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管理学院MBA贾玉华:未成良医,不忘初心
文章来源:2024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3级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蔡国楠
贾玉华:2008级管理学院MBA,现任欣医佳企业合伙人,欣凯医药医学总监。
若无意悬壶,何不为商贾——与旦相遇
最初,贾玉华1994年本科入学时,选择了医学,成为一名临床医学系的学生,直至本科五年落下帷幕,她仍然对行医葆有一颗赤子之心。由于在本科阶段参与了很多学生工作,毕业后,摆在贾玉华面前的有三条路:行医、从政与从商。由于当时仍然怀抱着一个悬壶济世的梦想,贾学姐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临床医生。然而,真正在肿瘤内科开始自己的医学苦旅后,贾玉华才意识到尽管自己非常热爱这个职业,自己强烈的同理心却致使自己不能够完全无视病人的痛苦,因为作为医生需要一些钝感力,才能维持稳定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从而她最终在行医两年后选择放弃这条职业路径,裸辞后加入了一家中美合资的初创企业——欣凯医药,并与公司一同成长至今,见证了欣凯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纵向一体化历程。
2008年,“在企业历练到一定阶段后,我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支撑自己适应公司规模的扩大”,贾玉华遇到了事业发展的瓶颈,于是她选择回归校园。综合考虑之后,贾玉华最终考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管院的学习经历使她获益良多,帮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她打开了颇多思路。其中令贾玉华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叫做《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在理工科学生所擅长的逻辑学内容之外,还涵盖了对人文精神、人性洞察和组织理解的阐释,这些管理科学的知识架构无论是对企业的高级管理者还是创建者都十分有帮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与旦相识
贾玉华认为自己进入管院是为了补足自己的短板的。事实上,在管院的学习经历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和知识架构的完善,还能在更大程度上感受来自复旦的人文氛围,认识各行各业的同学,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和人脉网,共同成长,彼此支持,收获受用一生的友谊。
“虽然在所有的研究生同学心目中,我是一位医生,但是我所有的本科同学又都认为我不再是一名医生了。”于是贾玉华就自我定位为一位跨行业的交叉型人才,因为曾为医生的经历,使她能够理解医生和患者的需求,甚至可以牵头或协助开展学术研究,原来的临床和科研功底并没有荒废,反而对现有的工作大有裨益。在本世纪初很多医药企业都是带金销售模式的背景之下,欣凯医药最初就选择走学术推广的路线,这就需要像她一样有学术背景的交叉型人才加入。而这种营销模式同样也不断反哺着他们,令他们能够顺应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推陈出新,后又创建了子公司“哥特网络”,完成从web2.0时代搭建医生博客站进行医患沟通,到移动互联时代推出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SDM)系列APP,累积医疗大数据开展学术研究,再到智慧医疗时代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决策的蜕变。公司始终秉承着学术理念,追寻科技发展,在服务于医患的同时,合理合规地获得商业回报。
回顾弃医从商的历程,虽然没能在临床一线救死扶伤,却因为所在企业研制生产的药品救治了上千万的慢病患者,也同样为他们解除病痛;与中国医生共同成长,为他们提供武器;所创建的网络平台和疾病管理工具,倡导与疾病共生存的慢病管理理念,汇集了医疗大数据,开展学术研究,帮助中国医生走上国际学术舞台,在智慧医疗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这些工作,从另一个维度上,一样是在为医药事业做贡献,并未违背悬壶济世的初心,想到这些,贾玉华已经释怀。
巍巍学府,作育英才——与旦相知
从管院毕业后,贾玉华仍不忘饮水思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连年参与校友捐款,包括书香计划、年度捐赠计划和管院新院区捐赠等,虽力量微薄,却永怀感恩之心。她还积极参与了管院举行的许多校友活动,并觉得其中“校友健康跑”最有意义,令人豁目开襟。这是一项针对校友及其家属的运动会,前几年,贾玉华都是带着女儿去参加亲子活动。2014年,在已经上初中而不再参与亲子项目的女儿的支持下,贾玉华尝试报名了“校友健康跑”中全长4.2公里的微型马拉松。由于常年保持健身的习惯,贾玉华在初次尝试时,就出乎意料地夺得女子组冠军,也正是这一个契机,她获得了复旦乐跑协会的入会资格,成为了一名业余马拉松跑者。加入乐跑协会后,贾玉华也认识到了来自不同学院更多志同道合的校友,感受到了复旦红砖墙下的浓浓校友情谊。在疫情前几年,她还加入乐跑协会秘书组,利用自己的医学专业背景,为协会捐赠医药箱,担任医疗志愿者,协助组织训练、比赛和年会等活动;还带着“复旦乐跑”的小旗,跑过国内外数十场包括芝加哥、东京、柏林和伦敦等大满贯赛事的马拉松。
“即便有贵人相助,仍需要良师指引。”贾玉华的导师包季鸣教授也是一位良师,他不但创办了自己的弟子会,呼吁大家抱德炀和,实现共赢,还倡导所有人都需要终身学习,学而广才。因此,贾玉华建议各位学弟学妹不但要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广结善缘,同时也要博览群书,从历史传记和名人传记中汲取精神滋养,从书中觅得良师益友。同时记得坚持运动,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永怀感恩之心,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回馈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