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良:升级3D“模”法,将梦想“打印”成现实|科创新势力

2022-06-14|创业梦想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镭镆科技创始人兼CEO张国良深耕的3D打印赛道似乎已经同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相关热点话题绑定在了一起。作为一位对行业有着深入洞见的团队领路人,张国良对于3D打印这一战略型新兴产业“现象级出圈”的思考更具全局观——


“我认为现阶段,国内的3D打印已进入快速成长期,正为制造业的重构带来更多想象空间。”3D打印的本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二维叠加技术;而二次创业的张国良同样走出了一条“自下而上”的突破之路。面向未来,他所领导的镭镆科技会继续立足模具赛道、发力构建技术护城河;并在新一轮制造产业变革的舞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张国良 


2005级复旦IMBA校友, 镭镆科技创始人兼CEO



01 探索应用场景

做3D打印领域里“科技的信徒”


今年是张国良步入职场的第20个年头。站在更高的台阶上复盘曾经走过的路,张国良在“2012”下面标注了一道醒目的着重线。就在这一年,他离开杜邦公司加入创业队伍,成为了一家3D打印公司的初创团队成员。


从2012年到2018年,张国良为了达成3D打印与传统制造业应用场景的“互联”,进行了持续6年的观察与探索。在此期间他曾将目光投向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最终聚焦于被誉为“工业之母”的模具产业。基于这一目标,2019年初,镭镆科技(以下简称镭镆)正式走进了行业视野。



模具作为现代制造业重要的基础装备产业,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在带动下游零部件产品、提升国家整体工业生产效率等方方面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模具市场虽然已具备了3000亿元左右的规模,但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链主企业、内驱动力不足、过度依赖人工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行业的脚步。


“我认为经过过去十年对3D打印技术的打磨,镭镆已经有能力为推动整个模具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做一点事。”张国良对公司的定位是“模具3D打印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也意味着在镭镆,需求是最本质的方向,而技术则是最虔诚的“信仰”。



在国内3D打印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工艺材料设备供体单一、与用户内测需求日趋多样化之间的矛盾。这也促使镭镆将创新的边界沿着工艺、材料和设备不断拓展。早在第一次创业的2015年,张国良为了解决3D打印模具的砂眼和开裂问题,就组建了专门攻关进口打印设备相关打印工艺参数的研发团队。时间证明,这一布局对镭镆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依托于搏击技术“深水区”完成的大量数据积累、以及对公司整体生态要素的全面构建,时至今日,镭镆的3D打印工艺已经走在了“突破想象力”的路上。在这里,3D打印既可以运用超致密打印工艺,让模具表面达到A1以上抛光等级,光亮得如同一面镜子;也可以用一小时打印500克材料的“镭镆速度”跑赢大多数同行,构筑起更加稳固的行业高地。



02 在技术里最懂财务,财务里最懂技术


都说职场需要专才,创业则需要全才。先后两次、历时十年的创业经历让张国良已经习惯了在团队中肩负起一个“多面手”的责任与担当。他是公司目标的执行者、各种问题的协调人、战略规划的设计师……而令张国良尤为自豪的身份则是“技术里的最强财务”。在其优秀的财务技能背后,有着一段和复旦管院长达三年的缘分。


2005年,年轻的张国良卡着“工作经验满三年”的门槛加入复旦IMBA项目,成为班上65个学生中的一个“青春派”。由于周围的同学大多具有相对丰富的职场积累和商业洞察,张国良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多出了六十几个老师”。



时隔多年回望这段求学经历,张国良直言,他在求学阶段获得了“比公司财务人员还要专业的财务知识储备”,这是一笔令他受益终身的财富。“在创业早期求生存阶段,我几乎没有被现金流把控、成本核算这些问题难倒。包括现在,镭镆的财务内控体系也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建立的。”


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张国良欣慰于团队已经从早期的16个成员发展壮大到了100多人,也致力于运用当年在IMBA管理课程中的所学所得为镭镆的人才储备、激励机制、薪酬体系、组织发展等建立起更加科学先进的架构。如果说镭镆在创办之初还是一张“白纸”,那么张国良在上面描绘出的就是一幅坚韧奋进、勇往直前的画卷。



创业十年,在张国良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执念”,那就是以模具产业的数字化变革推动“传统制造”全面走向“先进智造”。在这一大前提下,他的每一个抉择也许不是最“快捷”、最“省力”的,但却一定是距离初心最近的。


2019年之前,张国良的团队一直在使用进口的3D打印机。再次创业后,“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彼时国内的3D打印机生产企业在整体技术、产品体系等与国外客观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张国良看来,“成熟”有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技术壁垒,从长远来看可能会成为公司发展的一个阻碍。



经过反复考量与评估,张国良最终选择了国产的3D打印机设备。而这次选择也成为公司向打印设备自主化迭代与自研迈出的第一步。随着镭镆在提高打印质量、提升打印效率和降低打印成本等维度形成的闭环价值,这家充满朝气的公司也终于如张国良所期望的那样,成长为一家在产业链拥有更大话语权、并向客户和市场持续输出高附加值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03 强链补链,用“柔性的力量”赋能未来


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制造业的“上层建筑”被欧美发达国家长期垄断,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产业链中更多处于从属位置。当下,3D打印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其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的推手作用已经逐步凸显。张国良深信3D打印一定能够与传统制造业碰撞出“智慧”与“活力”的火花,为中国制造业的赶超加码。为此,他和镭镆时刻准备着。


截至目前,镭镆已累计申请近四十项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公司还着手组建了国内一流的金属材料与工艺研发团队,并搭建了相关的专业级实验室。随着其生产的3D打印模具进入到日化包装、3C电子、医疗、汽车与家电等多个行业的模具产业链,镭镆的“朋友圈”和影响力正开始“渗出”产业,并尝试与中国整体制造业展开“对话”。


“镭镆是有使命感的,运用3D技术打印模具对于我们而言是在行业中立足的根本,但不是目的。”张国良表示,公司的长期愿景是通过系统性的技术优势和深度的场景渗透填平市场鸿沟,为下一阶段以软件创新达成模具产业设计、制造方式的数字化推进和“去人工化”做好先期战略部署。





3D打印由于特殊的工艺属性,也被称为“柔性的技术”。在国内的3D打印行业,正是因为有着像张国良这样常怀赤子之心、渴望依托技术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尽一份力的从业者,3D打印才能够为传统的模具产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并发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公众号 复旦管院校友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