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奋是怎样炼成的——《牛津笔记》读后

2020-11-06|校友投稿

牛津笔记

张力奋 著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吓一跳。我是没有资格写这篇小文的,但是一个月内,在集中精力逐字欣赏了力奋学长的《牛津笔记》后,我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力奋老师的《牛津笔记》一个月前在沪上出版,为他做推介和书评的都是他的好友和各路大家,我怎敢妄言一二?但是念及我9月2日抵复旦新闻学院门外,蒙他当面亲赠新作,并嘱托我“如阅后有感想,可写读后感。”现在,书已阅完,很是感佩,不写岂不是欠了一债?


力奋是怎样炼成的——《牛津笔记》读后


文/唐中 1986级新闻系校友


北大教授、知名经济学者张维迎对于本书的推介中有“我在牛津读书三年,就在张力奋客座的新学院,且在同一栋宿舍。他的视野,让我见识了当年未曾看到的牛津。”张维迎教授是我硕士阶段北大老师,与力奋老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同一时期在英国留学,分别在牛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和莱斯特大学攻读传播学博士。但是他们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高层经济政策制定的智囊、严谨的经济学人,一位是从八十年代自由空气弥漫的复旦校园走出去的新闻教育从业者,即便是同处于同一片英伦天空,他们的视野所及、从周遭环境汲取的养分,一定既有共同之处,但一定也看到了别样的风景。


通过对此书的赏读,我解开了长久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个谜团,那就是“力奋是如何炼成的”,且听我在下文细细道来吧。




2017年4月18日  牛津新学院

张力奋到牛津访学后第一张留影


力奋教授并没有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背景,他的主业是新闻传播,在复旦所学专业为新闻学,在英国留学主攻传播学,但他在英国留学深造之后,长期供职于诞生在英国的老牌国际性金融媒体——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集团。他曾任《金融时报》副主编,后在伦敦创刊FT中文网并担任总编辑。他的亲力和全情付出,让这个新诞生的政经网络媒体既沿袭了母体的办报风格,又更适应于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律——以网络版形式在中国迅速生根开花,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财经媒体中独树一帜。FT中文网带来了高举高打的国际范儿,站在全球视野并立足中国本土,对中国如火如荼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实践做了相当多的深入报道和精辟剖析。


在他创刊FT中文网并带领该互联网媒体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期,我供职于国内几家著名商学院和金融学院,我的工作职责之一是要在国内几家知名财经媒体上推广教授在经济金融领域的最新“洞见”,所以作为力奋教授的学妹,我就多次叨扰力奋教授和他率领的精兵强将团队。于是一拍即合,一方供应教授新锐观点,一方提供高端媒体平台,合作非常愉快。现在赏阅《牛津笔记》方知,名家专栏一直是《金融时报》的特色,为它写专栏是一种崇高荣誉。有位牛津院士一直为该报写了47年园艺专栏,他的学术领域却是古典学,园艺只是他的个人爱好。牛津跨领域的牛人、妙人实在是太多了。


在FT中文网连续几年在北京举办的盛大年会上,坐在后排的我,最期待看到的是临近结尾的“总编访谈”环节,即力奋兄闪亮登场时刻。只见他顶着锃亮的智慧大脑,蹬着锃亮的皮鞋,很英伦范儿地走上台前,与坐在他身旁的访谈嘉宾(往往是世界级的经济金融圈知名学者或政要)握手、对坐,继而一阵磁性的男中音散布到全场——他用标准的伦敦腔开始向嘉宾提问,于是一场事关全球、事关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高端对话就这样开始了,全场屏息。当然随着力奋兄的不断发问,对话如顺流而下的扁舟,过险滩,越激流,每当行进到精妙处,全场就会不断响起热烈掌声。


当时,我就在想,力奋兄的政经和金融知识到底来自何方?当读到《牛津笔记》第71页即“2017年4月26日”时,我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力奋兄的笔记,以日记体撰写,每篇除了写出当天有意思的经历外,还会岔开发散,为读者回溯很多他自1988年留英求学以来的诸多见闻趣事,信笔写来,新旧画面不停闪回,如同跨越三四十年的蒙太奇电影,让人在历史勾沉中找到底稿和渊源,在中英昨今对比中找到传承和变迁。当天笔记的开篇新闻照片,他用了一张1991年12月“留英中国经济学会”创办的《学会通讯》封面,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他提到了他的一段经历:有一年,他接到其时由大陆留英学生创办的“留英中国经济学会”当值主席张维迎的亲笔信,请他帮忙担任该学会英格兰中部学区协调人。他在书中写到,“众人之事,我只能应承下来。”


在这封信中,维迎老师写到,“现在学会经费紧张,联系会员的邮票钱你先垫上,等以后组织有资金了,再报销。”也不知道,维迎老师后来是否兑现了承诺(一笑)?不过,力奋学长走出复旦校园、作为中国大陆八十年代最早一批赴英攻读传播学的博士生之一,那时经常与在牛津留学或访学的经济学人为伍,受到他们影响,开始密切关注中国经济领域的宏观形势与决策,这对他以后到《金融时报》从事与中国相关的财经金融报道,直至创刊FT中文网,一定是埋下了伏笔。按照他的话就是,“那时经济学定于一尊,统领社会科学与国家决策,是‘显学’,我们社科学生也汇集在经济学堡垒中。”当时的会员中,华生、张维迎、郭树清等学成归来后,很多成为了中国经济金融领域著名学者或者金融家,而力奋学长经过在英国广播公司、英国金融时报的长期新闻采编和管理实践历练后,在伦敦创办互联网财经媒体FT中文网,且办得风生水起,也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在《牛津笔记》中,力奋兄还多次提到了他在英国媒体工作期间领导和同事们给他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就不赘述了,各位有心的读者可以细细品读该书中的相关章节,体悟一下具有国际范儿的优秀财经新闻记者,是一步步如何练就的。


至于力奋兄的伦敦范儿英语,我一直没太存疑,以为到英国留学,讲到如此地步,应该是个中之意吧。但通过此书阅读,才知道力奋学长小学阶段原先学的是俄语,英语基础并不好,以至他抵达英国留学后英语水平跟不上趟儿,他硬是通过在印尼人开的中餐馆端盘子,以及在一位建筑专业毕业却一辈子没当过建筑师而终身从事保险工作的英国老人身边,以连续三年每周一堂口语练习和观摩一部英语原版电影的坚持,而练就一口标准的伦敦腔的。这得投入多大的毅力和心血啊!




作者(右)向张力奋(左)提供新闻学院90周年院庆院史展展品


力奋老师热心公众事务,从留学期间爽快应允担任 “留英经济学会”英格兰中部学区协调人且自掏腰包、自贴邮票、尽职尽力的往事中可见一斑外,他还把这种品质发扬光大到了他的母校母院。就我知道的而言,去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90年院庆,他以一己之力,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以新闻的名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周年文献展”和“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成为90周年院庆期间可供师生们在为期一个月内驻足观摩的重头戏,也为复旦新闻学院90周年华诞增添了厚重的一笔。该展以大量的展品,鲜活地展出了学院的发展史,以及满堂的报纸研究样板,这些都得益于力奋教授那一颗敏锐新闻人的慧眼,以及他坚持不懈的呼吁、收集,有些展品则直接来自于他在全世界游走时的慧眼收藏。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引用力奋兄在《牛津笔记》中反复提到的他在牛津逛旧书店的经历和收获,以及他的观点“不记录,何来历史”。他在三十多年前英国留学和2017年牛津访学期间,不遗余力地收藏一些自印刷术发明以来英国所印刷出版的社科类名家经典典籍的首版版本,有些书他是为回国捐赠给母校(院)图书馆而购买,这些珍品大大丰富和提升了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显现了力奋教授爱校、爱院的浓浓情怀。他还在2019年发起了复旦大学八十年代校园诗人的手稿展,再现了那代人集体记忆中昂扬的诗意。他喜爱收藏记录历史的新闻载体或传播工具,从老式收录音机、图书到地图,直至明信片等,这项乐此不疲的嗜好应该是英国留学和牛津访学经历给他的启迪。因为在他书中,他多次提到牛津大学“习惯记录一切,保存记忆”。




新闻学院中的木椅(张力奋摄影)


长期在英国留学、工作的经历,使得力奋老师一直对“椅子”有着特殊感受。在《牛记笔记》中,力奋老师经常提到他特别喜爱新学院草坪上的木质座椅,有过诸多温情的描述——一张椅子,一块草坪,就是他在牛津读书和休憩的乐园。这正合了他对大学的看法——他认为大学得像大学,有益于学习和思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难得有自己的花园、草坪,何不好好利用?多几把椅子,师生可在大自然环境中休息思考,在露天上课、研讨。于是当他2017年从牛津访学回来,就开始张罗给复旦校园添置椅子的事情。他打电话给了昔日他做辅导员时带过的8413学生曹国伟(现新浪网总裁)和王长田(现光线传媒董事长),他们俩都非常乐意,当即表示出资,以8413的名义向母校捐赠一批木椅,由力奋老师具体精心承办。如今这些椅子,已经在新闻学院中庭、雕塑前和图书馆后草坪上安家,吸引很多老师和学生前去休憩、读书、讨论。力奋老师倍感欣慰,因为这才是他心目中大学该有的气息。


 8413班毕业三十周年与张力奋合影(余双江摄影)




复旦风创刊号封面

1985年5月,《复旦风》创刊号,纪念复旦校庆80周年。这是张力奋第一次主编铅印刊物。他说:我们这代人有铅字崇拜,因为它是奢侈品。


对于力奋教授的书中文笔风格,我想用“奢靡无度”来表达我的喜爱和艳羡。


这本笔记虽为日记,但每篇都很长,记人记事颇具文学色彩,可称是用诗化的语言完成了对他脑海中无论是发生在当日还是回溯到三四十前往事的优美记录。文中妙语迭出,比比皆是,有对风景的细致描摹,对人物的精彩刻画,对新闻和历史事件的娓娓道来,都具有非常美的韵律感和强烈的画面感。以至于当代作家许知远对《牛津笔记》该书的推介词是“张力奋的牛津纪事,是英式essay与中式小品的曼妙结合,它让我想起董乐山、刘绍铭,一种正迅速消失的书写传统。”赏阅此书,我非常诧异于力奋老师如同计算机和照相机般的大储量和精准的记忆能力,以及如同画家般的刻画能力,直到翻阅到本书较末章节,才看到他给出的谜底。原来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复旦新闻系求学期间,他就给自己下了任务——“上大学起,我一直喜欢做一种练习——‘文字速写’,在现场记录所见及五官的感受:街头人流、餐厅集市、海上日出、山峦黄昏,静静观察15分钟,记录色彩、光线、声响、人的神态、对话。”看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他在书中提到,在他2017年对牛津访学接近结束时,他的父亲从上海来到牛津探望他,他和妻子陪同父亲到英格兰一个草原景区旅游漫步。那是个黄昏时分,他惊艳于眼前天空的炫彩晚霞,于是他让妻子陪父亲在前面径直地走,他则走在后面观察天象,记录着大自然绘就的这瑰丽一幕。


当然对于力奋兄之所以能拥有如此曼妙的文笔,在他书中也能找到另一些答案。他基本上每天进行三小时阅读,除了新闻传播学史料文献及专著以外,他还大量阅读英国古代、近现代哲学家、作家、诗人的原著,他在书中比较推崇的有西塞罗、贺拉斯、菲利普·拉金等人,评价他们文笔洗练、非常干净。看来力奋兄通过阅读不仅汲取了他们的思想,还充分吸收了他们的文字表达。此外,力奋学长的文笔具有强烈的画面感的另一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长期的“文字速写”练就的功力以外,一定也与他对于绘画的艺术鉴赏能力有关。在书中,他提到的画家就有英国抽象画派先锋康斯特勃等,即“那个喜欢画方块”的画家。


他对音乐也具有很高的鉴赏力。力奋兄在书中多次提到他对古典音乐的喜爱。他早年在复旦念书时,就是复旦大学合唱团团员,父母又爱好音乐,所以他无论在中英之间,都有音乐相伴。这也难怪他的《牛津笔记》,语句如此具有音乐美,很多片段非常适合朗读。



1983年,物理楼前,复旦大学合唱团合影,张力奋(后排右一)。原照是彩色的。那时进口彩色胶卷稀缺。一位留美的学长回国时带回胶卷,帮忙拍完,又带回美国冲印,每人一份,寄回中国。


写到最后,我不得不提到赏阅此书给予我的另一个震撼是,力奋兄有一颗悲悯济世的心。小到他对生活在英国郊区船屋里的人的温情描写,以及他常常会给街边的流浪者多买一份盒饭,甚至让她先挑选,自己拎着剩下的一份回去就餐;如果这天恰巧忘了没买,他会特别愧疚地对她说声抱歉;大到他对2017年6月发生的伦敦桥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对伦敦某大楼意外失火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灾难所给予的高度关注。此外,他与中国赴英年轻留学生来往甚密,在倾听中不失指导和鼓励;甚至他对周遭的小花小草、猫猫狗狗也给予了很多温情。这一切也许来自于他善良有爱的父母,也许来自于他故乡宁波乡下的乡风,或许来自于经年英国绅士风范的洗礼,或许是牛津各学院教堂唱诗班天籁一般纯净的歌声吧……


对于《牛津笔记》,我已经爱不释手地读完了一遍,我想我下一步阅读的重点是,就是要找出力奋教授在文中提到的诸多历史事件,以及知名记者报人、哲学家、教育家、学者、文学家、画家和音乐家等,百度一下这些历史事件,以及他们的生平和作品,透过力奋老师的视野,向这个世界中推动社会进步并带来真善美的人士致敬。


我因为此书,还增加了个小小愿望,那就是何时能到复旦新闻学院,听一堂力奋老师的课。在书中,他提到他的新闻课上,往往先播5分钟交响乐,然后才给学生正式上课。我羡慕听过力奋老师上课或者演讲的学生或观众们,你们有这么一位有趣、可亲、可敬、跨越中西的资深新闻人做你们的老师,真是太有福了!


感谢力奋老师的《牛津笔记》,给我打开如此丰富精彩的世界,提供如此美妙的阅读享受!



 组稿|复旦大学校友会

 撰稿|唐中

 图源|《牛津笔记》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