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举办敬老迎新活动

2020-11-04|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敬老、迎新是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的传统活动,今年校友会首次将两项活动合并举办。这也是自今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校友会恢复的第一场线下活动。

2020年10月24日上午,校友会邀请到臧慕文(80岁,化学系)、管珩(79岁,医学系)、盛瑞媛(79岁,医学系)、程天权(74岁,国政系本、法律硕)四位老学长,7位2020年毕业来京工作的校友代表与校友会徐永前会长、华伟副会长、黄平监事长等校友会主要班子成员和杰出校友代表欢聚一堂。本次活动由秘书长孙宗佩主持。




孙宗佩秘书长

07届世经所硕

孙宗佩秘书长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敬老迎新’是校友会的优良传统,今天邀请老学长与年轻校友们相聚于此,既要向老学长表达校友们的敬意,也希望学长学姐们的人生经验与工作中的感悟可以对年轻校友有所启迪,希望校友们可以感受到校友和校友会的温暖。





徐永前会长

89届法律系

徐永前会长首先介绍了北京校友会的基本情况。在谈到校友会成立初期时,他回忆起那时校友会条件有限,日常开会多数是到首届会长孙越崎老家中。作为1992年就加入校友会的志愿者校友,他见证了校友会的发展。目前校友会有多处办公地点,有专职工作人员,有一批热心的企业家校友捐款捐物,有志愿者校友奉献时间精力。他希望更多的校友加入志愿者团队,也希望校友们在国家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贡献复旦人的力量!





华伟副会长、上医会长

85届医疗系

校友会副会长、上医会长华伟谈到,今年年初国内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复旦校友,特别是医务工作的校友义不容辞的加入了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复旦北京校友会也组织校友进行捐款,组织“燕曦学苑”线上分享活动,开设“医疗健康”版块,分享相关医学知识。希望老学长们身体健康,希望新校友们工作顺利。





李莉校友

82届新闻系

活动第三个环节由杰出校友代表上台分享。首先发言的是校友会老秘书长、82届新闻系李莉校友:“每次参加校友会的活动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特别是常听到年轻校友说‘找到家了’。今年校友会创新,把敬老和迎新合在一起举办,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祝愿我们的老学长快快乐乐每一天,希望年轻校友积极加入校友会志愿工作,为校友会发展添一份力!”





吴方迪校友

82届化学系

82届化学系吴方迪校友:“我82年毕业来到北京,上个月刚拿到退休工资。38年,我见证了中国计量科技的发展。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校友来讲,个人努力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国家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发展,要珍惜时代的发展。努力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要服务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好团队建设,社会的建设,自己尽心尽力,我觉得就问心无愧了。”





姜新浩校友

87届国政系

87届国政系姜新浩校友:“刚刚徐会长介绍,校友会为了校友们更好的联系,安排了三处办公场所。我们在北京有几万校友,所以大家并不孤单。希望新的校友能够利用好校友会这个平台,让校友会成为校友们真正的‘家’。”





陈强虎理事

86届国政系

86届国政系、校友会理事陈强虎校友:“加入校友会,感受到校友的温暖。在校友会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成长。盼望新校友以后多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我也会继续为大家做好服务。”





许轲校友

06届法律系

06届法学院、法学院北京联络处负责人许轲校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生根的同时,不断扩展自己一点额外的技能。比如说复旦法学院就倡导我们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这个一定能够在你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帮到你,一定可以让你走得更远,在更高的平台看世界,也把自己带向更高的平台。”





穆瑞田校友

87届物理系

活动第四个环节是向四位老学长赠送纪念品——“梅兰竹菊银制书签”,由87届物理系穆瑞田校友赞助。他介绍到:“今天是敬老活动,来的几位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学长,是君子,都有学识。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因此选择了‘四君子’书签,赠与四位老学长。愿老学长们身体健康。”

第五个环节是邀请七位2020届毕业来京工作的校友代表上台自我介绍。大家介绍了自己的院系和工作单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都表示很高兴加入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的大家庭,愿为校友会发展贡献力量。校友会徐永前会长、华伟副会长、黄平监事长、孙宗佩秘书长几位代表校友会向新校友赠送了北京校友会帽子和布袋子。



程天权老会长

70届国政系本

83届法律硕

程天权老学长作为校友会的老会长最后总结讲话:“每年校友会都会到90岁以上老学长家里拜访,邀请80岁以上老学长聚一聚,今年情况特殊,所以范围小一点。今年把敬老和迎新合在一起,使我们这个活动充满了生机,也增强了校友间的凝聚力。目前我们国家发展的很好,对世界也做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不能骄傲,要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个时代是一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要重视高科技。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和世界交往,用大国国民的正确形象和正确的心态,充满自信,但又谦卑的和世界人民交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程天权老会长还分享了自己对“校友会”的理解:寻找温暖,分享温暖;分享思想,头脑风暴;分享资源,扩宽朋友圈;志同道合,共同进步。


最后,出席活动的校友们集体合影留念,留下这份珍贵的回忆。

感谢陈强虎理事、穆瑞田校友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来源:“复旦北京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