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的书法情结

2020-11-06|校友投稿

作者:周洪林

过去五年间,本人有六种书法创作、编著结集,其中有关学校发展的,是《复旦学者书法鉴赏》。

得到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文科科研处的资助,时任高教所熊庆年所长、档案馆周桂发馆长、征集研编室杨家润主任等的支持,在苏步青题签、宗有恒等编写的《名人手札》等近百种书刊报基础上编著的,《复旦学者书法鉴赏》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初版、2019年第二次印刷。全书收100多年来,曾经或正在复旦任职、毕业的马相伯、陈望道、周谷城等83位复旦人的140幅书法作品,并附以鉴赏文字。

该书缎面精装、豪华气派,出版社获数码印刷金奖。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入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收藏。日本国立图书馆称该书是“本馆新增的、很有价值的收藏品。”书中提出并论证的《学者书法的三种境界》万言专论,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于2017315日,由中国网全文转发,作为向全国两会的献礼。

《复旦学者书法》有四个主要内容、特点:

一、百年校庆时,本人在《复旦教育论坛》上说:一百年来,复旦大学培养了近二十万人才,作出了70多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术创新。其中之一,就是书法。书法之于复旦,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深厚人文底蕴,有全国性的领军人物,有书画篆刻研究会等社团代代相传,有在各方面的深入探索,有经常性、群众性的教学、展览活动。

复旦人于右任书法,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振濂,置于其所著《中国现代书法史》的封面,他认为于是现代中国书法第一人。此前孙洵的《民国书法史》,亦将于书置于其著作封面,可谓不谋而合。现代最杰出的章草大家王蘧常,得到冯其庸、日本《书道》杂志等高度评价,书画鉴定大家谢稚柳说他的章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世称“二十世纪四大草书”:复旦大学于右任、王蘧常,南京书画院林散之,陕西师范大学卫俊秀,于王处于第一、二位。还有硬笔书法先驱者沈子善,其代表作《钢笔字的写法与练习》,1962年时累计印数达786000册之巨,创书法著作印数的最高历史纪录。

一所大学、一个单位,一个学科、一种艺术,在一个时期内,能拥有三位有事实证明的、被社会所认同的该领域的领军人物,这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740所普通高校中是罕见的。由此足资证明:复旦学者书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是现代中国学者书法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具有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

二、人文底蕴、学术造诣,对书法创作的重大影响。复旦学者书法中的许多作者,他们并不以书法创作闻名于世,但是其所在专业的全国领军人物。而他们的书法,之所以出落得那么见多识广、韵味深长、大气磅礴,这正说明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术造诣,对提升书写者精神境界的潜移默化力量。

其中佼佼者如:“中国西学第一人”、信达雅翻译标准提出者严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开拓者、中华医学会创建者、首任会长颜福庆,中国气象学、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现代汉语修辞学奠基者陈望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田汉,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立者苏步青,中国实验胚胎学开拓者童第周,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者谭其骧等无不如此。

特别是史学大家陈寅恪,他以非凡的毅力、意志、智慧,成为创文化纪录最多的中国人:1、近20年间读了复旦、柏林、哈佛等中外八个大学。2、比较研究了汉、英、梵等22种语言。3、牛津大学创建700多年来,聘请的第一位华人教授(因眼疾未成行)。4、提出“敦煌学”学术概念、学科名科。5、代表作双璧,开隋唐制度史研究新时期。6、双目失明之中,以10年时间,口授80万言《柳如是别传》。7、胡适认为:“寅格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8、他和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弟弟陈衡恪,是国人中惟一以一家三代四人入《辞海》者,比800多年前宋代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一家两代三人还要多。

三、对书法创作的审美理论探索。复旦人的书法情结,是比较丰富全面的,毛笔与钢笔、创作与理论、教学与研究、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都有广泛影响。以书法理论研究为例:

文博学院沃兴华,他有以理论系统性著称的《中国书法史》,观点独特性著称的《米芾书法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的皇皇三大卷、5680页的《金文大字典》(三人合编)等二十多种,论书法理论专著之多,无论在全部中国书法史,或整个当代书法界都是罕见的。就本人曾经阅读、比较过的若干种论,在思路的融会贯通、通感,资料的引经据典熟悉、丰富,观点的独特、鲜明上,亦在同类著作之上。他说“我学习书法自颜真卿开始,先楷书,后行书,有了大致模样,然后学习米芾。”“不仅临他的字,而且看他的书论,阅读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评论。我发现米芾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痛苦的灵魂,生前死后直至今天,饱受侮辱与损害。他的书论灵光闪耀,同时夹杂着感情的偏激,他那痴迷的学习态度和颠狂的创新精神旷古未有。二十年来,米一直让我着迷,无论在学习名家法书还是民间书法的时候,时常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米,获得方法上的借鉴和精神上的激励。结论是:米是宋以后中国书法史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还有高教所周洪林,提出并论证了技法、学养、襟怀学者书法的三阶段、层次、境界,逐步演变、提高、升华的心路历程万言专论。其意义在,作者阐述了历来被书者所强调的下苦功打基础临帖、技法的重要性,与不被人们所普遍注意,甚至终其一生也未意识到的学养、襟怀之间的关系。指出有些人之所以学书几十年,临某帖一百、二百、三百遍,直至八九十岁,其书法反而明显不及并不以书法为业名世的学术大家,其原因就在前者于书法之外孤陋寡闻、不学无术,终其一生始终仅在书法圈内打转,死抠八法,进去了出不来,只有像没有不像,只有别人没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风格,沦为别人的复制品,起了照相、扫描、复印的作用,失去了个人生命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各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名家、大家,因其深厚的传统文件化底蕴,乃至富有思想家的特征,一旦关注、涉足致力于书法艺术创作,往往审美比人强、切入比人准、进步比人快、境界比人高,得超脱高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之妙,除心浮气躁、矫揉造作、迎合媚俗之弊。这正是他们高于前者的独特优势或奥妙所在,也由此衍生出为何史上大家业余多的一个悖论。

四、鉴赏文字:作者身世、学术、书艺三者兼顾。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附有56000多字的鉴赏文字,介绍书写者的简历、专业、书艺。对于成就巨大的,则以较多的篇幅,论列其学术与书法的互为推动、相得益彰。

这里以62卷文集而位于中国著作等身之首的顾颉刚为例。他与谭其骧创立禹贡学会、与傅斯年等发起组织中国史学会。在其主编的《古史辨》杂志上,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代史学说。他在古代史、民俗学、经学史等三个领域,均有开拓者的贡献,为古史辨派、禹贡学派等两个学派的创立者,有自己系统的认识论、方法论,培养了历史地理学领军人物——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三驾马车”,影响该领域整个一代学人。他还是规模浩大的标点《资治通鉴》总校、《二十四史》总其成。论其学术贡献之多、之大、之深,他是中国史学界划时代里程碑式人物。如此博览群书、著作等身、广为建树的一代大家,其墨迹所显现的识见、大气,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中国,一向以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而自豪。中国传统文件化,在国内最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是唐诗,在世界上最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艺术是书法。《复旦学者书法鉴赏》,它集中展示了复旦书法成就与其在全国的地位,对书法艺术审美理论的探讨,包括书写者的身世经历、人文底蕴、学术造诣等。这对于提倡通才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都是有益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