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森林在呼唤

2022-06-14|复旦人物

孙海燕

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编



作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走出去的校友,孙海燕有着相当独到的未来视野。十几年前,环境问题还尚未得到足够注意时,她创办了第一份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杂志,而后又建立了商业生态工作室,至今依然活跃在公共领域。从一开始她的观念被主流视作“乌托邦”,到现在商业生态展览已经在各地举办数百场,她的创作实践几乎与中国环保事业同步发展。她的前瞻与坚守,源于一份初心:寻找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让可持续的原则成为社会发展之道。


01

厚积薄发,看到更远处


在孙海燕的回忆中,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瑞典森林里度过的MBA求学岁月影响了她的一生。在那个保护区小岛上,她与树木、动物和海水共呼吸,仰望着同一片湛蓝的、未经污染的天空——就在那时,她的心中种下了一个“瓦尔登湖”式的理想:她要做国内可持续发展商业的先驱,在这块空白的画布上,落下第一抹色彩。

韬光养晦,方有作为。她并未直接走上环保之路,而是选择任职财经记者,锱铢累积,沉淀自我。她走过二十多个国家,与国家元首、CEO、大学校长对话,采访、写作、总结,在国际财经领域,她潜下心来深耕,深入区域经济,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沿途风景。这不仅仅在于打磨了沟通和写作能力,她的世界也得以变得更加宽广,独立思考的习惯由此养成。


在以色列采访以色列创新


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国际财经注重交互、追求共赢的思维,也成为了她世界观的底色:“我当时觉得,从我自己学习世界经济的这样一个背景来说,我是非常欣赏全球化的,我觉得文明之间是希望自由的。无论是更好的贸易交流,还是文化交流,它都能够改变世界的处境。中国其实也是,因为是零一年加入世贸,你就可以看到中国在这段时间里面,发展是很快的。”


这种推动融合的全局意识,与她日后的事业息息相关。在可持续发展层面,地球村是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有意识到了经济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板,才能进一步推动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她事业起步阶段,经济学界的氛围往往是以追求短期利益、财富增长为主,对于看不到即时收益的生态保护则抛之脑后;她能够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敏锐地捕捉到趋势,并持之以恒地落实,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理念的深层支撑。


在法国举办的气候变化大会边会上分享原创案例


在多年的国际财经报道生涯中,她尤其关注绿色经济话题,多次策划与之相关的国际商业报道专题,如《预热哥本哈根》、《下一站: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等。


“回头看,我还是很感谢那些经历,它们确实提升了我。”她说。


02

冲破阻力,创作在路上


在记者生涯结束后,孙海燕决定全身心投入热爱的环保事业,首先是以独立撰稿人身份写一本关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专著。在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前景的思索中,《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出版了。


在通辽,采访有关种树与沙漠化治理的议题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在国际采访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城市、公司、个人对绿色经济的实践。她采用大量的案例,从沃尔玛的供应链到中国的光伏谷、从新兴的纯天然洗涤剂生意到绿意盎然的新西兰农场……最终向人们指明:绿色经济为未来之大趋势,因为它不仅是商业领域新的盈利点和商业未来方向,更是惠及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绿色经济的原创书籍,也是她专注写作领域迈出的第一步。这本书的首发仪式在上海世博会英国零碳馆中举办。


这之后,她又创办了《商业生态》杂志,中国第一份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商业的财经杂志,并从杂志出发,希望突破传统媒体在内容、形式及传播方式上的局限,创新地探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制作与传播。从2009年工作室成立至今,这份杂志依然活跃在可持续发展话题的一线。


谈到内容创作,孙海燕深有感触。她提到她最喜欢的作品——《流浪的塑料瓶》这一视频短片。这个视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份好奇:当时上海还没有强制的垃圾分类,而我们生活里面会产生很多废弃塑料瓶,那这些塑料瓶到底有没有被回收?她的团队意识到,塑料瓶的问题由于其数量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决定做一个环境短片,让大家了解这些塑料瓶实际上去了哪里。


受到宠物用GPS的启发,她和同事买了一些小GPS装置,放在12个各种各样的塑料瓶里,这些瓶子有些是干净的,有些则是脏兮兮的,扔在经过精心选择的区域,包括街头、外滩、地铁、医院、大学等等,来测试不同干净程度、不同位置的塑料瓶分别会去到哪里。


在挪威举办的“北极前沿”论坛上采访北极与可持续发展议题


他们通过IPAD跟踪这些瓶子,并记录下来。令他们大为惊讶的是,第一个瓶子就走了两百多公里,来到了嘉兴附近的塑料回收厂。但并不是所有塑料瓶都有这样的好运——有一小半没有走多长时间,就消失了;脏兮兮的瓶子则是很难被回收的。短片的下部,工作室去往北京、天津、上海采访了二十几个跟塑料垃圾分类和塑料回收责任相关方进行采访,来跟大家一起来揭晓背后到底为什么瓶子会流浪,有什么办法让它减少流浪而真正地获得重生。


除了趣味和意义兼备的视频图文内容外,商业生态工作室策划的展览也在全国各地举办,并且已经摸索出独有的生态友好模式。例如“500个纸箱的智慧之旅”,是最开始的一个生态展览的模式,希望能够让公众去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创新,跟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关系。


他们意识到,搭一个展本身又会造成很大的材料的浪费。传统的展览,做完以后可能很光鲜,但结束以后都产生了很多垃圾,过程中要用很多很呛人的油漆,电工们也很辛苦。看到这些,孙海燕开始思考:他们可以做一场有别于传统的、环境友好的展览。


作为策展研究员,推动“上海种子-土地对话”展览项目


因此从第一场展览开始,她就很关注材质和设计的选用,从而达到可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目标。他们跟工厂一起合作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尺寸,做出500个纸箱,它们可以变成不同的空间的形式,用在不同的展览上,用完可以压平收纳起来,下一次再搭建成不同形状。就这样,这500个纸箱随着他们一起来到各个展览。这种可持续创新的模式在他们举办的展览中一直延续下去,开辟了展览减少碳足迹的新形式。


对于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思维的转变,孙海燕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如果是有更好的激励的措施,包括公共政策,可以让经济看到另外一种可能性,比如说去鼓励真正的绿色产品。产业发展的同时,疫情从消费端来说带来了很多人对生命的一些重新的思考。可能在疫情之前,大家会无意识地被消费主义洗脑,觉得买买买扔扔扔是个很常态的事情,并不知道其实世界是很不确定的,而且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在于消费,而是创造真正的生活体验。这跟绿色经济是息息相关的。绿色经济就是希望能够让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舒适感跟资源、能源消耗脱钩,如果人们可以去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和选择的话,会更愿意去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03

心系人类,做“对的事情”


毕业多年后,孙海燕仍在关注着复旦的各种活动,参加同学聚会。对她来说,在复旦的四年青春岁月中留下的东西是相当深远的。


在印度考察社会创新 


让她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有一年参加的一次调研,在夏天去到松江、青浦等地调研二手机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这是她第一次实地去不同的工厂和公司,那时候跨国公司没有像现在那么多,都是刚刚进入中国,所以于她而言,进入各种外资企业是非常新奇的事情,至今难忘。


对于今天的复旦,她也怀有热切的感激和期望。她认为,要在社会上走得更远,就要做到不辜负她的才华,能够真正为社会而去考虑,真正为这个文明做一些贡献,有国际视野,有胸怀天下的意识。她谈到了这方面自己的经历:两年前,在武汉发生疫情的时候,她的工作室紧急参与合作把一批氧气机送到武汉。到3月份,中国的疫情很快被控制住了。国际疫情暴发的时候,他们发起了全球志愿者网络,想把武汉的这些经验传播出去,比如救助孕妇、解决团购吃饭、临终关怀等等实践经历,一个月以后就做出了九个篇章、八种语言的内容,全世界有二百多个不同地区的志愿者加入。对于其他国家,不论是高层还是普通百姓,这些经验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这是她反复提及的全球视野的最好例证之一。


为“再生花园”展览骑太阳能驱动竹子三轮车


由此,她殷切地希望复旦的同学们在这个基础上,都能找到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并且贯彻下去,正如可持续发展事业之于她。“一直以来,我的原则就是做对的事情。”她说。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 黄婕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秘书处



来源:公众号 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