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内科学博⼠吴还梅:去罗⻢的路上,处处是⻛景
文章来源:2023年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校友面对面活动
走访同学:2020级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生胡楹
吴还梅:复旦大学2010级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硕士,2016级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科学传染病学系博士。从生命科学跨界到临床医学,毕业后先后在医院从事基础研究、自主创业探索健康管理咨询行业、在投行和知名民企战略投资部长期实习。现就职于默沙东医学部任医学顾问,专业方向为抗感染领域。
求学复旦:苦读勤学,多元发展
Q:您当初在复旦读书时,关于校园生活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记忆可以分享吗?
A:我在复旦念硕士时,研究生生活很艰苦,要做实验、发文章,白天黑夜连轴转,而且实验总是不顺利,百转千回才能拿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不过辛苦之余,还是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尤其是读博士的时候接触到很多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复旦的学习资源很丰富,在导师的支持下,我曾选修哲学学院和经济学院的课程(summer fist)。我仍然记得有一门课是全英文的经院博士生课程,当时选错了也退不了。最后那门课出人意料地挂科了,让我很受打击。对学霸而言挂科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补考成绩再好,也只是一个补考合格,成了一个永远的烙印,这件事曾一度让我陷入低迷。但后来想想,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也让我学会面对挫折,接受失败。大学毕竟是象牙塔,同学们都很单纯,但参加社会工作以后,很多事情都要学会妥协、学会接受,这样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的经历,其实对我步入社会之后帮助还挺大的,虽然是一些挫折、失败,但是它会给你带来一些正向的影响。所以人生太顺遂了未必是好事:生在罗马的人,他们不曾见到过从这里到罗马路上的那些风景,而且这一路的风景能让你在罗马待得更稳,更扎实。在复旦求学的时光对我来说非常宝贵,所以只要客观条件允许,我都会定期返回校园:人在社会里被滔滔洪流裹挟时,就想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回忆读书时的氛围和初心。枫林校区、经济学院、哲学学院、光华楼......每一栋承载求学记忆的建筑我都去走一走看一看,让自己沉淀下来。
生涯规划:回归医药,初心不改
Q:您对比现在药企的工作,和您当初做的科研工作,有什么不同感受吗?
A:我硕士毕业后有两年多的时间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做基础研究,我本身也觉得做研究很有趣,在公卫中心做科研的条件也非常好。但是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缺乏创造性和成就感,研究之路总是要在漫漫时间长河中点滴积累。相比之下企业的氛围完全不同。我作为MA(medical advisor)主要是做医学策略,做策略就和做研究不同,不可能一件事情没搞清楚我去做个实验试一试。公司一切行动都有明确的导向和要求:某段时间要完成什么事情,如何一步一步推进,同时跨部门的合作非常多,相比做科学研究的“静”,企业里更多的是“动”。但归根结底,做基础研究和在药企工作都有共同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医药普惠,提高医疗资源可及性。只是做研究是在前端,在冰山下挖一些机制。只有这些机制搞明白了,药物研发才能以这些机制为轴心开展。我的部门作为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桥梁,向医生传递客观精准的临床诊疗信息。跟基础研究相比,离药物的临床应用更近,产出和反馈更及时。
Q:您的职业带给您哪些成就感?它对国家医疗体系、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价值?
A:其实我们作为一颗颗螺丝钉,谈不上有多大的价值,但确实愿意为医疗服务的大厦添砖加瓦。学医的人都有很强的同理心,我始终记得我的初心就是帮助患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虽然不是医生,但也就像医生一样治病救人,把好的药品带给中国患者。这个成就感绝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当然这也不是我个人的努力,而是整个公司跨部门协作的成果。除此之外,在国内的医疗体系里,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共识很多需要药企甚至第三方一起来制定,药企在其中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包括专业内容、资金、平台的支持。正是因为各方的通力合作,临床医生才能够更好地去治病救人。
学姐寄语:低头学习,抬头看路
Q:对于复旦学弟学妹,您在校园生活、生涯规划方面有什么寄语吗?
A:我觉得首先要多跟优秀的人交流。除了同学,还可以去找长辈、老师、学长学姐交流。最主要的还是多尝试,比如申请交换生、做课题、跨学科学习等等,多元发展。“少年勤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复旦提供的资源非常丰富,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其次,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我做第一份实习的时候,公司让我做什么我就做,做完了也没有去要一个反馈或者继续深入学习,那是一种无效的实习方式。一个比较好的实习或者说学习状态,是充分利用平台的资源,有输出,更要有输入和成果。我反思了这一点,在实习的时候,我对工作便努力做到有头有尾,寻根究底,学到了非常多。最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经常停下来思考,我们太缺乏“思想家”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向后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