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友会举办海南校友读书会第7季第5场

2022-06-24|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5月28日下午三时,复旦大学海南校友读书会第7季第5场(总74期)在海口江东湾数字创意谷•江东湾壹号圆形会议室举行,书友们就罗志田所著《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进行了第一次阅读分享。

与会的复旦校友和书友有(以报名先后为序):孙瑜、郑敏、汪方怀、王格平、钟国骏、郭瑞俊、陈少兰、张东风、云睛、云筠、阎映辰、李发洁、陈晓燕、张泓知、杨臻、罗西、林怀宇、叶小鑫、祁瑞臻、段曹林、冯云飞、郑春晓、陈晓燕等。


主持人:郑

主分享:孙

特邀嘉宾:汪方怀



主持人:开场白

郑敏


为了表示对读书会的支持,我主动表示今年要做一次主分享、一次主持人,没想到上半年就完成了。兄弟就这样的水平也敢做主分享、主持人,你们为什么不可以呢?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参加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

清末民初,梁启超先生指出: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农业文明正经受工业文明的碾压;中国士人终于承认我们并不在天下的中心;中国人的表述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大量使用翻译词汇和白话文。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胡适先生功当首位。

我们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是《南渡北归》,在《南渡北归》中,胡适先生像悲剧英雄。在罗志田先生的《胡适传》中,胡适先生是自觉的天下师表。上期我们读的是《哈耶克传》,对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有分歧。在本书中,罗志田先生在第十章第二节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全面清晰的梳理。

清末民初,群星灿烂,胡适先生是知识界的领袖。关于胡适先生的文字汗牛充栋,传记不下二十种。孙瑜为什么推荐罗志田先生的这本书,我们且听主分享孙瑜分解。


主分享:“真人物”胡适

孙瑜


一、书与作者

先说说这本书和作者。这本书出了三个版本,首版出于1995年,2006年再版,这版是2015年的最新版。一本书出版20多年被持续关注,连续再版,充分说明了它的价值。作者罗志田,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师从史学大师余英时,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任过教授,著述丰富,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已经成为近代思想史领域的必读书。

本书序言讲了个故事,这本书曾经以丛书单本的形式申请四川省社科奖,是唯一的一等奖候选者,但在评审时引起了争议。有人提出,研究胡适这样的落后人物,应对其做出有力的批判,而该书不仅未批判,甚至没有和胡适划清界限。结果讨论时从一等奖降到二等奖,再降到三等奖,最后啥奖都没有。内部说法是,研究胡适,不宜由政府奖项来承认。10多年前,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居然还有那样多的禁忌,也是国情一特色。本书体例有点特殊,按作者的说法是:尽量考虑了“可读性”,但仍基本按“学术著作”的要求写作。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是,虽然有些不能深入搞懂的地方,但总体感受非常流畅,内容丰富,脉络清晰,主次分明。

作者说:“人能弘道,道亦弘人。一个时代可能因某个杰出人物而得到表述,某一个人也可能因为时代的重要而引人注目,并在时代被弘扬的过程中表述自己。”胡适从20多岁暴得大名开始,一生都是新闻媒体注意的对象。50年代,中国内地对胡适的全面批判,遍及哲学、史学、文学、教育、政治等众多领域,足见其在近代影响之大。按梁启超对“真人物”的界定,必须是“其人出现以前和既出现以后,而社会之面貌为之一变”,这类人的“生平、言论、行事,皆影响于社会”;其“一举一动,一笔一舌,而全国之人皆注目焉”。胡适完全符合梁启超的“真人物”标准。正因此,胡适也是学术界一个久有争议而很难处理的题目:前些年贬多于褒,后来褒多于贬。在近代中国文化人,关于胡适的史料和研究的数量是数一数二的,仅他自己写的文章就有两千多万字,关于他的传记也在二十种以上。写这么复杂、同时又是众人熟知的胡适,难度和挑战是不一般的。

本书作者以“再造文明”为关键词,通过这个词,把胡适的人生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命题紧密地联系起来,展示了他在与时代的频繁互动中,推动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进步的努力。可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把进入胡适的钥匙,而且提供了一把了解那个时代的钥匙。他的成就和失败,都是因为他处在中国历史过渡时期。


二、胡适的学问

胡适天赋过人,自小家教严格,从安徽绩溪上庄的私塾,到上海的梅溪学堂、橙衷学堂、中国公学,每个求学阶段,一旦适应就能脱颖而出(经常跳级)。他善于读书,新学旧学兼修,远超同龄人。在上海求学6年后,1910年,20岁考取了庚款公派赴美留学生。在那批72个名额里,他考了55名(国文考试里写了一篇考据风格的短文,拿了满分),可以说由此跻身进入了全国年轻人的精英群体。赴美后在康奈尔大学、后转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他本科毕业时,已同时完成了哲学和心理学、英国文学、政治经济学的学业。与一般的留学生相比,胡适最大的特点还在于涉猎广博,远远超越自己的专业范围,比如他很注意阅读美国人研究中国的著作,还对中国传统学问下了很大功夫,认真研读经史子集,而且自觉把中美两国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伦理规范等进行对比。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要把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为“他日成为国人导师”做好准备。他一生获得过35个荣誉博士称号。

他的学生唐德刚(历史名家、哥大教授)说,胡适是“九项全能”型的专家学者,包括:第一古代哲学思想,第二是政治思想,第三是史学研究,第四是文学思想,第五是哲学史,第六是文学史,第七是古代典籍文献的考据,第八是红学艺术,第九是红学的文史考证。这9项既不是唐德刚总结的,也不是胡适自己说的,而是特殊历史时期(内地50年代)集中批判胡适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却恰恰点明了他的研究领域。唐德刚讲过一件事:五十年代末,有一位近代史专家拜访胡适,谈了一个多小时,对他非常佩服,说:“胡适之在任何一行,都有他的‘高等常识’,真了不起。”唐德刚问:“高在哪里呢?”对方回答:“都在二三流专家以上的水平。”可以说,胡适的学问特点是博学和通才,在单独的一行,他的学识比不上一流专家,但因为通才,见识就相对“专才”要高了。很多行业的顶尖人物都是这样,不见得哪个方面登峰造极,但能样样达到二流高手,别人就远远赶不上了。很多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这样。胡适经常遭受反驳和攻击,也是因为他每个学科都参与。当年台湾也一直有学者在批胡适,比如史学家钱穆。但是唐德刚说,钱穆可以在国学上和胡适论战,但胡适学问里最精彩的西方学术,钱穆就没有发言权了。


三、胡适的思想

他的思想形成于美国留学期间,在思想上,秉承实证主义认识论,主张自由主义,认为关心政治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但洋派的胡适并没有摆脱传统伦理观念,他对美国政治文化的推崇态度较片面。早年对胡适影响最大的人是梁启超。用胡适自己的话说,梁启超是那一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我个人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而梁启超的众多著作中最打动他的是《新民说》和《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胡适说,《新民说》给他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他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则让他了解到中国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学术思想。从梁启超那里,胡适还知道了从霍布斯到达尔文的西方思想家。中国公学时的胡适,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参与并主持了革命党人的刊物《竞业旬报》,这给了他一次很好的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让他得以把自己所学用清晰的文字叙述出来。在美国留学的七年,是胡适一生思想与志业的定型时期。在美国期间,他不但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对西方社会和文明有了深度的了解,这让他在中西比较视野下重新审视自己的祖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确立了做“国民导师”的人生志向。

胡适“再造新文明的尝试”在学术思想上,就是如何倡导和推动新文化运动,填补中西文化交流下中国思想界的空白。他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救亡不论是采取革命的手段还是走改良的道路,首先必须要有革命或改革的基础。在他看来,民族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因此,救国的根本之道就是为中国再造新文明。而再造新文明的办法是充分了解中国自己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取他人所长,补自己所不足,折衷新旧,贯通东西。落实到具体实践,就是要兴办教育。

五四前,面对西潮冲击,学人们应对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矛盾很难调和,能提供的解决方案越来越捉襟见肘。中国思想界急需找到突破口,建立一个新的思想典范。留学归来,意气风发的胡适承担了这个时代的任务,形成了席卷一时的“新思潮”。这个新思潮,根本意义就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尼采说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八个字,就是对“评判的态度”最好的解释,也就是凡事都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不好。胡适所说的“凡事”针对的是中国文化,而西方文化的价值已有定论,只要把它介绍到中国来就可以了。近代以来,张之洞等先进人士已经在关心和思考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但直到胡适提出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才把这个问题从科技和制度的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而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格局。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与输入学理。新思潮对待中国旧文化的态度,一是一反对盲从,二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也就是所谓的“整理国故”。新思潮接下来的趋势,则是研究人生社会的重要问题。这就是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整体观念。

胡适在政治上的尝试是提出了“好政府主义”。核心思想是政府要管事,实行“有计划的政治”。在他看来,好政府首先必须是好人政府。在思想上,反对当时比较流行的无政府主义,在现实中,反对由“不好的人”组成的北洋政府。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胡适的政治主张无法真正实现,结果碰了壁,他自己也被看作“落伍”的人。他开始自我调适,努力跟上年轻人的步伐。然而,终其一生的“再造文明的尝试”,在历史变局当中收获的是“梦想没能实现”。


四、胡适的贡献

胡适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最大的贡献,应该说是致力于文化启蒙和中国学术的现代化工作,推动了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新的思想和学术典范。他曾经被美国一家机构评为全球一百位最著名人物,理由是“为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个理由,他肯定担不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担得起。他具体做什么呢?首先,他觉得“新文化运动”的含义是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重新生长,同时它也应该是一个“新思想运动”,也就是吸收西方的新观念。他更喜欢的一个词是“中国文艺复兴”。要做的是推进四件事:

第一是用批判的态度,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研究当前的具体问题。所以他要推动语言文字改革、改良文学;其他需要改进的还有妇女解放、婚姻、教育和家庭等问题,这都是文艺复兴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是“输入学理”,也就是从国外输入新理论、新思想,目的还是帮助中国人解决今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新思想、新科学到西方文学艺术,都是在那个时代秉承这种思想引入中国的。

第三是“整理国故”,也就是对传统学术思想进行改造。胡适认为,“国故”的“故”可以解释成死亡了、过去了,他虽然研究了一辈子中国传统学术,但坚持对旧文化的系统批判,这是学术界对胡适思想争议最大的一点。

第四是完成上述三点后的设想,胡适称为“再造文明”,含义是:新文化运动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严肃分析中国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输入西方的新观念、新思想,批判重建旧文化,产生出一种新的文明。

胡适提出用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国故”,在一定程度上正适应了中国学术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这帮助他在北京大学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也为胡适在文化教育界的领袖地位打下了基础。1919 年2 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震动学界,因为它所提供的不是个别的观点,而是一整套关于国故整理的价值和技术系统。五四前后,从文学革命、整理国故到中西文化讨论,胡适的思想触及到的都是一般人压在心中多时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的问题。其结果就是不论思想上与胡适接近还是疏远,甚至完全不同的人,都不能不以胡适所提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余英时指出,胡适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引领当时的文化风潮,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是因为他把西方的实用主义和中国的考证学传统结合起来。而且,胡适开风气之先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罗素就认为胡适的英文著作《先秦名学史》(博士论文)在西方汉学界也起到了典范转移的作用。胡适是第一个受过系统西方哲学熏陶而又能读懂中国古代典籍的人,而且能用良好的英文表达出来,对沟通中西方哲学界的意义是独一无二的。

当然,胡适在学术上有很多短板,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的研究很多都半途而废。胡适感觉到了激变的时代旋律,所以在思维方式上,一向自称是要思考得透彻到底,但有时感觉想不到底,不能决断时,就会暂停;这种思想习惯在学了实验主义后,更加严重。所以他写书经常半途而废,后面未完部分,总想续写却总没写成。这是他学术上尝试失败的一面,但并不影响他引领学术风潮的地位。


五、胡适的风骨和风度

胡适是个从小就有反叛意识,个性独立,傲骨天成,读书时就频繁转学转校转专业。胡适与整个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的关系,最能体现他的风骨。他自己有八个字的定调:国家诤臣,政府诤友。这个诤字,左边言字,右边争字,就是要说些不好听的话,跟你争一争的朋友。在他一生的言行中,时常和政府唱反调。有那么个小故事:1958年胡适从美国回到台湾就职中央研究院院长,在就职典礼上就给蒋介石弄了一个下不来台。大概的情况是,蒋介石刚开始讲话,说你看你们这些文化人,你们总得为我们反攻大陆、复兴建国来做一番贡献吧,你们的学术思想都是为政治目标做贡献的。紧接着就是胡适讲话,胡适说,总统刚才夸我那些话都不算,他不太了解我,而且他说得这些我也都不同意,文化人就要捍卫学术的独立和自由。当时就给蒋介石难堪,蒋介石气得浑身发抖,本来是去“致训”,结果成了“聆训”。当天日记愤慨记下:“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之来。”北洋政府时,还有过拒绝接受“嘉禾勋章”的往事。1962年,胡适心脏病猝发去世后,蒋介石如释重负,日记写下:胡适暴卒。接着写:胡适之死,是革命思想和民族复兴思想为之除一障碍。这就是不受左右的胡适,“不降志,不辱身,”也不回避风险。

胡适同时又是极具人格魅力、修养极高的人。唐德刚的评价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罗尔纲评价:“我还不曾见过如此厚德君子之风”.... 他超凡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他资助过林语堂、吴晗、沈从文等一众才子,还资助过贩夫走卒,交友从不论贫富贵贱。民国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他仗义疏财,美名传扬。

从思想气质来说,胡适的平常心态和理性主张,特别适合用来平衡鲁迅的深邃犀利和毫不妥协。因为文化地位相当,他俩常常被拿来做对比,他们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出路。由于立场观点不同,鲁迅生前对胡适有很多“差评”,还有过不少攻击和谩骂,胡适并没有对鲁迅进行任何反驳,并非他惧怕鲁迅,或者笔下愚笨。鲁迅死后,有个作家苏雪林给胡适写了封长信,称鲁迅是“刻毒残酷的刀笔吏,一生阴险无比”。胡适给苏雪林的回信中,这么评价鲁迅的:“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狗叫)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究竟经过几度变迁,究竟他信仰的是什么,否定的是些什么,有些什么是有价值的,有些什么是无价值的。如此批评,一定可以发生效果。”后来,鲁迅的遗孀许广平给胡适写了一封信,请胡适“鼎力设法”,帮助鲁迅出版《鲁迅全集》。胡适接到这封信后当即“慨予俯允”,让商务印书馆出版《鲁迅全集》,他亲自担任鲁迅纪念委员会委员。在胡适的奔波下,《鲁迅全集》才得以公开出版。胡适始终把鲁迅视同自己是同路人,绝不能抹煞鲁迅在近代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也许,胡适代表着中国人文精神中基础的一面,有了足够多的、胡适这样的平和思想者,才会有更好的土壤来产生鲁迅这样的深刻思想者。

胡适一生,可谓是学贯中西,纵横古今,他是一个极其丰富的人,当然也是极其复杂的人。个性上一方面是率性,一方面是“作圣”;学术上一方面求精,一方面求博;一方面想专心做学问,一方面又“讲学复议政”;一方面否定传统,强烈倾向于西方思想,一方面又始终没有摆脱旧伦理。实在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做狮子独来独往,不做狐狸成群结队。

在那个新旧交替、中西碰撞的大时代,胡适首创之举,开创之功显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0到1的事。他重科学思维,说自己从来就是围绕“方法”来打转,留下很多经典话语,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自古成功皆尝试”。胡适强调: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多联系实际,脚踏实地,用科学的方法找准问题,拓展认知边界,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科学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

抛开各种学术政治立场和观点的区别,在胡适身上,最为可贵和独特的,是他的思想风度,核心是容忍。在他的价值体系里,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宽恕和体谅他人,是他从小在母亲那里学到的处世原则。他认为:人类的认知习惯是党同伐异,不喜欢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和行为。在历史上,宗教自由、思想自由、政治自由都有一个共同基础,就是容忍的态度。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胡适从不改变自己的温和态度,既不激进,也不消极,既不过火,也不油滑,始终保持从容与平和。在当下这个多个维度上日益撕裂的社会里,胡适的风度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最后,用胡适说过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胡适与徽文化(发言提纲)


汪方


博学多才的胡适

李敖:胡适是一个褪了色的诗人、一个落了伍的外交家、一个最卓越的政论家、一个永不停止的真理追求者。

胡适被公认为:民国大师、导师、(士林)领袖、泰斗,少有的博学多才,少有的学贯中西,少有的博大精深(文史哲教),少有的全能,少有的集多种角色、头衔、身份、成就于一身……

他的身上,至少可以贴十个标签:

1. 文学家:少年诗人(兰花草)、散文、新红学创始人;

2. 教育家:北大教师、院长,教育救国,中国公学校长;

3. 思想家:人权,自由,法约;

4. 新闻出版家:报纸主编、杂志发行人;

5. 改革家:文学革命,积极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提倡和推广白话文,为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立下了汗马功劳;新文化运动吹鼓手,舍我其谁;国民革命;

6.外交家:驻美大使、政治家;

7.学术大师:大学者、大学问家(博士,文史哲教),著书立说(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8.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9.一个典型的中国人;

10.一个文明的公民。

胡适儒雅中庸的修养


胡适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很遗憾,哲学中似乎缺少这个概念。他的身上是古今中外、新旧、知行有机的结合,是完美统一和谐相融的多元一体。他去世后盖棺定论,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挽联就是关于“结合”的完美的诠释:“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为什么会有胡适

“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国学三大显学之一。胡适之博大精深与徽文化博大精深的基因相关,与9年家乡教育、精英教育及徽文化的薰陶相关。

徽文化,指古代徽州一府六县(新安江流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主要包括徽州教育、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文学、新安医学,新安工艺、新安画派、文房四宝、徽派建筑、徽商、徽班、徽菜等。其内容广博深邃,博大精深,整体系列深切揭示着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胡适的成就与教育背景、尊师重教、崇儒重教高度相关: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徽州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除府学、县学之外,书院林立,讲会盛行,塾学、义学、书屋、文会遍布。庞大的官学、私学、书院体系使徽州传统教育兴盛、精英教育发达。自宋至清,徽州共建有书院、精舍等260多所;社学明初有462所,清康熙时达562所。“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科举及第者众,仅明清两代徽州本籍中举人者996人,中进士者618人,状元数仅清代就有18人。

徽州著名的古村西递(胡村)、宏村(汪村)的对联可略见一斑:

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和气位一家天地,书声起万里风云。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为此,涌现出了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朱升、江永、戴震、俞正燮、王茂荫、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大批名儒硕士、杰出人物;更有影响深远的徽商,成为长盛不衰的研究话题。

胡适就是从这样的土壤和教育中生长出来的


读胡适,何以学而思之,如何学以致用?

1.读胡适,坚持结合。

坚持坚守和创新创造相结合;

坚持好的:传统、经典、精华、精彩;

修正错的:除去糟粕、放下包袱;

创造新的:人类文明成果、三观、科学民主、改革开放。


2.读胡适,拓宽人生。

人生几多度?

长度(健康)、温度(情感)、宽度(专与博,一专多能全能)广度、(广泛涉猎,有为作为),更多更好、更美更深的体验。


3.读胡适,做“好公民”。

国民素质,公民修养,需要开导教化。

思想自由,行为守法;坚持常识,坚守公知;保持善良,做到宽容。

正确行使权利,积极承担义务。

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君子胡适

陈少兰


有见识的古君子

胡适对于中国的贡献不在于对于特定领域的贡献,而在于他的宏观方法论、在于他对于各种“主义”、“思潮”的宽容。实际上,他的很多具体事情都半途而废,但这不影响他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

胡适本人个性的宽容,对于异己具有极大包容,颇具温良恭俭让的古君子之风。有一件事,说明他的天真宽容。陈独秀儿子陈延年被捕,开始国民党并不知道他是陈独秀儿子。胡适听说之后想营救,就找了自己的朋友,国民党元老吴稚辉。吴一听说是陈独秀儿子,非但不救,反而向当局报告其身份,反而导致陈延年被处决。

胡适留美七年,师从杜威,后来做过驻美大使。他的宏观视野和格局,对于大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如何选择,大大超出了那些表面上学术上有建树的知识分子。



梦想和使命

冯云飞


这本书看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书名《再造文明之梦》,尤其是当中的“梦”字。

胡适有自己的梦想和使命。我们不知道胡适在他临终的时刻,会给自己的人生打几分?因为他自己也说有很多梦还没有实现,所以想必不会打100分,但我觉得应该也有八九十分。如果今天我们问身边的朋友,“你的梦想是什么?”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说“你有病吧,问这么傻的问题!”

2018年,我们资助的10个宁夏贫困高中生考上大学,我们安排他们到北京游学,我和每个孩子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访谈。之前我在想,我要和他们聊什么?我决定和他们聊一聊梦想。事实上结果很让我惊喜!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特别美好的梦想!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男孩,他说他高中的时候就读完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代表中国发声。虽然我知道,随着他们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多少年以后,他们的梦想会被现实淹没。但是我想每个人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梦想拾起来。我自己也是到了不惑之年才去认真思考,到底要怎么度过我的一生。胡适不仅有他的梦想,而且终其一生都在为了这个梦想努力。这是这本书中最激励我的一件事


宽容与多元

云晴


胡适在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舞台中与中西文化问题始终紧密联系,他巨大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体现在中西文化问题的迷惘、期待及不断的尝试上。

在中西方文化观方面,胡适很重要的角度是“宽容”或者承认文化的“多元”。胡适运用世界的眼光,看到了人类文化本质上的同一性,看到各民族文化彼此相通之处,因此承认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不仅如此,他还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到各民族文化上的大差异主要是由历史发展的程度不同所决定的,因此他不把这种差别绝对化。一定程度上,类似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菊花与刀》作者)对人力文明的立场:“文化是人类行为的可能性的不同选择,无所谓等级优劣之别;文化的所谓原始与现代的差别,也并非意味着落后与先进这类评价,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有自己与所属社会的相适能力”。这样的认知才会带来文化间的交流、交融和相互的理解。因此,在回顾胡适的思想发展史中,有时会感觉到一些“矛盾”、“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在我看来就是在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思想的涤荡,进而对原有认知的更新过程。

与此同时,当时语境下文化交流的匮乏导致文化负迁移(跨文化场景下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或价值观来评判异种文化)/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存在,胡适会尝试应用“极端”的手段来达到“中庸”的目的。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全盘西化(wholesale  westernization)”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充分世界化(wholehearted  modernization)”。在这个意义上,我观察到的是一个“平和思考者”——文化的比较和差异分析是为了体现和接受文化的多元性而不是文化优劣的评价,甚至是文化冲突。这或许一定程度上也和胡适一直来收到传教士精神影响,以及给自己“国人导师”定位(identity)相关。


本书的学术性方法


罗志田的《胡适传》切入的角度重在人的性格、思想和“心灵中的种种隐秘”。有别于通俗传记的写法,他使用了学术性的方法和一些西方的分析框架(精神分析学)等,回应了胡适对“西学”中比较重要的几点:

1. “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注重提出问题前的准备、大胆提问的勇气及小心求证的谨慎,这可以从“hyper thesis”这个词中观察到;

2. 批判性:“重新固定一切价值”,因为西方的文艺复兴、宗教故事、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一开始无一不带有反抗权威的性质。就连传记用的都是“critical biography”;

3. 可复现、可证伪的科学观推动科学在避免被权威教条化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实证主义;

4.用工具把文化思想固化下来,用低成本实现知识的传播……这样的写法看起来故事性不是很强,但很少“论断”,字句间严谨随处可见,读起来很是畅快。

作者在书中也没有神话胡适,尤其是在“方法论”部分,他写道“胡适对西学的态度可以说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杜威的实验主义就主要是在方法论的层面……正因为胡适没有深入西学,他才没有灭顶在西学的大海之中”。

看似谦谦君子的胡适,平和、自信、有着清醒的觉知,但他也有着充满骄傲的一面,当我读到二十八岁的胡适在章太炎之后引用荷马的诗句“现在我们回来了,你们请看,便不同了(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时,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竟是征服迦太基的凯撒的那一句“VENI VIDI VICI(我来,我看到,我征服)”。


开路先锋

郭瑞俊


读胡适的意义

    我们读书会今年读的第一本书是《开路先锋:张謇》,书名就来自胡适的《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他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这段话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胡适的夫子自道,胡适也是这样一个民国的开路先锋,他是民国学术界的士林领袖,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中国哲学史、自由主义等诸多领域充当了开路先锋,同样也“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在今天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重读胡适,其实就是通过学习胡适的思想和著作,把他当初未完成的理想如文化的启蒙、社会民主的改造承接下去,这是选读这本《胡适传》的意义所在。


严谨的学术专著

回到这本书本身,主分享和云晴都说很好读,我却觉得未必。虽然作者自己说力图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在我看来,这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专著,有着严格的学术范式。作者在序言、第一、二章都在说明这本书的学术框架和他写作的学术目的,直到第三章才开始叙述传主的生平。与其他传记不同,作者没有平铺直叙胡适的生平大事,每一章都是对胡适的某一阶段的某个思想进行评述,在夹叙夹议中带出传主的生平、言论、文字,这是本书一个明显的特点。其实胡适的传记很多,有很多很好读,我今天带来了几本,如胡适口述、唐德刚记录整理的《胡适口述自传》、胡适自己的《四十自述》、唐德刚的《胡适杂忆》等,都是了解胡适的重要参考书。

我们读书会的特点是一本书读两次。今天主分享完整地解读了这本书和胡适的主要思想,下一次读书会我们可以围绕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及民国思想史的引领作用、学术地位以及他未完成的社会改造等做更多的分析。



好大学与好政府


云筠


胡适,率性、博而不精,有一种在新旧中西杂处交错的时代浑然而生的气质。他先天有造反气质,后天却努力收敛,是一个很难用一种评判维度去评价的人物。

我想借胡适的几个观点结合现实社会,说说自己的想法:



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文化的战争

    胡适曾提出大力兴办教育,鼓励办好大学,培养更多人才、吸引更多人才留在中国。我想到了中美贸易战,同样也是高科技、技术文化的战争,芯片卡脖子的问题太久了,后疫情时代国内市场想依靠新能源汽车振奋国内经济,但还是因为芯片短缺的问题导致汽车产出效率低下。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留学人才及研究成果的打压,都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深思中国的教育。如何能对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更好的改革?如何能够造就一所好的大学?如何培养出更多拥有创新创造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好政府主义

    胡适提出“好政府主义”,即政府要管事、有计划的政治,鼓励年轻人谈政治、干政治、入政府。我想到了一个好政府对当地经济和发展的影响力。从对疫情的不同对策中,我们能看出深圳政府、上海政府、以及海南政府的区别。按胡适观点,我们还是要鼓励有为青年加入到政府部门,真正为百姓办实事,才能让当地经济蓬勃发展起来。


自贸港的文明之梦

    由这本书的标题《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结合江湾区数字创意谷,我在想我们未来要造一个什么样的文明之梦?我想应该是数字经济的文明之梦。在中国互联网及Ai技术的井喷式发展过程中,中国数字化经济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如何把产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金融紧密结合,能让自贸港能够真正实现招商引资、吸引人才,让人才安居乐业,是我们未来需要去思考的。


公民训练

祁瑞臻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复旦读书会,上次是去年读比尔•盖茨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我是从事环保行业的,有比较大的实用性。这次也有一些“实用性”,因为胡适是我的安徽老乡。

首先,我补充一个地理小知识。江苏和安徽在百余年前是一个整体,当时叫“江南省”,所以我们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是一模一样的。在清朝末年行政区域重新划分时,江苏和安徽成为各自独立的省份,但都被一条大江(长江)、一条大河(淮河)等分为三部分,即皖北和苏北、皖中和苏中、皖南和苏南,每一部分所对应的饮食结构、思想体系就更为接近。胡适和很多安徽名人都出生在皖南、皖中。

其次,我看了《胡适四十自述》之后,有一个知识点让我很关注,就是“青训”——青(少)年训练。我重点看了胡适在20岁之前的生活和教育经历,尤其是12岁他离开绩溪老家去上海求学,一直到他去美国留学之前的少年时代。他在上海总共经历了四个学校: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和中国新公学。他的思想体系主要是在这些地方开始启蒙和发芽的(书中原文:“我很诧异的是有一些思想后来成为我的重要的出发点,在那十七八岁的时期已有了很明白的倾向了”)。特别是他在给《竞业旬报》投稿和当主编的这段经历,不仅给了他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完成了白话文的自我训练和自我思想整顿的心路历程。

大家回想各自的青少年时期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感觉,即在初中或者高中时期所接受的各类信息成为了自己对社会启蒙认知的开端。胡适当年也是这样,他在上海每天都可以接触当时的“新媒体”如报纸、书籍、电报等等,因为看到很多新鲜的事物、了解很多先进的思想,也就打开了眼界,也就慢慢形成了自己“三观”的雏形。

他在中国公学和中国新公学这个阶段,很令我诧异。这些学校从创立之初就试行了一种民主政治的制度(书中原文:“同学都是创办人,职员都是同学中选举出来的,所以没有职员和学生的界限”)。他在这里耳濡目染这些“新派人物”的做法,同时也系统地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公民训练。

如果我们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接受过“入门级”的现代公民训练,即使在成年之后(即便是到国外留学),恐怕这些先进的思想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入脑入心,毕竟这是一个生物体的自然规律。

这就是我读胡适的一点小小收获,谢谢大家!



人中君子

钟国骏


假如让我说中国人中谁是君子,我的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胡适。《诗经•卫风•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我认为胡适就是这样的君子。

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对胡适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今天参加复旦读书会,读罗志田的《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收获颇多。大家说得很多,也说得很好,我就说点大家没提及的。

他的几段绮丽的感情:曹诚英、韦莲司;家乡的那座小桥、江冬秀追砍的刀。她们爱他,他值得她们的爱。望着为胡适送葬的浩荡人流,江冬秀对儿子说:做人做到你父亲这样也是值了。正因为胡适的君子之道、君子之风、人格魅力,她们能理解他并一直爱着他。江冬秀、韦莲司在胡适去世后能很好地交往,一定是因为胡适的好人品。

比起鲁迅对国民性的猛烈批判,胡适更着重文明的重建、制度的改造。他对极权的抗争和不合作,他对时事的敏锐的判断力,都令人肃然起敬。若论传统文化的涵养,比他丰硕的巨儒多不胜数;若论西学研习的功力,比他深厚的学子比比皆是。但是中西学问和认知综合起来看,现当代中国人几无出其右者。

他的宽厚容忍、他的爱惜羽毛使他与几乎一切人都可以交往甚至交友。“我的朋友胡适之”这句名言的滥殇,可以从侧面做证。

他关于“面包和自由”三种情形的精准预测,令人悚然而惊、肃然而恐、惶然而思。

对中国社会,论短期的、炽烈的促进,我敬佩陈独秀的骁勇;论长久的、彻底的改造,我赞赏胡适之的温良。

我以为,胡适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将越来越隽永。




总结


段曹林


首先要表达谢意。感谢东道主南大书友张东风张总,为读书会提供场地和晚宴,使我们有了第一次“圆桌读书会”!感谢主持人和主分享的倾情奉献,感谢汪会长和各位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多方位地感受到了胡适先生的魅力!

主分享孙瑜结合《胡适四十自述》对胡适的生平、学问、思想、贡献、风度和风骨等的梳理,汪方怀会长关于“为什么要读胡适”、“怎么读胡适”的提问和解答,有高度有深度,对读这本书、了解胡适这个人、领悟徽文化的独特基因,都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胡适留下了丰富的财富,发现发掘,“学以致用”,可以作为一种基本态度。

关于胡适,各位在分享中,从不同角度谈到了他的视野、成就和贡献,他的温和、宽容和谨慎,他的“尝试精神”和“再造文明之梦”,差不多涵盖了他的为人、为学、为文、为政、为言等方方面面。这里面有不少东西都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其中我想特别提一下他的“教育救国”思想。植才异国,输入文明,“振兴国内高等教育”,“为祖国造不能亡之因”,时代变了,在我看来,观念和目标都没有过时。其次,胡适对方法的高度重视,也具有普适的意义。

期待下一次的精彩继续,特别是对于胡适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鲜活丰富,希望听到更多的分享。



鸣谢

感谢海口江东湾数字创意谷提供场地服务和精美晚餐!

感谢南大张东风书友为本次读书会提供的大力支持!

感谢复智社和驰在科技提供网络直播支持!

※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读书会及本公号立场。

※转发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公号拥有相关版权。


✦文字编辑:陈少兰

✦图文编辑:何声芬

✦摄影摄像:陈晓燕

✦主编:郭瑞俊



来源:公众号 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