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级国务学院MPA张晓冬:“心”之所向,乘风破浪

2020-12-09|校友走访


“心”之所向,乘风破浪

---杰出校友张晓冬老师采访

走访同学:曹耀之、李梦欣、王贺

张晓冬老师是我国第一批公共管理硕士。她本科读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普通心理学专业,在从事多年一线教学工作后,她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开展,当她在职就读教育管理硕士课程时,听到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说起中国要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就时刻准备着,后来一听说开始招生,她就立即提交了申请。据张老师介绍,她很多学生都考进了复旦大学,每当见到这些稚嫩的学生经过复旦校园的熏陶后变得特别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她觉得“复旦这种氛围特别能熏陶人,而这正是自己所欠缺的”;第二,当年复旦的MPA是放在国关学院,相对于一些学校把公共管理设置在管理学院,她认为这样的学科设置更加有助于她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心理学,还能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的公共政策研究,这也是她的初衷。另外,地理位置上的亲近感和熟悉也是张老师选择复旦的原因,“复旦离家近,在五角场,当时去华东师大或同济在交通上都没有去复旦方便,当时我家去复旦只要一部公交车”。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她选择了复旦。

复旦精神是严而不苛的。张老师回忆起学生时代的师长们,如数家珍。林尚立教授、邱柏生书记、竺乾威教授、陈明明教授、陈晓原教授、樊勇明教授,他们上课的样子和人格魅力,张老师现在还历历在目。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的导师赵渭荣教授,“严谨”和“较真”,是导师给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当我提交报告时,老师每次都能指出很多问题,让我多次返工,我的学位论文一共改了8稿”,“赵教授给我的感觉是无论是文献查找、资料研究、论文框架搭建、文字方面和数据方面、所有的引用等都要做到非常认真”。这种认真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复旦精神在张老师后来的带教工作中也得到了传承,“经过他的培养,在我的日后工作中特别是带教其他年轻老师时会借用赵老师的指导方式,要求比较高,这样成材率更高更快,但是赵老师的方式是严而不苛的。”

复旦精神是包容、博采的。作为全国第一批公共管理硕士,张老师和同窗们在学习中积累了深厚的情谊,同窗们虽然背景各异,但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在对外交流中共同担当起国家重任;他们热爱学习,从不吝思考和讨论。在复旦学习期间,作为复旦大学MPA的代表之一,张老师出席了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首届公共政策论坛,还参加了很多诸如此类的大型活动。张老师说,复旦的学习带给她最大的改变是让她有了宏观视角和协同意识,“过去我可能会觉得教好自己的课,做好自己的心理咨询就够了”,在复旦学习后她深刻地体会到,不能局限在这种思维中,要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从现实角度、解决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困惑角度出发研究心理规律,从实践角度提出行动方案实施落实,从社会协同的角度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职业选择:持续热忱

张老师的专业选择和职业道路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在身为教师的妈妈身上,张老师看到一个老师对一个人、一家人乃至一代人的影响。“走在路上经常能见到跟我们打招呼的人,可能这个人或者他的父母都是我妈妈的学生,这种感觉特别有成就感,让我很想当老师”,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她看到了有心理学专业,觉得当心理老师一定很有趣,于是毅然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如今,她在目前工作的学校——上海市建平中学,一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具有良好校园氛围的中学,保持着热忱已经在心理教师岗位上耕耘了26年半。

在事业上的抉择面前,张老师对心理教育的热忱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16--2018年,她被学校临时调到行政岗位上,秉持着“要做就好好做”的个人原则,尽管任职新岗位的那一段时间里,她几乎无法做到12点前休息,也没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学校还是获得了上海市乃至教育部很多奖项。但对她来说,她发现这既不是她感兴趣的岗位,也并非她想要的生活:从生活的角度,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健康状况和她对家庭的关注。那段时间她很焦虑,也很迷茫,想自己到底能做好什么。在一个英国生涯专家的培训上,她把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个个案进行了分享,专家现场模拟做了生涯咨询。最终,经过慎重思考,她毅然决然地写一份请辞的书面申请,并为校领导推荐了一位年轻、有想法、能力出众的老师来接任自己的岗位,这样她能更有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线的心理教育。张老师总结说,“人不一定需要样样做得好,但认清楚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擅长的,才有可能事半而功倍,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如果没有当时的理性决策,也许后来的专业发展就不会达到现在的高度。

教育信念:从心理健康到全人教育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张老师在工作中树立起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她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始终坚持全人教育的理念,认为“学生更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命意义”。张老师说,现在的社会竞争与他们当时相比越来越大,尤其随着信息的快速化,学生因为面临着多元选择而具有很大压力,所以目光长远——从长远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和自身兴趣、能力增长点至关重要。她也提到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全人’的概念不仅涉及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第二,虽然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带来重要影响。”张老师提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包含了很多方面,例如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其中之一。有家长埋怨孩子过于依赖手机时,这时候就值得反思:家长是否帮助了孩子培养别的休闲方式呢?如果学生有更多的休闲方式,可能就不会只玩手机。这是涉及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问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在前面,做的更好。

国家重视、媒体宣传、课程推广是张老师提出实现心理健康的三个重要途径。由于很多的案例和极端事件的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但在文件政策之后,落实一定要靠专业化的团队推进。中国心理健康的发展,上层已经非常重视,从资金从配套设施等各方面,但关键是需要有人去做,需要更加专业化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方面,要去健全,通过宣传的途径,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二,媒体对心理健康知识和活动的宣传和普及,可以增强人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观念,营造更有利于所有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第三是心理相关课程,例如学校内针对大中小幼学生的系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社会上也有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辅导活动或者课程,适合不同人群的心理发展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心理课程设置不断调整、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尝试,不断去实践,适应社会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受益,促进每一个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复旦学子的期待和寄语

在访谈的最后,张老师提出了对复旦学子的温暖寄语。“希望学弟学妹,能怀有家国情怀,能带着责任感、使命感,脚踏实地的去学习,今后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当中,带着问题意识,带着解决热点、难点的精神去实践。而在学习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着力去解决热点、重点、难点,加强自我探索,尽早明确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联系自己的工作和多年以来对学生的观察,她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提升综合素养。在给高三学生上生涯课程时和从自己所在单位的招聘工作中,张老师发现目前大学生学历水平非常高,大量的硕士博士都来应聘。从学历上看,都是金字招牌,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方面并不一定高,例如心理素质、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和个性特征。她指出,学历只是敲门砖,这只能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在应聘时,面试官重点考察的还是综合素质,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习得的,临时抱佛脚是无法提高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

加强实践应用和关注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科阶段的同学,她建议加强实践运用,多安排相关课程,安排实践体验和见习。一方面让大学生接触社会,学以致用,并且在见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强学习能动性。另一方面,让社会各界对复旦的学生增进了解,让社会有机会了解复旦学生的优秀特质。如果招聘单位和应聘者只在找工作时面试,这个了解的过程太过短暂,对双方都有不利。在研究生阶段,她鼓励并建议研究生参与到国家、上海的大型项目中去,依托项目进行锻炼,从实践中加强创新能力,帮助国家解决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社会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张老师的期待是“希望以后国家的重大项目都有复旦学子的身影,或者由复旦教授领衔”。

抓住机会,“以作为谋地位”。张老师在分享她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这个行业,比较早入行的人,发展空间会越大,可以研究的领域会更多,所以早早选定一个适合的领域深耕,经验会更丰富,眼界会更宽阔”,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直保持好奇心看待世界,学习新的东西,积累专业相关知识。当有机会时,要一定去争取,例如发表文章、参与课题研究、申报项目等等。不断抓住机会锻炼,日积月累,能力就得到了提升。“以作为谋地位”,努力做得更好,当机遇来临时,就有可能把握机会,在更高的平台挑战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此外,张老师还倡导学校在硬件设备进行改进,并表示了对广泛推行“校外导师制”的期待。“我每次回到复旦,那种人文情怀依旧在,同学们依旧可爱,但我发现校舍等硬件设施变化并不大”,因此她呼吁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多一些投入,让复旦走在前列,在硬件方面也在全国领先。此外,推广“校外导师制”是老师的另一期待,她表示,“我们校友都愿意把自己多年积淀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为了国家的人才培养,我们愿意竭尽所能,为母校做出贡献”,如此一来大家可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




最新文章