确是大学,大大学之气度。1988年,恰逢改革开放10周年。每天晚上,校园里都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尤以议国议民居多。所有学生都住在一个校区内,群情尤其可以激昂。3108教室,复旦顶级演讲的地标,窗户外经常挤了好几层伸着脖子的同学。3108教室,梦开始的地方。自此,天下自是己任;自此,天下小;自此,心飞。

关于无用:1992年,毕业,进国企外贸公司人事部。在位于角落的阴暗的办公室里,重复而单调的工作。紧想着用大学所学,却发现初中足矣:工资表、名字、数字,具体而乏味。期初,尚有资深同事路过,如赏观珍稀般,评“此锅是复旦的”;不日,无人理会。无用。申请到业务部门,买货卖货。一日,老总进来,教导极为简洁扼要:做生意很简单,就四个字,“低买高卖”!。此四字,一直绕耳至今;高深之生意,国贸专业四年科班,竟可浓缩至这四个字。但指点国之大事与油盐酱醋塑料米之无关,实在连“风马牛不相及”也无法形容。

自幼崇尚法律,复旦所得亦是“法学士”,因此也自觉应是法学人士了。下定决心,弃商从律。自觉得知法天下,法可明理断世事。首案,一套家俱的买卖纠纷。论国之大事,至此已然拆分为以整套家俱为世界、以配件为具体之国而议之。

关于自由而无用:自由,基于精英的老师和学生的信心。历3108的浸润,自此拥有了自由的眼界、敢于自由的思想,一颗自此再也不受束缚的复旦心,于无形中用于一生。“无迹无痕四载浸润,有声有色半世追随”。

图片

梁青

2013级病原生物学博士校友


初入复旦,对自由无用完全不得其解,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有用之人,何以在进入复旦后要追寻无用的灵魂?伴着这样的不解开启了博士课题的研究。前期实验开展相对顺利,却在一个关键步骤上重复数次无法突破,随着毕业时日临近,心急如焚。无意中看到杨校长在2011年毕业典礼的发言:“何为自由无用?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行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或许,乍一看来,很多东西看似无用,但很可能这些无用恰恰是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在本质上,无用之用常常胜于有用之用,因为精神价值永远高于实用价值,因为它满足于人的心灵需要,它将注入你们每一位的终生。”原来无用之用,是首先要去除心灵的桎梏,远离功利之心,认清自己所做的所有可能百无一用,但仍可静心为之的信念。尽管这几个月课题毫无进展,但却让我对科研产生了真正的敬畏,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不能将功利的目标作为我的终点,调整步伐,重新出发,我居然感受到了“无用”的幸福所在:所有选择的动力来源于内心,而非外在的强迫力,“自由”并非散漫,而是指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之后甘愿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并勇敢承担其所有可预计与不可预计的后果;“无用”不是没用,是追求初心而非功利目标;最后,将这种自由无用化作坚毅、隐忍、等待融入到灵魂中,这应该就是杨校长所说的让复旦成为心灵和想象力展翅飞翔的地方。

感恩母校,给予我太多,让我师从一位非常好的导师,即使工作多年,导师依然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时时鞭策着我努力向前,让我从心底生出力量前进。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将所有过往归零的同时,带着复旦给我的“自由无用的灵魂”重新出发,希望同样能够将这种信念传递给我未来的学生们:能够不为外界诱惑所干扰,不为权益丧失本心和初衷,精专于自己的专业,不为功利的目的去追求,相信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图片

徐婷

2005级金融专业校友


很高兴来参加复旦厦门校友会组织的庆祝母校建校116周年座谈会。我是2005年入学复旦的,那一年恰逢复旦百年校庆。毕业后工作和生活辗转于各大城市,上海、北京、台北、厦门,算算竟已经毕业十三年了。

我跟复旦很有渊源了,我和先生是在复旦校园里认识的,他当时是来复旦求学的台湾学生,现在我们全家在厦门定居。

我是2016年加入复旦厦门校友会,比较常参加的校友会活动是羽毛球活动,未来也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校友会活动中来。

最后,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图片

洪涛

1962级中文专业校友


我是196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到明年就整整六十年了。在校期间,我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和考验,受到了母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的熏陶。

1967年从母校毕业54年来,我在上海当过百货公司营业员、师范学校和高校教师。1985年调到厦门日报当新闻记者,采访过五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李光耀等外国政要,采写过六千多篇各类新闻作品。被评为高级记者,担任过厦门日报政文部主任、福建省新闻专业正高级职称评委,还荣获厦门市劳模、福建省首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等称号。所有这些成绩,都与复旦母校的教育和培养分不开。

在母校116周年华诞之际,我更加感恩母校,衷心祝愿母校生日快乐!越办越好!


黄美晖校友带来了他专门创作的诗作《庆祝母校建校一百一十六周年有题》,进行现场展示并深情朗诵,共同祝贺复旦116周年校庆。


旦复旦兮道太玄,满园桃李五洲连。

百年建树酬宏愿,十载创新种福田。

任重腾飞兴伟业,恒隆志德育新贤。

华诞喜庆今兹祝,教学相辉永向前。


图片

黄美晖校友展示原创诗作


第十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


图片


座谈交流会后,召开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会议由顾惠珠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共计16名理事成员参会。会议总结回顾了2020年审工作情况,校友会已按照市民政局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要求,顺利通过市级社会团体2020年年度报告审核。会议还就下半年校友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为谁盛开花满路

旦复旦兮心如故

  祝母校116岁生日快乐!

来源:“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